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87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10181.X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青岛和风物语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青岛环海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3F1/00 , E03F3/04 , E03F5/10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水井增渗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它主要包括手持电钻、插入井筒中的导向管与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手持电钻连接,另一端穿过导向管连接上导向头,导向管底部带有90度转角。使用时先在弹簧一端安装导向头,将导向头伸入导向管从导向管转角端伸出,接着把导向管贴着渗水井壁,导向管转角端接触井底,导向头接触井壁,然后往渗水井筒内充填骨料;当渗水井口出现积水时,启动手持电钻给弹簧提供扭矩,使弹簧在导向管内扭转带动导向头钻入井壁周围土体,扰动或破坏土体结构,使被水封闭的孔隙气体沿弹簧排向地面,增强土层内水的流动性,提高渗井的渗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87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410181.X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青岛和风物语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青岛环海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3F1/00 , E03F3/04 , E03F5/10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水井增渗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它主要包括手持电钻、插入井筒中的导向管与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手持电钻连接,另一端穿过导向管连接上导向头,导向管底部带有90度转角。使用时先在弹簧一端安装导向头,将导向头伸入导向管从导向管转角端伸出,接着把导向管贴着渗水井壁,导向管转角端接触井底,导向头接触井壁,然后往渗水井筒内充填骨料;当渗水井口出现积水时,启动手持电钻给弹簧提供扭矩,使弹簧在导向管内扭转带动导向头钻入井壁周围土体,扰动或破坏土体结构,使被水封闭的孔隙气体沿弹簧排向地面,增强土层内水的流动性,提高渗井的渗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383193.8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青岛环海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八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岩石变形影响煤体渗透性的试验方法,通过设置渗流夹持器的结构对煤‑岩组合体样品施加限定位移的边界条件,模拟煤储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和顶板相互作用状况,通过测试煤‑岩组合体的在不同压降条件下顶板岩石的挠度以及煤变形量,并比较二者大小确定煤‑岩组合体的边界条件,模拟了煤储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和顶板在真实受力状态以及受力后的变形状况;这为建立精细描述煤储层渗透率的数学模型提供了依据,利用模型精准指导煤储层气开发工程,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试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3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83193.8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青岛环海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八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岩石变形影响煤体渗透性的试验方法,通过设置渗流夹持器的结构对煤‑岩组合体样品施加限定位移的边界条件,模拟煤储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和顶板相互作用状况,通过测试煤‑岩组合体的在不同压降条件下顶板岩石的挠度以及煤变形量,并比较二者大小确定煤‑岩组合体的边界条件,模拟了煤储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和顶板在真实受力状态以及受力后的变形状况;这为建立精细描述煤储层渗透率的数学模型提供了依据,利用模型精准指导煤储层气开发工程,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试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3805707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2376844.X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青岛和风物语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 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IPC: E03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道路增强型渗水井及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水井是在路面低洼易积水处设有井筒,井筒底部穿过路基垫层延伸至原状土层,井筒壁上设有多个向周围土层延伸的割缝;在井筒口设有钢圈;在井筒中填充有细骨料,一部分细骨料靠着流动性灌入割缝用以支撑割缝,其余细骨料填充在井筒中,在细骨料上部填充有粗骨料;在井筒口安装有透水塞和带有透水孔的井盖。使用时,雨水通过井筒透水塞流入井筒粗骨料中,雨水以较快的速度渗透粗骨料进入细骨料中,解决地面雨水大量积聚的问题,而细骨料粒径小渗水慢,雨水在细骨料段慢慢渗透,同时割缝中的细骨料也被慢慢渗入水,犹如海绵吸水一样,起到储存水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675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34070.3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徐州惟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H57/023 , F16H57/02 , F16H57/08 , F16H61/04 , F16H6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输出双流传动无级变速器,包括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液压传动机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同轴固定连接输入轴,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齿轮进行同轴固定连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第二输出端通过齿轮机构与液压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液压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四齿轮相连,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进行啮合连接;第三齿轮与主输出齿轮进行同轴固定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同轴输出双流传动无级变速方法。本发明同轴输出双流传动无级变速器无离合器/制动器,故障率低;且齿轮传动结构更简单,从而使整体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2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59595.7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SE识别水力压裂工程甜点的方法,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从井史资料中获取钻时数据和用于计算机械比能的原始数据,从测井资料中获取伽马测井数据,采用Fred E.Dupriest模型计算出不同深度地层岩石的机械比能;采用移动平均方法对机械比能、伽马测井数据和钻时数据降噪处理;将机械比能数据与伽马测井数据融合构建MSE+GR模型,绘制不同井深处地层岩石MSE/GR曲线;将MSE+GR模型与钻时数据进一步融合,得到MSE/(GR*钻时)值,绘制不同井深处地层岩石的MSE/(GR*钻时)融合图;通过压裂曲线和岩石脆性指数验证识别结果,确定工程甜点。本发明需要测井资料的伽马测井数据即可快速准确识别工程甜点,通过压力曲线和岩石脆性分析验证的识别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4365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810221.X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温压裂与塑性导热材料的闭式地热系统强化换热法,首先在室内进行压裂试验和数值模拟评估,确定最佳闭式循环地热系统选井方案、低温流体压裂方案以及开发方案;然后在闭式循环地热系统的吸热段进行低温压裂利用携带液将塑性高导热材料带入裂缝内,利用地应力将高导热材料封闭在裂缝中,从而在井筒吸热段周围形成地热储层高温强化换热区域。本发明实现了远处热量向近井周围岩的快速传递,从而可使闭式循环地热系统的产出液温度保持稳定,提升了地热能提取效率并可长期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18325.2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徐州惟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滑差反向式差动行星滚柱丝杠,包括行星架、丝杠、若干滚柱以及控制所有滚柱公转、每个滚柱自转的动力驱动件;滚柱轴向两端分别固定支撑在行星架上;滚柱外壁面中部沿轴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的环形周向方向与滚柱的中心轴线垂直;滚柱轴向两端呈光轴结构,滚柱一端的光轴上设置行星轮;丝杠外壁面上设置外螺纹,外螺纹与所有滚柱上的第一环形槽相啮合。本发明无滑差反向式差动行星滚柱丝杠,滚柱跟随行星轮进行公转和自转时,丝杠上外螺纹和滚柱上第一环形槽的啮合,使滚柱与丝杠传动配合时只做纯滚动,避免了反向差动式行星滚柱丝杠的打滑,进而避免了因打滑造成的精度降低以及磨损,提高了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267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61288.5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光储能的含水硬岩浅层地热能增强开发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太阳能、风能对地层蓄热,一方面构建人工储热层,提高热源温度;另一方面,对蓄热岩层注冷冲击改善岩石渗透性,利用地下水流动增强岩石的热传导与裂隙水热对流效应,增大地源侧回水在制冷季的放热量、在供暖季的吸热量,该方法克服了地埋管与岩石换热效率低的弊端,提高了地源热泵的能效比。利用风能与太阳能改善浅部硬岩层的储热条件与孔隙结构,发挥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解决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全年冷热负荷不平衡技术难题,所需设备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本发明尤其适合开发含水硬岩浅层地热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