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8614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80057370.6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145 , H01M2/16 , H01M4/24 , H01M4/32 , H01M10/28 , H01M10/34 , H01M2300/008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使用于密封型锌二次电池的电极单元包,该电极单元包包括:隔板结构体,其包含具有氢氧化物离子传导性但不具有透水性的隔板;对置部件,其以能够形成出内部空间的方式被液密性地密封接合于隔板结构体,并与隔板结构体一起构成上部开放的不透水性壳体;以及电极,其为负极或正极,该电极被收纳在不透水性壳体的内部空间,并且所述负极包含锌和/或氧化锌。根据本发明,能够以在使密封接合部位较少的同时处理性更加优异、制作更加简便且对层叠电池的组装更加有利的电极单元包的形态,来提供正负极间通过氢氧化物离子传导性隔板而可靠地被分隔开的电极内置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962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01077.2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F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24 , H01M2/202 , H01M2/263 , H01M4/24 , H01M10/0587 , H01M10/283 , H01M10/0422 , H01M4/667 , H01M4/669 , H01M4/72 , H01M4/80 , H01M10/0431 , H01M10/30
Abstract: 镍氢二次电池(1)具备外装罐(2)、含正极端子(22)并用于密封外装罐(2)的开口的封口体(14)、由正极(6)和负极(8)通过隔膜(10)叠合并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与碱性电解液共同容纳在外装罐(2)内的电极组(4)、与从电极组(4)的一端面突出的正极连接端缘部(32)连接的正极集电体(28)、将正极集电体(28)与封口体(14)连接的集电引脚(34),构成集电引脚(34)的材料记为a材料、构成正极集电体(28)的材料记为b材料时,a材料的变形阻力A与b材料的变形阻力B的关系满足A
-
公开(公告)号:CN107250399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1554.9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3 , B22F1/00 , B22F1/0003 , B22F2009/041 , C22C19/00 , C22C19/03 , C22C19/07 , H01M4/24 , H01M4/38 , H01M10/26 , H01M10/30 , H01M2300/0014
Abstract: 电极用合金粉末包含具有AB2型晶体结构的储氢合金的颗粒,储氢合金包含第1元素和第2元素,所述第1元素位于晶体结构的A位点且包含Zr,所述第2元素位于B位点且包含Ni和Mn,储氢合金包含Zr浓度不同的多个合金相,各个合金相中,Zr在第1元素中所占的比率超过70原子%。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29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617782.2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4 , H01M2/1653 , H01M4/24 , H01M4/382 , H01M4/405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24 , H01M10/26 , H01M10/30 , H01M2300/0014 , Y02E60/122 ,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来自于负极活性物质中包含的金属的枝晶的生成,且充放电循环性能优异的蓄电池。本发明的蓄电池是具有将有可能生成枝晶的金属和/或其化合物作为活性物质的负极、正极、间隔件、和包含添加物的电解质的蓄电池,被所述间隔件分隔的所述负极侧的区域内的电解质中的所述添加物的浓度高于所述正极侧的区域内的浓度。所述间隔件优选为具有半透性的离子交换膜。所述添加物优选为能够提高所述蓄电池中的所述负极的充放电特性的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11532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69648.3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能质力量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86 , H01M4/24 , H01M4/242 , H01M4/9016 , H01M8/04208 , H01M10/345 , H01M12/08 , H01M16/003 , H01M2004/8689 , H01M2250/20 , Y02E60/124 , Y02E60/128 , Y02T90/32
Abstract: 可逆燃料电池包含:含有二氧化锰的正极;含有储氢材料的负极;存在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分别独立地储存所述正极产生的氧和所述负极产生的氢的氧储存室和氢储存室;以及电解液。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均为用于发电的电极,并且是使用从外部供给的电流对所述电解液进行电解的电极,此外,所述氧储存室装满溶解有氧的所述电解液。该电池能够将过充电时供给的电能转化为气体而储存,并且还能够再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因此,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的能量利用效率、能量密度和负载跟踪能力的可逆燃料电池和电池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20684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737299.3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宁波倍特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性干电池用负极平板及其应用。