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28773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72087.0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 , 清华大学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变电站土壤含水率的方法,用于降低土壤电阻率,以便降低接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属于变电站运行和高电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勘测变电站水位、确定接地管的长度,制作接地管,埋设接地管,将接地管与水平接地网焊接。所述方法可起到聚集土壤水分的作用,其降低接地电阻的效果非常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392884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172718.9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 , 清华大学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H02B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变电站局部跨步电势的方法,用于改善变电站局部超标区域跨步电势,保护变电站人员安全,属于变电站运行和高电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分析接地网性能、确定跨步电势超标区域,勘测变电站水位、确定接地管的长度,制作接地管,埋设接地管,将接地管与水平接地网焊接。本发明不但提高了人体的耐受限值,也降低了跨步电势,有效保护了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69996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05193.1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接地极等效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测量大地的视在电阻率;反演获得大地的电阻率分层参数;将离子接地极样本埋设在大地中;测量离子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以及离子接地极一定范围内的地电位升并取平均值;将离子接地极等效成垂直接地极,其长度和半径为待定参数,以该垂直接地极接地电阻和地表电位分布与所得平均值误差最小作为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确定最接近测量结果的垂直接地极长度和半径值,将其作为离子接地极等效成垂直接地极的参数;将相应为离子接地极的部分直接用等效的垂直接地极替代,进行接地特性分析。该方法能够与目前通用的接地计算软件结合,用于含有离子接地极的接地系统仿真计算,指导接地工程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4360168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752203.6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 , 清华大学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地电阻测量中引线互感消除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同步测量测量电压和电流波形,分析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幅值比和相角差,即得到给定频率下接地阻抗及其阻抗角,测量中电压极和电流极引线之间的互感通过计算得出,在此基础上从接地阻抗中减去由互感产生的部分即可得到接地阻抗的真实值。该测试方法有效避免了各种背景干扰信号的影响,即使输出电流很小也可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接地电阻测量中引线互感的消除方法测试放线工作量小、电压引线和电流引线可以并行铺设。测试数据的采集及分析由便携式系统自动控制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通过便携式系统直接现场分析,可视化好,可即时给出工频接地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03928846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72718.9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 , 清华大学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H02B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变电站局部跨步电势的方法,用于改善变电站局部超标区域跨步电势,保护变电站人员安全,属于变电站运行和高电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分析接地网性能、确定跨步电势超标区域,勘测变电站水位、确定接地管的长度,制作接地管,埋设接地管,将接地管与水平接地网焊接。本发明不但提高了人体的耐受限值,也降低了跨步电势,有效保护了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86497.2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H33/664 , H01H33/18 , H01H33/08 , H01H9/5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励磁吹的自然换流型直流断路器,包括并联的主通流支路、转移支路;所述主通流支路包括若干串联设置的气体灭弧室和真空灭弧室,所述气体灭弧室和真空灭弧室与相应的操动机构组成快速机械开关;所述转移支路包括串联设置的励磁线圈和若干双向固定开关模块,其中,所述励磁线圈设置于所述气体灭弧室内,且当所述励磁线圈通流时,产生的磁场能够将所述气体灭弧室内产生的电弧的弧长拉长。在接收到分闸指令后,利用真空灭弧室和气体灭弧室内的触头分离产生电弧,电弧电压驱动电流从主通流支路向转移支路换流,励磁线圈流通电流后,使得电弧受到磁吹,拉长电弧弧长,提高电弧电压,驱动电流更快地从主通流支路转移到转移支路,能够快速自然换流。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8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93884.3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换流器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关断换流器的缓冲均压电路及换流器拓扑结构,所述缓冲均压电路包括缓冲电路和均压电路,所述缓冲电路和均压电路并联;所述缓冲电路包括与可关断器件并联的电容电阻支路和缓冲支路;所述电容电阻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缓冲电容和缓冲电阻;所述缓冲支路与缓冲电阻并联;所述缓冲支路在可关断器件关断时导通,将缓冲电阻短路。通过设置与缓冲电阻Rs并联的缓冲支路,在可关断器件关断时,通过控制缓冲支路的导通,对缓冲电阻造成短路,避免缓冲电阻上的电压过高,损坏可关断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98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164454.2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子模块包括:上下管主电路,上下管主电路包括上管半导体器件S1和下管半导体器件S2*;所述上管半导体器件S1反并联第一开关器件D1;上管半导体器件S1的第二电极连接下管半导体器件S2*的第一电极;所述上管半导体器件S1的第一电极连接直流电容CDC的一端;下管半导体器件S2*反并联第二开关器件D2*;下管半导体器件S2*的第二电极连接直流电容CDC的另一端;所述下管半导体器件S2*中设有中心可控击穿区域。本发明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完全省略传统MMC模块方案中的出口处的旁路晶闸管,从而降低子模块制造的体积和成本并简化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504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62806.3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29/747 , H01L29/744 , H01L29/06 , H01L21/33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该功率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材料层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材料层上下两侧的第二材料层和第三材料层;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包括有源区和终端区;有源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材料层的第一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第二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三材料层的第三掺杂区、阳极区以及阴极区;终端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材料层的第一终端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材料层和所述第三材料层的第二终端区和第三终端区;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区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掺杂区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二终端区和所述第三终端区的至少之一的表面高于对应的掺杂区的表面。本申请可提升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阻断能力和最高运行结温。
-
公开(公告)号:CN1163873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45830.9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29/74 , H01L29/06 , H01L29/08 , H01L29/10 , H01L21/332 , H01L29/74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逆阻型门极换流晶闸管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有源区,所述有源区包括阴极区、阳极区以及自所述阴极区至所述阳极区依次设置的多个掺杂区;所述多个掺杂区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发射极、第一基区、第二基区、第三基区、第二发射极和第三发射极,所述第一发射极与所述阴极区接触,所述第三发射极与所述阳极区接触;所述第三发射极结深为1~30um,所述第二发射极结深为0~30um,所述第二基区结深为80~140um。本申请可减少漏电流,降低器件厚度和压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