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分析的鱼类增殖放流水域适宜性评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0789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268533.7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分析的鱼类增殖放流水域适宜性评估系统,涉及水域适宜性评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对放流水域进行外界影响分析,以至于放流水域的人工影响不能实时监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对放流水域进行起始环境分析,在放流水域未进行放流的起始环境进行分析监测,判断放流水域的起始环境分析是否合格,从而提高了放流水域选址的适宜性,确保当前水域用于鱼类放流的工作效率;还在分析水域使用后进行鱼类适宜性分析,判断分析水域对应匹配的鱼类是否合格,从而保证分析水域内鱼类放流的适宜性,确保分析水域的放流高效性,同时能够提高了鱼类的增殖效率。

    一种管角螺人工育苗中幼螺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035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711281162.7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角螺人工育苗中幼螺的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步骤是管角螺亲螺产出卵囊后3~5天,开始在室外水泥池培养供初孵幼螺摄食的底栖硅藻,底栖硅藻的附着基为白色的PVC塑料波纹瓦;幼螺从卵囊孵出前2~3天,清洗及消毒育苗池,把长满底栖硅藻的附着基均匀铺放到育苗池底部,卵囊装在塑料框放到育苗池孵化。幼螺孵出后9~10天用分筛框进行大小分筛并分池培育。本发明的培育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技术易于掌握,可以满足刚出膜的幼螺对开口饵料的需求,提供幼螺适宜的栖息环境,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幼螺的相互残杀,大幅度提高管角螺人工育苗中幼螺培育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

    一种大海马亲鱼的人工促熟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903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204539.X

    申请日:2012-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海马亲鱼的人工促熟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步骤是将从海区捉捕已达性成熟年龄的大海马,按雌雄比1:1.1~1.4、放养密度25~30尾/m3在投放有马尾藻或麒麟菜的培育池中培育;培育过程中,每天投喂南美白对虾仔虾优质饵料两次,并结合对流水换水、虹吸池底脏物、24小时充气的管理方法进行日常管理。本发明最大限度模拟大海马在自然海区的生态环境条件,根据其生活规律及摄食习性,通过投放合适的缠附物,投喂营养丰富、来源稳定的饵料,提供适合其性腺成熟的环境条件,在不升温的情况下可促使其提前成熟繁殖及提高繁殖次数和产仔量,而且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一种用于鉴别弓背青鳉湛江群体及三亚群体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25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53962.5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别弓背青鳉湛江群体及三亚群体的分子标记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开发了鉴别弓背青鳉湛江群体及三亚群体的特异性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采用该分子标记的检测引物对待测弓背青鳉样本进行PCR扩增检测,通过DNA条带的大小能够区分弓背青鳉湛江群体及三亚群体,在弓背青鳉湛江群体及三亚群体子代中也具有稳定性和通用性。同时,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经济可靠的鉴别弓背青鳉湛江群体及三亚群体两个不同的地理群体的方法,适合于大样本鉴定,能更加方便快速地确认弓背青鳉地理背景信息,为研究弓背青鳉群体演化奠定了基础。

    一种西施舌亲贝促熟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538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814487.1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施舌亲贝促熟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公开了以下步骤:(1)强化培养:选择西施舌亲贝,用海水清洗后,将其放养于17~20℃培养池中促熟,所述培养池中培育用水为海水与鲍鱼养殖水;(2)促熟培养:将培养池以每天0.5~1℃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5~28℃,直至性腺发育成熟。本发明利用海水与鲍鱼养殖水混合作为培育用水,同时与升温促熟的方法相结合,保证了西施舌亲贝在促熟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摄入,促进亲贝性腺发育,能够有效提高西施舌亲贝的促熟效率,产卵量,同时提高亲贝在促熟过程中的成活率;另外升温强化培育可促使西施舌性腺比自然温度提前成熟,可增加排放精卵的次数,从而提高其生殖率。

    一种提高大海马人工育苗成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9894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0418948.8

    申请日:2016-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大海马人工育苗成活率方法。本发明针对目前大海马人工育种存在病害严重而影响育苗成活率的突出问题,将育苗用水依次经次氯酸钠杀菌、硫代硫酸钠中和处理,海马亲本、生物饵料用福尔马林进行消毒;育苗阶段当大海马幼苗生长至一定大小,投放铜芯电线作为其缠附物。本发明方法对育苗水体、种大海马及所投喂饵料均进行严格的清毒处理,能有效地杀灭所携带的病菌,防止病菌对幼海马的感染;投放的缠附物其附着的脏物容易清洗可减少对育苗水体的污染,从而减少海马育苗时病害的发生,提高育苗的成活率,且特定形状更适合于幼海马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技术易于掌握。

    一种大海马种苗人工培育及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7695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4535.1

    申请日:2012-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海马种苗人工培育及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根据刚孵出的幼大海马和养殖过程中大海马的体长大小投喂适宜其摄食的蒙古裸腹溞幼体或成体和南美白对虾糠虾或仔虾,在幼大海马长至2.5~3.0cm时,模拟大海马在自然海区的生态环境条件,投放马尾藻或麒麟菜供其缠附栖息。本发明方法所投喂的饵料均为人工培育,营养丰富、来源稳定,不受气候及季节影响;投放的缠附物能利用养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促进自身的生长,充分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减少大海马病害的发生,提高成活率和放养密度。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UVB紫外线在促进青鳉生长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086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60015.5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UVB紫外线在促进青鳉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UVB(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紫外线作为补充光源照射青鳉,能够在减少肝脏氧化应激的同时提高其生长性能。通过机制研究发现,适量UVB紫外线辐射可以激活青鳉大脑中抗氧化酶活性通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影响,还能改变基因表达模式,调控弓背青鳉生长发育,且显著影响青鳉的肝脏的脂质通路,增加脂肪积累,促进青鳉的体重增长,为推动渔业养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