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75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61842.X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配电系统网架元件的强化计划编排方法,通过对设备故障率进行建模;根据所述设备故障率模型得到系统可靠性指标;建立网架元件强化编排模型;以所述网架元件强化编排模型的检修工作费用最小化和年平均停电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共同建立目标函数;利用所述系统可靠性指标设置可靠性指标约束条件,并建立其他约束条件;在所述可靠性指标约束条件和其他约束条件的约束下,求解所述目标函数,得到待强化配电系统网架元件的元件强化计划编排信息。本申请可以得到可靠的编排计划,可以有效的强化配电系统网架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5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61841.5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nventor: 雷超平 , 樊兴羽 , 赵湘文 , 童家鹏 , 罗林欢 , 刘靓 , 郭霖徽 , 彭伟骏 , 谢佩欣 , 吴宇亮 , 莫介彬 , 陈忠文 , 何淇彰 , 俊平鑫珏 , 潘俊扬 , 危怡涵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20/20 , G06F18/243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含多类型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确定灾害强度与配电网元件故障的关系,利用随机森林模型描述灾害强度特征与元件故障率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抽样法生成配电网的灾害故障数据集合;在配电网灾后恢复阶段进行灾后负荷恢复和线路修复,建立故障恢复模型,对其求解而获取配电网的负载节点供电状态,据此计算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对实际包含多类型分布式资源新型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评估,并为电网的长期规划运行提供依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975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37922.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定单元、标识单元和切换单元。其中,所述固定单元将电力安全标示牌固定于预设的位置;所述标识单元包含所属的作业场景下的多种状态框,每一状态框表示一种标识状态;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多种状态框中进行切换,以便展示目标状态框。本申请减少了外出作业时所需携带的标示牌的数量,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此外,标示牌由原先的分别表示每一作业阶段的多种类型,变成分别表示每一作业场景(户外作业及室内作业)的两种类型,减少了标示牌混用、无用的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55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22507.0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R13/02 , H01R13/639 , H01R13/6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验电器和绝缘操作杆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头和与第一连接头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第二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槽,第一开口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开口槽的延伸方向平行。本申请提供的连接验电器和绝缘操作杆的连接支架,能够简化验电器和绝缘操作杆的连接方式,提高验电器和绝缘操作杆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效率,且在连接时能够灵活调整验电器和绝缘操作杆的连接位置,从而在不影响验电操作的情况下灵活调整验电器和绝缘操作杆的工作长度,以便于对不同高度的待验设备进行验电,扩大验电器和绝缘操作杆的验电范围,提高验电器和绝缘操作杆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3072.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站调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中,若充电站处于节能减耗模式,则计算充电站的配变负载率;当配变负载率大于配变负载率阈值时,根据充电站对应的储能设备的存储电量与额定电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对储能设备和/或充电站中各个充电桩进行调控;若充电站处于调控需求响应模式,则根据储能设备的可放电时长与需调控时长之间的大小关系,对储能设备和/或对各个目标充电桩进行调控;当充电站已调控负荷达到需调控负荷,或每个目标充电桩参与调控后,充电站已调控时长未达到需调控时长时,对储能设备和/或各个可削减充电时长不大于需调控时长的非目标充电桩进行调控。如此,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充电站调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38001.1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充电站‑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实时监测判断系统中是否有节点发生低电压越限,从而确定目标节点。再根据依次基于光伏的无功和有功,逐步尝试补偿电压缺口。如果光伏调节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故障,则进一步尝试切除充电站负荷以继续提升电压。该方法充分利用充电桩柔性及馈电特点,并协同光伏有功、无功控制进行协同调控,以目标节点为基础,对10kV配电网整体节点电压进行改善,以减轻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并且,该策略中不涉及优化求解、模型运算等,对于软硬件运算压力较小,大大提高了调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29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08769.X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一种防触电预警指环装置,包括指环本体,指环本体内设有电场感应报警电路,电场感应报警电路包括感应器模块、电源模块、信号滤波放大器、报警模块和单片机计算模块,感应器模块用于感应电场并输出信号,电源模块用于供电,信号滤波放大器用于过滤干扰信号以及放大信号。本发明于指环的微型电路设计,大大减少了设备体积和重量,为工作开展带来了便利,并将监测范围以手指为中心进行扩散,更贴近日常工作情况,进一步优化了安全距离,可极大的提高监测效率,提高安全系数涉及这样既安全、方便,又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属于电气设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089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82401.4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验表仪,包括:虚负荷模块及现场校验模块;所述虚负荷模块的一端连接电能表,且所述现场校验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能表,所述虚负荷模块用于向电能表输入虚负荷电流使得电能表的电流满足预设条件,从而使现场校验模块能够校验所述电能表。满足用户用电负荷低或无负荷情况下,电能表的现场校验工作,解决了新上用户无用电负荷或用电负荷低时现场校验电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7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4993.3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nventor: 黎颖诗 , 曾宪毅 , 李紫楠 , 殷秀颜 , 罗冠姗 , 张永安 , 余日红 , 梁贝莉 , 吴丽陶 , 郑学青 , 于姝 , 谢仕海 , 刘灶妹 , 雷彦 , 李妍炜 , 姚伊敏 , 饶嘉祺 , 邓子健 , 余佩芹 , 刘靓 , 肖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网营销管理的服务监控及风险预测闭环方法,涉及电网营销技术领域,包括S1、工单优化、S2、服务监控处理、S3、统计分析和S4、服务调度优化。该基于电网营销管理的服务监控及风险预测闭环方法,通过工单优化步骤和服务调度优化步骤,可对工单的派发以及系统流程进行优化,并且工单优化步骤对工单进行处理过程中,可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中,通过统计分析步骤的分析并配合服务监控处理步骤的监控处理,可实现工单派发的稳定性,同时服务监控处理步骤可对工单派发的数据进行读取分析,通过工单时限维护功能、风险事件维护功能、风险事件监控功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风险,从而能实现服务监控和风险预测的良好闭环。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23406.6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nventor: 曹慧秋 , 郭霖徽 , 伍衡 , 赵湘文 , 索智鑫 , 罗林欢 , 雷超平 , 刘靓 , 何淇彰 , 吴宇亮 , 彭伟骏 , 廖辰川 , 童家鹏 , 陈忠文 , 郑烨琼 , 吴军恩 , 潘俊扬
IPC: H02J3/00 , H02J3/28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储能装置实时调度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极端灾害发生后的配电网状态信息和区域交通受损信息,基于配电网状态信息和配电网节点信息,确定配电网中的故障负荷节点,然后依据故障负荷节点、区域交通受损信息以及移动储能装置信息,计算失负荷惩罚成本和移动储能调度成本,并构建以失负荷惩罚成本和移动储能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的移动储能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对该移动储能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从而获得失负荷惩罚成本和移动储能调度成本最优的移动储能装置调度方案,使得移动储能应急装置的调度能够更加适应多样化的灾害环境场景,减小故障恢复时间,提高系统弹性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