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6457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33851.3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1L31/18 , H01L31/032 , H01L3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无机金属卤化物SbX3在提高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中的应用;所述X包括F、Cl、Br或I。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机钝化制备具有高开路电压的CsPbBr3太阳能电池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无机的界面修饰材料SbX3对钙钛矿内的缺陷进行钝化,具有无机材料的稳定性,SbX3能弥补表面缺陷态,针对钙钛矿中的缺陷进行钝化,降低缺陷态密度,针对CsPbBr3/碳界面能级进行补偿,促进界面载流子提取与传输,减少界面能级势垒,而且与钙钛矿强键合释放钙钛矿薄膜内的残余应力,抑制晶格畸变,提高器件稳定性以及光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26484.7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噁唑类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金属离子Cu2+、双噁唑类有机配体与无机阴离子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有机框架材料中式(I)所示的双噁唑类有机配体和金属节点Cu2+离子的二维(2D)网在三维空间中与无机阴离子支柱形成了在C方向上具有类似于SIFSIX‑1‑Cu的pcu拓扑结构的三维配位网络,双噁唑类有机配体通过倾斜角度,有效避免了配体的穿插,从而形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无机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此类双噁唑类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乙炔和二氧化碳的吸附展现出优异的分离选择性,可用于选择性脱除混合气体中的乙炔和二氧化碳,在气体吸附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1852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3931.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1B32/205 , C01B32/16 , B82Y40/00 , B82Y30/00 , H01M4/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A)将棉纤维材料进行预处理;B)与硼酸水溶液混合,超声处理;C)在200~250℃进行预氧化,得到预氧化碳材料;D)在还原气气氛下,将所述预氧化碳材料在900~1100℃碳化;E)在1000~2000℃退火;F)在惰性气氛中通入碳源气体,加热;G)进行酸处理,得到生物质碳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条件更为缓和,大大降低碳纤维布制备的工业能耗,制备工艺简单,无需疏水处理,制得的生物质碳材料的导电性、孔隙率、疏水性能均较优,足以与市面上的碳纤维布媲美,可以代替市面上碳纤维布作为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8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61644.4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8/27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气浓度分布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工程安全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加氢站的氢气泄漏场景,确定氢气泄漏场景下的各模拟工况数据;根据各模拟工况数据获取对应的氢气浓度分布数据;基于模拟工况数据与氢气浓度分布数据训练数据回归模型;基于训练完成的数据回归模型及氢气泄漏场景下的待预测工况数据获取预测氢气浓度分布数据。本发明方法通过氢气泄漏场景下的模拟工况数据与氢气浓度分布数据训练数据回归模型,基于数据回归模型实现氢气浓度分布预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获取泄漏场景下的预测氢气浓度数据,节省大量时间,提高了预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06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57912.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将含阴离子的金属盐、有机配体和溶剂混合后在60~150℃的微波环境下进行反应,得到所述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制备方法适用性广,在微波的环境下,利用微波辐照的高能量密度,在溶剂内部快速产生热量,以克服形成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能垒,具有加热快速、热能利用率高、均质与选择性等优点,克服了扩散法的缺点,可以大批量合成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且耗费的溶剂量少,方便溶剂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实现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绿色制备,对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29342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230616.7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氢气储运系统,它包括:储氢模块,为撬装设置,包括储氢罐,每个储氢罐包括储氢材料、与储氢材料间隔设置的加热器及温度传感器、与储氢材料连通的连接口;加氢模块,放置在加氢工厂,包括与连接口连通的分布管束、用于插入并固定所有储氢罐的固定取热腔体、加氢温度控制系统;放氢模块,放置在氢气应用场所,包括与连接口连通并汇集储氢罐内氢气的汇集管束、用于插入并固定所有储氢罐的保温仓、放氢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将储氢模块用于运输,加氢模块作为固定设备放置在加氢氢源地,放氢模块作为固定设备放置在加氢站等氢气使用场所,提高氢气储运效率,减少因为运输和搬运对储放氢系统造成损坏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17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6834.X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醛酮类物质的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待测样品直接进入气相色谱,无需冷肼浓缩或衍生化处理,通过色谱柱分离进入检测器,然后在高频、高强电磁场作用下电离形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经过滤光片过滤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根据电信号强度即可测定待测样品中甲醛、丙酮等杂质浓度,所需样品量少、快速进样和分离、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8557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63841.4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氧化物和初始镁基材料混合后球磨,得到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压制,得到镁基复合材料。在镁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本申请通过引入一种同时具备粘结剂和催化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到初始镁基材料中,不仅解决了镁基复合材料的成型问题,同时起到了催化作用,降低了镁基复合材料的吸脱氢温度,提高了吸脱氢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4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98862.7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气体中卤代烃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氢中卤代烃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包括:利用定量环提取预设量的样品气体;将样品气体输入色谱柱,以将样品气体中的卤代烃与基底气体分离;将分离后的不同气体组分输入检测器,在磁场作用下将各组分电离成等离子体;将各等离子体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经预设过滤片过滤,得到各卤代烃对应的光信号;将光信号经过光电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根据电信号的强弱确定各卤代烃的浓度。本申请采用等离子体检测器与光学信号处理相结合的技术对气体中的卤代烃进行检测,无须对样品气体进行冷肼预浓缩或吸收液吸收,缩短检测时长,从而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93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0616.7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氢气储运系统,它包括:储氢模块,为撬装设置,包括储氢罐,每个储氢罐包括储氢材料、与储氢材料间隔设置的加热器及温度传感器、与储氢材料连通的连接口;加氢模块,放置在加氢工厂,包括与连接口连通的分布管束、用于插入并固定所有储氢罐的固定取热腔体、加氢温度控制系统;放氢模块,放置在氢气应用场所,包括与连接口连通并汇集储氢罐内氢气的汇集管束、用于插入并固定所有储氢罐的保温仓、放氢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将储氢模块用于运输,加氢模块作为固定设备放置在加氢氢源地,放氢模块作为固定设备放置在加氢站等氢气使用场所,提高氢气储运效率,减少因为运输和搬运对储放氢系统造成损坏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