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2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42763.9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H01M4/242 H01M4/62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着多孔隔离层设置负极单元和正极单元,在负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负极活性物质,在正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正极活性物质,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使用于三维电池的活性物质以及其制造方法。作为三维电池,已知有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吸氢合金的镍氢二次电池等,但是存在例如吸氢合金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变成粉末,该粉末通过多孔隔离层的孔进入正极,造成正极与负极导通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在作为活性物质的粉末中添加导电性填料,用树脂使其硬化形成颗粒状、板状或棒状等方法,谋求解决上述问题。

    混合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55587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2818297.9

    申请日:200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隔离层连接的2个单元中的一个单元内的电解液中充填正极活性物质成型体,另一单元内的电解液中充填负极活性物质成型体,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能够实现高速充放电和低速充放电的电池。已有的电池使用充放电特性相同的活性物质,因此电池容量小,但是分别制作能够以大电流高速充放电的电池和以小电流充放电,电池容量大的低速充放电电池,存在着没有能够以大电流充放电,又电池容量大的电池的问题。本发明将充放电特性不同的至少两种活性物质成型体加以组合,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及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充填于一个单元中,利用这样的方法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

    电池用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2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42764.3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H01M4/242 H01M4/62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着多孔隔离层设置负极单元和正极单元,在负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负极活性物质,在正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正极活性物质,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使用于三维电池的活性物质以及其制造方法。作为三维电池,已知有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吸氢合金的镍氢二次电池等,但是存在例如吸氢合金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变成粉末,该粉末通过多孔隔离层的孔进入正极,造成正极与负极导通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在作为活性物质的粉末中添加导电性填料,用树脂使其硬化形成颗粒状、板状或棒状等方法,谋求解决上述问题。

    电池用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23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910142764.3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H01M4/242 H01M4/62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着多孔隔离层设置负极单元和正极单元,在负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负极活性物质,在正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正极活性物质,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使用于三维电池的活性物质以及其制造方法。作为三维电池,已知有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吸氢合金的镍氢二次电池等,但是存在例如吸氢合金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变成粉末,该粉末通过多孔隔离层的孔进入正极,造成正极与负极导通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在作为活性物质的粉末中添加导电性填料,用树脂使其硬化形成颗粒状、板状或棒状等方法,谋求解决上述问题。

    混合电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8094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02818297.9

    申请日:200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隔离层连接的2个单元中的一个单元内的电解液中充填正极活性物质成型体,另一单元内的电解液中充填负极活性物质成型体,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能够实现高速充放电和低速充放电的电池。已有的电池使用充放电特性相同的活性物质,因此电池容量小,但是分别制作能够以大电流高速充放电的电池和以小电流充放电,电池容量大的低速充放电电池,存在着没有能够以大电流充放电,又电池容量大的电池的问题。本发明将充放电特性不同的至少两种活性物质成型体加以组合,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及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充填于一个单元中,利用这样的方法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

    电池用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55585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2818298.7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H01M4/242 H01M4/62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着多孔隔离层设置负极单元和正极单元,在负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负极活性物质,在正极单元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充填正极活性物质,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使用于三维电池的活性物质以及其制造方法。作为三维电池,已知有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吸氢合金的镍氢二次电池等,但是存在例如吸氢合金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变成粉末,该粉末通过多孔隔离层的孔进入正极,造成正极与负极导通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在作为活性物质的粉末中添加导电性填料,用树脂使其硬化形成颗粒状、板状或棒状等方法,谋求解决上述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