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90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81218.2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多递质延时性释放的人工突触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晶体管由上至下依次为栅介质层、修饰层、纳米线薄膜以及衬底;源电极以及漏电极分别设于所述栅介质层的两侧,所述栅介质层的材料包括[PVDF‑HFP][EMIM‑TFSI]离子胶材料,所述修饰层的材料包括C60材料,所述纳米线薄膜的材料包括P3HT材料。本发明实现模拟了一种非延时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并且模拟了另一种具有延时特性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881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61464.2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触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突触晶体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衬底、α‑六噻吩层和离子凝胶层,α‑六噻吩层和离子凝胶层之间设置有源电极和漏电极,离子凝胶层远离α‑六噻吩层的那一面设置有栅电极,离子凝胶层的组成包括壳聚糖、乙酸和甘油。本发明的突触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柔性衬底表面制备α‑六噻吩层;2)在α‑六噻吩层表面蒸镀源电极和漏电极;3)制备离子凝胶膜;4)在α‑六噻吩层表面贴合离子凝胶膜,形成离子凝胶层;5)在离子凝胶层表面蒸镀栅电极。本发明的人工突触晶体管能够模拟神经递质多路复用,且结构简单、材料要求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进行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08966.1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1R31/26 ,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低频噪声的柔性薄膜晶体管机械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柔性薄膜晶体管;计算待预测柔性薄膜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和低频噪声功率谱;基于转移特性曲线获取待预测柔性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数据,基于第一数据和所述低频噪声功率谱计算待预测柔性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数据,将机械应力强度、循环周次和所述第二数据输入训练好的寿命预测模型,输出平带电压功率谱密度退化量和接触噪声功率谱密度退化量随循环周次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获取待预测柔性薄膜晶体管在特定的机械应力强度条件下的疲劳寿命。本发明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度与可信度、降低对器件进行完整疲劳寿命试验所需要的时间及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234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50431.4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状多元金属氧化物的人造突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人造突触以铝箔作为底电极,以层状多元金属氧化物Na0.66Mg0.28Mn0.72O2作为功能层,以果胶复合膜作为固态电解质,以Au作为顶电极。本发明公开的人造突触结构简单,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使用绿色无毒的果胶复合膜作为固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的同时兼具绝对的短程可塑性和高的突触可塑性,电流响应度高,电流重置速度快。在用于人造突触的固态电解质的果胶复合膜中掺杂NaCl,能进一步提高电流响应度,加快电流重置速度。本发明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模式识别、神经工程和脑机接口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81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61490.5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人工突触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柔性人工突触晶体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衬底、PMMA层、C8‑BTBT层和CTS‑GQD复合层,还包括设置在C8‑BTBT层远离PMMA层的那一面的源电极和漏电极。本发明的柔性人工突触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柔性衬底表面制备PMMA层和C8‑BTBT层;2)在C8‑BTBT层表面蒸镀源电极和漏电极;3)制备CTS‑GQD复合膜;4)在C8‑BTBT层表面贴合CTS‑GQD复合膜。本发明的柔性人工突触晶体管兼具绝对的短程可塑性和高的突触可塑性,且其结构简单、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进行大规模应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