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191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55705.7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28 , C02F1/00 , B01J20/34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岩溶水重金属处理用的吸附分离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固定安装有吸附箱、分离箱和废料箱,分别用于对隧道岩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处理、用于对表面吸附有重金属离子的螯合树脂进行重金属分离和用于临时储放废弃的螯合树脂;其中,所述吸附箱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上安装有吸附搅拌机构,用于在搅拌过程中吸附吸附箱内的隧道岩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所述分离箱上安装有再生机构。本方案提供的隧道岩溶水重金属处理用的吸附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吸附隧道岩溶水中的重金属,且能够对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进行再生来多次使用,降低成本,且方便更换吸附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21911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55705.7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28 , C02F1/00 , B01J20/34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岩溶水重金属处理用的吸附分离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固定安装有吸附箱、分离箱和废料箱,分别用于对隧道岩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处理、用于对表面吸附有重金属离子的螯合树脂进行重金属分离和用于临时储放废弃的螯合树脂;其中,所述吸附箱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上安装有吸附搅拌机构,用于在搅拌过程中吸附吸附箱内的隧道岩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所述分离箱上安装有再生机构。本方案提供的隧道岩溶水重金属处理用的吸附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吸附隧道岩溶水中的重金属,且能够对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进行再生来多次使用,降低成本,且方便更换吸附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3062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53895.6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28 , C02F1/24 , C02F1/72 , B01F23/234 , B01F25/21 , B01F23/237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水体净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微纳米气泡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口,并均固定安装有底部为开口的安装箱;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箱内的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浮筒,用于通过浮筒将装置漂浮在水面上;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用于产生超微纳米气泡来对水体进行净化,所述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上连接有用于输送超微纳米气泡的输送组件。本方案提供的超微纳米气泡水体净化装置可在水体中浮在水面上利用超微纳米气泡进行移动式净化处理,扩大了净化范围,提高了水体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513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69621.0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nventor: 冯力 , 吕建兵 , 赖明镜 , 何嘉锐 , 胡博炫 , 林展 , 万晓东 , 朱海飞 , 陈旋 , 彭宇 , 孙雯 , 李思妤 , 张淑惠 , 孙晗 , 过承莹 , 郑怀礼 , 朱国成 , 吴泓毅 , 张俊友 , 孙永军 , 邹语珺 , 李佳
IPC: B01F33/83 , B01F27/17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固态电池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所述新型固态电池的制造设备包括: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主支架,所述主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架上用于混合固定电池制造原料的混合罐,所述混合罐的顶部为开口并安装有罐盖,所述罐盖上设置有带顶盖的投料斗;其中,所述混合罐内装配有用于混合并粉碎原料的混合预粉碎组件以及配合使用的刮料搅拌组件;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混合预粉碎后原料进行细研磨的研磨组件。本方案提供的新型固态电池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实现了从原料混合、粉碎到细研磨的自动化生产流程,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7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34925.3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nventor: 吕建兵 , 冯力 , 赖明镜 , 万晓东 , 陈旋 , 张俊友 , 彭宇 , 张淑惠 , 何嘉锐 , 林展 , 朱海飞 , 孙雯 , 朱国成 , 李思妤 , 邹语珺 , 过承莹 , 孙永军 , 郑怀礼 , 李佳
IPC: H01M50/271 , H01M50/509 , H01M50/204 , H01M50/289 , H01M10/61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33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新能源锂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新能源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效新能源锂电池包括: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横隔板和纵隔板,所述横隔板和纵隔板与电池箱内壁一体成型,将电池箱内分割成多个分割室,所述分割室内均装配有串联电池组,串联电池组由多个锂电池模块串联而成,且多个锂电池模块之间存在间隙,以利于散热,多个分割室内的串联电池组并联导通;其中,所述锂电池模块上设置有两个电池接口导电块。本方案提供的高效新能源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锂电池模块之间采用铜片贴紧即插接式串并联,避免焊接,方便单个锂电池模块的维护和更换,锂电池模块间的间隙配合送风组件和冷却机构,有助于散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