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2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2652.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站调频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基于获取的电力系统中各机组的机械功率和电磁功率分别得到对应的机械功率变化量和电磁功率变化量,并将所述机械功率变化量和所述电磁功率变化量输入预设的频率预测模型,得到最大频率偏差结果;确定电力系统对应的频率变化率,并基于所述最大频率偏差结果和所述频率变化率,得到换流站在全时序过程中的期望有功变化量;基于所述期望有功变化量确定对应的直流电压,并基于所述直流电压控制换流器进行调频。本申请不仅可以预测电力系统的未来状态,还可以根据预测结果自适应调整换流器的直流电压,以实现更加精准的调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2648.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能量主动调用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陆上交流电网频率响应模型对发生功率扰动后的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频率变化轨迹进行预测,计算陆上MMC参与系统的一次调频的支撑功率参考值;基于直流系统运行变量预测模型对发生功率扰动后的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运行变量进行预测,判断系统是否出现运行安全问题;若是,则根据支撑功率参考值,控制陆上MMC支撑功率,使陆上MMC参与一次调频;若否,则利用控制变量优化模型优化陆上MMC与OWF的功率参考值,控制MMC与OWF的输出功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充分利用海上风电场调频潜力,提高系统工作效率,提高风电送出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1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22650.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轮虚拟惯量的风电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并根据风电机组的设备参数,计算转动惯量;根据所述转动惯量和所述风电机组的能量捕获功率,构建风电机组的能量传递关系;根据所述转动惯量和所述风电机组的能量传递关系,构建等效惯量方程;根据所述等效惯量方程,确定所述风电机组在不同工况模式下的等效惯量水平;根据所述等效惯量水平,计算对应工况下的虚拟惯量时间常数,并根据所述虚拟惯量时间常数,控制风电系统。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系统的不同工况模式,获取对应的虚拟惯量的计算方式,解决了风电机组在提供惯量支撑时,因工况不同而导致的虚拟惯量调整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3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5145.0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驱型风电机组惯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风电集群中能够超速减载运行的若干风机作为若干待处理风机,并获取电力系统的风电数据;根据所述风电数据,以最大化转子动能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并基于所述风电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函数的功率平衡约束和功率越限约束;在所述功率平衡约束和功率越限约束的约束下,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求解,生成最大化转子动能时各待处理风机的优化功率;控制各待处理风机输出所述优化功率;获取各待处理风机输出所述优化功率时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率,并根据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率控制各待处理风机的输出惯量。通过实施本发明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3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83756.9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M7/219 ,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桥臂电抗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包括:上桥臂: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下桥臂:第四桥臂、第五桥臂和第六桥臂;各桥臂中均串联有若干个电抗子模块;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中所串联的电抗子模块的高压端与直流正极相连接;第四桥臂、第五桥臂和第六桥臂中所串联的电抗子模块的高压端与直流负极相连接;第一桥臂和第四桥臂中所串联的电抗子模块的低压端与a相交流线路相连接;第二桥臂和第五桥臂中所串联的电抗子模块的低压端与b相交流线路相连接;第三桥臂和第六桥臂中所串联的电抗子模块的低压端与c相交流线路相连接。通过本发明可以减小海上换流站平台的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9662.9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端电网直流落点强相关抽水蓄能机组选择方法,该方法从抽水蓄能机组并网点系统强度、直流落点系统强度和抽水蓄能机组与直流落点间电气距离三个维度提出了抽水蓄能机组与直流逆变母线的无功电压指标,利用相对增益矩阵建立直流逆变母线的强相关抽水蓄能机组约束,并以最大化抽水蓄能机组对直流逆变母线的无功支撑为目标,建立直流落点强相关抽水蓄能机组最优选择模型,最终得到直流落点强相关抽水蓄能机组选择优化结果,该结果能够有效利用抽水蓄能机组的调相能力来保证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改善华东电网无功运行特性,提高系统强度和电压稳定性,可以为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的规划运行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5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6183.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通过在确定所述光伏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出现所述送端交流故障的情况下,使得光伏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出现所述送端交流故障的情况下送端柔直换流站和光伏场站依旧正常工作,同时在确定所述光伏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的所述送端交流故障已被清除之后恢复系统,进而解决了当光伏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的送端电网遭遇严重的交流故障时,光伏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将失去电压支撑,从而使得光伏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无法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89594.8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受端电网的多直流系统耦合程度评价方法,所述受端电网具有由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构成的输电系统并包括:计算所述输电系统的电压交互影响因子和电压无功灵敏度;建立基于电压交互影响因子的第一相对增益矩阵和电压无功灵敏度的第二相对增益矩阵;根据第一相对增益矩阵与第二相对增益矩阵的耦合指标评价受端电网多直流耦合程度。通过本发明可以为交直流混联电网的规划运行提供参考,满足不同直流系统且数量日益增长的对多直流耦合评价需求,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483002.0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强度指标在连续换相失败中的适用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包括同步发电机模型、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直流输电模型、负荷模型和公共连接点功率平衡方程;然后根据构建的模型计算故障清除时刻的母线电压;再根据故障清除时刻的母线电压判断直流输电系统是否会出现连续换相失败;计算电网强度指标,分析该电网强度指标与故障清除时刻的母线电压的关系;根据电网强度指标与故障清除时刻的母线电压的关系评估电网强度指标判断连续换相失败的适用性,本发明可以为交直流电网的规划运行提供参考,有利于规避实际高压直流工程中连续换相失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8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8066.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汇集站及其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新能源汇集站包括全能型静止同步机,并通过柔性直流输电或交流输电连接有新能源发电机组;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全能型静止同步机中储能装置的储能额定容量和储能额定功率;并确定其中功率型和能量型的容量配比;搭建控制架构;其控制单元包括直流电压控制单元、频率控制单元和无功‑电压外环控制单元;在所述控制架构下,对所述新能源汇集站出现的扰动情况进行扰动控制,塑造了类似同步机特性的构网主动支撑能力,提升了电压、频率稳定水平,实现了惯量支撑的功能,提升了新能源汇集站的供电稳定性,同时提供谐波和宽频振荡一体化治理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