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定工装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3982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111039316.8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标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保护罩、盒体以及连接组件;所述主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以及立板,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立板一面靠近上端位置,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立板另一面靠近下端位置;所述盒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表面,用于罩设在捷联惯导组件的外部;所述保护罩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外围;所述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主支架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保护罩,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与所述待测船体连接。对捷联惯导组件、多普勒计程仪换能器和声相关计程仪换能器进行精准定位,提高潜航器导航的定位精度。

    一种壳体内圆的切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028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70981.9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壳体内圆的切削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部与切削部,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座、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所述多个支撑座按预定间隔并排分布,该多个支撑座的顶部形成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承载面一侧的顶部边缘设有第二导轨;所述切削部包括托板、动力组件,连接块以及旋转刀具架;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块以及旋转刀具架固定在所述托板的下表面;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配合为所述切削部提供移动动力;所述连接块可移动的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旋转刀具架用于固定刀具以对待加工壳体进行切削,可提高壳体的成形效率。

    薄壁类壳体高精度校形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4391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00059.2

    申请日:2017-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14 B21C5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类壳体高精度校形装置,解决了薄壁类壳体校形准确率低和回弹量无法准确控制的问题。在薄壁铝合金筒体(9)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校形压块(5),在校形压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沉孔(11),在沉孔的孔底面上设置有铝垫片(7),在沉孔(11)的孔内侧壁上设置有顶丝螺纹孔(12),在压力螺杆(2)的尾部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3),顶丝(6)的尾端通过顶丝螺纹孔(12)后设置在压力螺杆(2)的尾部侧壁上设置的环形凹槽中;在校形压块的上端面左端与龙门架(4)的顶梁之间设置有左百分表(8),在校形压块的上端面右端与龙门架(4)的顶梁之间设置有右百分表(14)。提高了校形的准确性,避免“凹陷”现象发生。

    变径深孔机加工专用机构及机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3189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300073.2

    申请日:2017-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41/02 B23B4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径深孔机加工专用机构及机加工方法,解决了变径深孔的机加难题。在连接法兰(1)的右端面上固定连接刀杆支撑管(19),在刀杆支撑管(19)的管腔中间隔地固定设置带石墨铜套的滑动轴承(6)和连接杆(5),连接杆的左端通过左无齿隙联轴器(3)与伺服电机传动机构(20)连接,伺服电机传动机构(20)与设置在连接法兰(1)上的伺服电机(2)连接;进刀刀座(14)的顶端通过进刀导向杆(15)设置在刀座移动导轨(31)中,在进刀刀座(14)的底端面上固定设置齿条(10),在刀头框架(30)的底板上设置一对角接触球轴承(8)和设置齿轮轴和齿轮(9),齿轮与齿条啮合。精加工完成后壁厚值精度高。

    长筒壳体侧壁轴向半孔加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42705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0798207.8

    申请日:2021-07-15

    Abstract: 一种长筒壳体侧壁轴向半孔加工设备,包括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可插入至长筒壳体内部并移动至待加工部位;安装框架的内部为腔体结构,于安装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与动力装置动力连接有加工刀具,由动力装置驱动加工刀具旋转、用于对待加工部位进行半孔加工。本发明的使用实现了长壳体侧壁孔的稳定性加工。具体为实现了加工刀具与磁力钻组合稳定刚性机加;导轨机构与磁力钻纵向进给组合,实现了三维空间内准确定位;框架式结构(含外围尼龙支撑)实现了机加动力刀具的固定;安装导轨缓冲材料板能够及时将机加震动缓冲,保证机加精度。

    电机密封环的内侧扁平弧形铜条嵌入工装及嵌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82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576429.X

    申请日:2018-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密封环的内侧扁平弧形铜条嵌入工装及嵌入方法,解决了薄铜条在嵌入母体半环内侧面上时存在的装配稳定性差和定位精度低的问题。在弧形定位条(6)内侧弧形面上靠接有钢母体半环(9),在中心销轴(4)上铰接有摆杆(5),在摆杆(8)的一端设置有轴承(13),在轴承中设置有转轴(16),在转轴(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4),滚轮的轮面与弧形定位条(6)的内圆侧面顶接在一起,在滚轮的轮面上设置有U形口的滚轮环形凹槽(15),滚轮环形凹槽与钢母体环形凹槽(10)是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在钢母体环形凹槽(10)与滚轮环形凹槽(15)之间设置有弧形扁平铜条。合格率高,加工成本低。

    一种浮标装置及航线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745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010468800.1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标装置及航线测量系统,涉及航海领域,其中,浮标装置包括:运载体和浮标,运载体可与浮标分离,浮标包括光电探测器、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其中,光电探测器头部设置扣合部;第一腔室设有一开口,在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弹力部件;第一腔室内壁设置有与扣合部相适配的卡环;卡环与扣合部卡接,以使光电探测器与第一腔室扣合;第二腔室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用于容置光电探测器底部;在第二腔室外壁设置有气囊,气囊充气时,其浮力可使浮标上浮;第三腔室内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浮标浮动速度。本发明的浮标装置具有作业灵活及测量精准的优点。本发明的航线测量系统应用浮标装置。

    两个半圆柱形壳体对接焊接定位工装及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8263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1811576503.8

    申请日:2018-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个半圆柱形壳体对接焊接定位工装及定位方法,解决了如何将两半圆柱形壳体准确对接定位以方便内焊缝焊接工作顺利进行的问题。在定位工装底板(1)上分别设置有左滚轮对支架(2)和右滚轮对支架(4),左滚轮对(3)的中心轴线与右滚轮对(5)的中心轴线是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左滚轮对(3)上顶接有左半圆柱形壳体(6),在右滚轮对(5)上顶接有右半圆柱形壳体(7),在左半圆柱形壳体(6)与右半圆柱形壳体(7)之间设置有对焊内焊接缝(8),在左半圆柱形壳体(6)的左侧设置有左固定立板支架(9),在右半圆柱形壳体(7)的右侧设置有右活动立板支架(10)。实现了两半圆柱形壳体准确对接定位。

    一种壳体内圆的切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0282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0370981.9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壳体内圆的切削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部与切削部,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座、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所述多个支撑座按预定间隔并排分布,该多个支撑座的顶部形成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承载面一侧的顶部边缘设有第二导轨;所述切削部包括托板、动力组件,连接块以及旋转刀具架;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块以及旋转刀具架固定在所述托板的下表面;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配合为所述切削部提供移动动力;所述连接块可移动的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旋转刀具架用于固定刀具以对待加工壳体进行切削,可提高壳体的成形效率。

    两个半圆柱形壳体对接焊接定位工装及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8263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576503.8

    申请日:2018-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个半圆柱形壳体对接焊接定位工装及定位方法,解决了如何将两半圆柱形壳体准确对接定位以方便内焊缝焊接工作顺利进行的问题。在定位工装底板(1)上分别设置有左滚轮对支架(2)和右滚轮对支架(4),左滚轮对(3)的中心轴线与右滚轮对(5)的中心轴线是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左滚轮对(3)上顶接有左半圆柱形壳体(6),在右滚轮对(5)上顶接有右半圆柱形壳体(7),在左半圆柱形壳体(6)与右半圆柱形壳体(7)之间设置有对焊内焊接缝(8),在左半圆柱形壳体(6)的左侧设置有左固定立板支架(9),在右半圆柱形壳体(7)的右侧设置有右活动立板支架(10)。实现了两半圆柱形壳体准确对接定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