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改性沥青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60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96177.3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改性沥青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所述纳米改性沥青乳液含FeOOH针铁矿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包括:S1.将沥青加热至沥青乳化温度T1,得到液态沥青;S2.将乳化剂水溶液加热至温度T2,T2=T0‑T1,T0≤190℃;S3.将氯化铁溶解于乳化剂水溶液,用水和盐酸调节pH值,搅拌获得含有Fe3+及Fe(OH)3水解沉淀物的混合皂液;S4.将皂液按照一定比例与液态沥青进行过磨乳化,获得含有FeOOH针铁矿纳米改性沥青乳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沥青乳液分散均匀,乳液颗粒10um以下,解决了通常无机纳米粉体分散不均匀的问题;当其用作雾封层等养护技术中时,具有潜在的光催化、自净化功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马歇尔配合比设计中最佳沥青用量的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55303.4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歇尔配合比设计中最佳沥青用量的预估方法,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和级配,确定体积指标值的设计技术要求并计算沥青混合料的基本参数,初步确定沥青用量区间,将区间内的沥青用量和空隙率分别按一定间隔分组,计算不同沥青用量在不同空隙率下的体积指标值,根据图解法确定各空隙率条件下各体积指标值符合设计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的交集,再根据交集的端值计算出最佳沥青用量的区间,然后结合关键筛孔和最大粒径参数计算最佳沥青用量。本方法填补了现行规范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无最佳沥青用量预估方法的空白,解决以往配合比设计前只能通过工程经验估算而导致预估不准确的问题。

    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433829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2459624.8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检测装置,包括恒温加热器、升降结构、集料吊装结构和水槽,恒温加热器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镶嵌连接有显示屏和控制南牛,恒温加热器上端设置有加热面,加热面外侧设置有限位套,限位套内的加热面上放置有水槽,限位套后侧的恒温加热器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结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升降结构可以保证集料升降的稳定性,保证集料在进行水浴时不会受到晃动影响检测结构,增加使用效果,以及最后检测数据的精准度,而且设置有可调节的集料吊装结构,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待检测集料的升降,通过多组数据比对可以使检测精度更高,提高检测效果。

    一种低噪音微表处级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27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1009330.3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噪音微表处级配设计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采用技术方案包括:采用激光纹理扫描仪采集单档集料的表面纹理构造;采用倍频程分析,设置低通滤波方式,获取单档集料的波长‑功率谱密度PSD,并进一步绘制波长‑功率谱密度PSD曲线;设计不同规格集料的级配比例,并计算不同级配比例下所合成矿料的波长‑功率谱密度PSD,并进一步绘制合成矿料的波长‑功率谱密度PSD曲线;对合成矿料的波长‑功率谱密度PSD曲线进行面积积分,以10mm以上波长面积占比小于设定阈值作判断指标,确定低噪音微表处的级配组成。本发明可以兼顾不同地域集料规格差距,提高低噪音级配设计方法的普适性。

    一种基于表面纹理构造的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685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1023431.6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表面纹理构造的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采用方案包括:采集路面表面纹理构造;获取不同波长的功率谱密度PSD,绘制波长‑功率谱密度PSD曲线,获取路面波长的功率谱密度峰值和实际微观纹理构造深度ETD实测;设定阈值,比较功率谱密度峰值与该阈值的大小,评价路面在降水状态下的抗滑能力;已知ETD基准1、ETD基准2、ETD实测,计算路面理论覆冰抗滑能力保有率;检测路面覆冰厚度,计算ETD实测与覆冰厚度的差值;设定阈值,比较前述差值与该阈值的大小,评价路面在覆冰状态下的抗滑能力;基于前述参数,评价降水或覆冰环境下路面的抗滑性能。本发明可以有效表征路面在覆冰、降水状态下路面抗滑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