-
公开(公告)号:CN1189801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73881.X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分段地热储能加多能互补调频调控系统,涉及储能装置技术领域;分层地热储能装置包括垂直单U管,其穿设于地层的换热孔内,并延伸至换热孔内的下层换热区域;所述垂直单U管顶部用于外接下层换热水体循环模块;螺旋管组件套设于所述垂直单U管上部的外侧,并位于所述换热孔内的上层换热区域;所述螺旋管组件顶部用于外接上层换热水体循环模块;隔热模块位于所述螺旋管和所述垂直单U管之间。本发明基于上述采用分段地热储能加多能互补调频调控系统,通过分别位于换热孔不同层的垂直单U管和螺旋管组件,实现了换热孔内,不同层之间的分层储热,减少了换热孔内的冷、热堆积。
-
公开(公告)号:CN11519127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824757.7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季节储能供暖及生态种植的方法,涉及跨季节储能供暖与生态种植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跨季节储能供暖系统;控制太阳能光热热站在第一设定周期吸收太阳能中的热量,并将太阳能光热热站内存储的流体加热至第一设定温度,并控制储热井将加热后的流体注入微渗层中存储;控制储热井在第二设定周期抽取微渗层中存储的流体,并控制输热管道将抽取的流体输送至住户进行供暖;经过设定个数的储热周期后,在施工区域的地表上方建设跨季节大棚种植基地;跨季节大棚种植基地用于利用微渗层向上层土壤传导的热量进行生态种植。本发明能够兼顾为住户供暖和为大棚植物供热,造价低廉,可用于农村大面积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64570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392761.0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碳酸盐岩地热资源勘查和找矿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构造应力场的碳酸盐岩地热井定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造应力场分析:确定区域断裂构造产状和主应力方向、确定目标区断裂构造产状和主应力方向以及判断拟定井位附近主应力方向;步骤2:碳酸盐岩热储地热水动力条件分析:获得基于构造应力场条件下断裂带和层间岩溶发育区地热水的径流特征;步骤3:通过断裂受力状况、导水性识别以及精准物探勘查的方式,确定碳酸盐岩构造定井模式;步骤4:通过层间侵蚀性分析,确定碳酸盐岩热储层层间岩溶定井模式,最后确定钻孔位置,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能够减少地热资源勘查成本,提高地热找矿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9127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24757.7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季节储能供暖及生态种植的方法,涉及跨季节储能供暖与生态种植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跨季节储能供暖系统;控制太阳能光热热站在第一设定周期吸收太阳能中的热量,并将太阳能光热热站内存储的流体加热至第一设定温度,并控制储热井将加热后的流体注入微渗层中存储;控制储热井在第二设定周期抽取微渗层中存储的流体,并控制输热管道将抽取的流体输送至住户进行供暖;经过设定个数的储热周期后,在施工区域的地表上方建设跨季节大棚种植基地;跨季节大棚种植基地用于利用微渗层向上层土壤传导的热量进行生态种植。本发明能够兼顾为住户供暖和为大棚植物供热,造价低廉,可用于农村大面积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17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79402.8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空间改造后用能储能的技术方法,主要为在生产矿井及即将闭坑的矿井采掘面及采空区进行膏体充填,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预制模具——将模具与充填料充填入采掘硐室——充填体凝固后抽出模具——进行防水、隔热处理——对连接各硐室的主要巷道进行防水、隔热处理——对空腔表面进行防水处理——配置地热井——形成供暖制冷体系。本发明通过对采空区进行膏体填充,使矿山不再产生采空塌陷,减少了导水裂隙,预制模具减少了充填料的使用,降低承压能力的同时降低了充填成本,预制防水隔热涂层使采空空间成为了地下良好的储水、储热容器,隔热涂层则使得矿井水为载体的储能与周围围岩热交换速率降低,从而增加了储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0612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76855.1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IPC: G01V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深层地热资源勘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地热资源勘查区的地质勘查数据,并将每一个地质勘查数据用图像的形式进行描述,得地质勘查图像集;基于所述地质勘查图像集构建地热资源勘查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基于所述地热勘测区的三维地质模型生成对应的磁性源或电性源布置地图,该磁性源或电性源布置地图内载每一个探测点的定位坐标及磁性源或电性源布置参数;基于爬行机器人根据所述磁性源或电性源布置地图引导工作人员完成磁性源或电性源的布置;基于“CSAMT”法获取地热资源勘查区内电阻率的空间分布状态。本发明在可以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勘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45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92761.0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碳酸盐岩地热资源勘查和找矿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构造应力场的碳酸盐岩地热井定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造应力场分析:确定区域断裂构造产状和主应力方向、确定目标区断裂构造产状和主应力方向以及判断拟定井位附近主应力方向;步骤2:碳酸盐岩热储地热水动力条件分析:获得基于构造应力场条件下断裂带和层间岩溶发育区地热水的径流特征;步骤3:通过断裂受力状况、导水性识别以及精准物探勘查的方式,确定碳酸盐岩构造定井模式;步骤4:通过层间侵蚀性分析,确定碳酸盐岩热储层层间岩溶定井模式,最后确定钻孔位置,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能够减少地热资源勘查成本,提高地热找矿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9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6361.5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 山东能源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山东能源集团鲁西矿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山水处理及矿井水能源利用方法,涉及矿产资源开采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煤矿巷道中施工能源孔;对能源孔进行高压注浆封孔,并在能源孔口部安装高压防喷阀门和压力计量器;在高压防喷阀门后侧装入水力发电涡轮机组,改变水流方向,将水流压力改为角动量,由角动量转变为电能;施工地下水仓,通过密闭式导水管道,将放喷的水体导入地下水仓;在地下水仓附近放置卧泵,通过卧泵将地下水仓的水抽排出进入地表水处理站,对水进行物理除杂质、除垢;除垢后的水体进入分质用水工程或灌入地表水库;施工奥灰井,将地表水库中的水体通过抽水泵抽出,除砂后回灌入开采层;能够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矿井水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9079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85707.4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IPC: G01N1/08 , G01N1/10 , G01D21/02 , G05B19/042 , G01B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地质调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态地质调查用挖掘铲,包括铲头,铲头包括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右侧的铲部,所述铲头左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连接部的左端与调节机构连接,连接部的右端与铲部连接;所述铲头内部设置有取检机构,所述取检机构包括取样单元和检测单元,检测单元位于铲部,取样单元位于连接部。通过取检机构,检测单元对生态地质温湿度和PH值、各种盐分的占比进行分析测试,解决了探针无法探测覆盖层较厚的土壤区域进行分析测试,取样单元便于对较湿润的土壤进行汲水,增加生态地质工作的便捷性,使得该挖掘铲具备检测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59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64319.6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能源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矿山的气液能相变用储能系统及联合供电系统,所述气液能相变用储能系统包括:储水箱、通气口阀门、设置在水箱内的电加热器、输电管线、补水管线、输气管线及硐室挡板。本发明利用硐室的坚固性好且稳定性好的优点,直接将硐室作为储藏高压气体的容器,将储水箱设置在该容器内,储水箱加热产生的高压高温的气体从输气管线输出,进而形成气液能相变用储能系统,实现了硐室的合理应用,避免了长期闲置而造成的浪费,且无需较大的改造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