该负极平板包括水平部,水平部一端向下延伸连接有用于支撑的肩部,肩部包括连接部和工作部,连接部的一端与水平部连接,工作部与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形成“V”型夹角。该负极平板用于组装碱性干电池的集流体,集流体包括负极平板、铜针、辅助铁块和封口板,其中,负极平板固连在铜针上,在铜针上安装有封口板,封口板罩设在负极平板外,封口板与负极平板之间插设有辅助铁板。本发明通过将肩部中的连接部与工作部形成“V”型夹角,从而使工作部与封口板呈点与平面相接触的方式,而且,工作部还对封口板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加强封口板与正极壳体的配合,提升防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71864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80017302.3
申请日:2013-02-22
Applicant: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基金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23 , C25B11/0447 , C25B11/0452 , H01M4/24 , H01M4/244 , H01M4/248 , H01M4/32 , H01M4/34 , H01M4/90 , H01M4/9041 , H01M4/921 , H01M10/24 , H01M10/34 , H01M10/425 , H01M10/4257 , H01M10/48 , H01M2010/4271 , H01M2200/20
Abstract: 描述了测量含水电解质电池的顶部空间中的气体组成和压强的有创造性的新系统。该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能够使用所述组成和压强信息来使第三电极连接至(一个或多个)阳极或(一个或多个)阴极,以平衡两者之间的充电状态。结果显示这样的系统能够将密封浸没式含水电解质电池中的气体压强控制为保持在20kPa(3psi)以下并且极大的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0452487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580000462.2
申请日:2005-03-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24 , H01M2/164 , H01M4/02 , H01M4/04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48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24 , H01M2004/021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粘附到正极和负极中至少一个的表面上的多孔膜,该多孔膜包括陶瓷颗粒和粘合剂,并且该陶瓷颗粒包括通过机械压碎烧结材料获得的多晶颗粒,所述烧结材料包括直接由陶瓷母体合成的陶瓷。该多孔膜例如具有40-80%的孔隙率。该多孔膜可以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形成:获得包括得自陶瓷母体的陶瓷的烧结材料;通过机械压碎该陶瓷的烧结材料获得陶瓷颗粒;获得包括陶瓷颗粒和粘合剂的浆液;和将该浆液涂布到电极的表面上,然后干燥。
-
公开(公告)号:CN100448094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02818297.9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24 , H01M4/32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28 ,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隔离层连接的2个单元中的一个单元内的电解液中充填正极活性物质成型体,另一单元内的电解液中充填负极活性物质成型体,在这些单元中设置集电器的,能够实现高速充放电和低速充放电的电池。已有的电池使用充放电特性相同的活性物质,因此电池容量小,但是分别制作能够以大电流高速充放电的电池和以小电流充放电,电池容量大的低速充放电电池,存在着没有能够以大电流充放电,又电池容量大的电池的问题。本发明将充放电特性不同的至少两种活性物质成型体加以组合,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及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充填于一个单元中,利用这样的方法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431200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380104393.0
申请日:2003-11-07
Applicant: 尼拉国际股份公司
Inventor: 赖茨·弗莱德瑞克森 , 尼尔·H.·普斯特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7 , H01M2/12 , H01M4/24 , H01M4/80 , H01M10/0418 , H01M10/044 , H01M10/282 , H01M10/287 , H01M2004/029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极电池,尤其是NiMH电池,具有密封外壳、负线端、正线端以及至少一个包括双板、正和负电极的双板组件。隔板置于形成电池单元的每个负和正电极之间,所述隔板包括电解液。憎水性材料制成的内阻挡层在至少一个电极周围,从而所述内阻挡层防止从一个单元到另一个单元的电解液通路,框架用以提供每个双板和/或双板与线端之间的预定单元间距。框架以这样的方式与每个双板相连以允许环境气体在相邻单元之间流通,从而为电池中的所有单元形成公共气体空间。本发明还涉及制作双极电池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