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2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42763.9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 H01M4/242 , H01M4/62 ,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着多孔隔离层设置负极单元和正极单元,在负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负极活性物质,在正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正极活性物质,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使用于三维电池的活性物质以及其制造方法。作为三维电池,已知有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吸氢合金的镍氢二次电池等,但是存在例如吸氢合金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变成粉末,该粉末通过多孔隔离层的孔进入正极,造成正极与负极导通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在作为活性物质的粉末中添加导电性填料,用树脂使其硬化形成颗粒状、板状或棒状等方法,谋求解决上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555587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2818297.9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24 , H01M4/32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28 ,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隔离层连接的2个单元中的一个单元内的电解液中充填正极活性物质成型体,另一单元内的电解液中充填负极活性物质成型体,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能够实现高速充放电和低速充放电的电池。已有的电池使用充放电特性相同的活性物质,因此电池容量小,但是分别制作能够以大电流高速充放电的电池和以小电流充放电,电池容量大的低速充放电电池,存在着没有能够以大电流充放电,又电池容量大的电池的问题。本发明将充放电特性不同的至少两种活性物质成型体加以组合,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及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充填于一个单元中,利用这样的方法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486027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02818299.5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0 , H01M2/16 , H01M2/1673 , H01M2/18 , H01M4/66 , H01M4/70 , H01M4/762 , H01M10/0413 , H01M10/0459 , H01M10/26 , H01M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着隔离层设置负极单元和正极单元,在负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负极活性物质,在正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正极活性物质,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三维电池及其电池结构以及三维电池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制作三维电池时,预先依序组装隔离层和集电体等,维持单元的组装,然后在该单元中充填粉末状等形状的活性物质,但是在依序组装的情况下存在零部件数目多,组装时间和组装成本增大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在作为活性物质的粉末中添加导电性填料和树脂使其硬化的活性物质成型体与隔离层、隔板、集电体中的至少其一形成整体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461523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610084124.8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0 , H01M2/16 , H01M2/1673 , H01M2/18 , H01M4/66 , H01M4/70 , H01M4/762 , H01M10/0413 , H01M10/0459 , H01M10/26 , H01M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输出型三维电池,在相对设置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之间配置蛇状的隔离层,并使其交互接近两集电体,在蛇状的隔离层与正极集电体形成的空间中充填电解液,同时充填正极活性物质的粉末或成型体,在蛇状的隔离层与负极集电体形成的空间中充填电解液,同时充填负极活性物质的粉末或成型体,正极活性物质与负极活性物质夹着隔离层交叉装入。本发明所提供的高输出三维电池不会因为大型化而导致性能下降,而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制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2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42764.3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 H01M4/242 , H01M4/62 ,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着多孔隔离层设置负极单元和正极单元,在负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负极活性物质,在正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正极活性物质,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使用于三维电池的活性物质以及其制造方法。作为三维电池,已知有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吸氢合金的镍氢二次电池等,但是存在例如吸氢合金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变成粉末,该粉末通过多孔隔离层的孔进入正极,造成正极与负极导通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在作为活性物质的粉末中添加导电性填料,用树脂使其硬化形成颗粒状、板状或棒状等方法,谋求解决上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23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910142764.3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 H01M4/242 , H01M4/62 ,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着多孔隔离层设置负极单元和正极单元,在负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负极活性物质,在正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正极活性物质,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使用于三维电池的活性物质以及其制造方法。作为三维电池,已知有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吸氢合金的镍氢二次电池等,但是存在例如吸氢合金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变成粉末,该粉末通过多孔隔离层的孔进入正极,造成正极与负极导通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在作为活性物质的粉末中添加导电性填料,用树脂使其硬化形成颗粒状、板状或棒状等方法,谋求解决上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448094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02818297.9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24 , H01M4/32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28 ,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隔离层连接的2个单元中的一个单元内的电解液中充填正极活性物质成型体,另一单元内的电解液中充填负极活性物质成型体,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能够实现高速充放电和低速充放电的电池。已有的电池使用充放电特性相同的活性物质,因此电池容量小,但是分别制作能够以大电流高速充放电的电池和以小电流充放电,电池容量大的低速充放电电池,存在着没有能够以大电流充放电,又电池容量大的电池的问题。本发明将充放电特性不同的至少两种活性物质成型体加以组合,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及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充填于一个单元中,利用这样的方法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893161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610084124.8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0 , H01M2/16 , H01M2/1673 , H01M2/18 , H01M4/66 , H01M4/70 , H01M4/762 , H01M10/0413 , H01M10/0459 , H01M10/26 , H01M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输出型三维电池,在相对设置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之间配置蛇状的隔离层,并使其交互接近两集电体,在蛇状的隔离层与正极集电体形成的空间中充填电解液,同时充填正极活性物质的粉末或成型体,在蛇状的隔离层与负极集电体形成的空间中充填电解液,同时充填负极活性物质的粉末或成型体,正极活性物质与负极活性物质夹着隔离层交叉装入。本发明所提供的高输出三维电池不会因为大型化而导致性能下降,而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制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555588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2818299.5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0 , H01M2/16 , H01M2/1673 , H01M2/18 , H01M4/66 , H01M4/70 , H01M4/762 , H01M10/0413 , H01M10/0459 , H01M10/26 , H01M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着隔离层设置负极单元和正极单元,在负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负极活性物质,在正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正极活性物质,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三维电池及其电池结构以及三维电池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制作三维电池时,预先依序组装隔离层和集电体等,维持单元的组装,然后在该单元中充填粉末状等形状的活性物质,但是在依序组装的情况下存在零部件数目多,组装时间和组装成本增大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在作为活性物质的粉末中添加导电性填料和树脂使其硬化的活性物质成型体与隔离层、隔板、集电体中的至少其一形成整体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555585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2818298.7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 H01M4/242 , H01M4/62 ,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着多孔隔离层设置负极单元和正极单元,在负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负极活性物质,在正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正极活性物质,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使用于三维电池的活性物质以及其制造方法。作为三维电池,已知有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吸氢合金的镍氢二次电池等,但是存在例如吸氢合金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变成粉末,该粉末通过多孔隔离层的孔进入正极,造成正极与负极导通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在作为活性物质的粉末中添加导电性填料,用树脂使其硬化形成颗粒状、板状或棒状等方法,谋求解决上述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