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造价法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9180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498143.3

    申请日:2017-06-27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公开基于综合造价法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高层建筑结构模型;(2)、选择位移角或位移比中的某一项抗震性能指标作为优化目标,并对结构构件进行分组;(3)、设置结构构件优化的约束条件和一个目标函数;(4)、将优化变量形成变量组合矩阵;(5)、对每一个参与组合的变量修改变量值;(6)、将得到的设计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响应面拟合,得到敏感系数;(7)、确定敏感系数较高的前m个变量,并对其进行调整;(8)、将迭代收敛最后结果的模型作为强度优化的初始模型,进行所有结构构件的强度优化;(9)、对强度优化后的建筑结构模型重新计算结构性能,形成最终的综合优化方案。

    基于目标附加有效阻尼比的消能减震结构消能器时变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495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30953.1

    申请日:2016-01-18

    IPC分类号: E04B1/98 G06Q10/04 G06Q50/08

    CPC分类号: E04B1/98 G06Q10/04 G06Q50/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附加有效阻尼比的消能减震结构消能器时变优化方法,选定用于主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地震波;设定主体结构罕遇地震作用时的消能减震结构性能目标和要求;计算主体结构的目标实际附加有效阻尼比;初步确定消能器类型、布置位置、形式及数量,在每条地震波的作用下,对消能减震结构进行罕遇地震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消能器的实际附加有效阻尼比ξa,比较消能器的实际附加有效阻尼比ξa和主体结构的目标实际附加有效阻尼比ξaim,直至ξaim≤ξa≤1.1ξaim。本发明实现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消能器选用和布置的合理性,作为分析设计人员对消能器设计的依据,使消能器处于高效率工作状态,实现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消能器设计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指标。

    一种内置纵向隔板的大径钢管混凝土柱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1661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70566.4

    申请日:2015-12-01

    IPC分类号: E04C3/34 E04G2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纵向隔板的大径钢管混凝土柱及其施工方法,该大径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和内置在钢管内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为N块,其中,N的数量为3~5,且N为自然数,N块隔板的结构均相同,N块隔板均纵向设置,即隔板的板长度方向均与钢管的轴向相一致,N块隔板的侧边边缘处通过接头扣件和连接板依次相连接,并且通过接头扣件与钢管内壁相接触,N块隔板相连接后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N块隔板所围蔽的空间以及隔板与钢管之间的空间内均浇筑填充有混凝土。该钢管混凝土柱内置纵向隔板一方面能够增加对钢管内部混凝土的套箍作用,另一方面内置的隔板具有导热桥功能,使得内部混凝土的温差减少。本发明同时公开其施工方法。

    一种高稳定性矩形断面地下隧道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5828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40813.5

    申请日:2015-03-27

    IPC分类号: E21D9/14 E21D1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矩形断面地下隧道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该地下隧道构造包括隧道主体,隧道主体由隧道顶板(1)、隧道左侧壁(201)、隧道右侧壁(202)和隧道底板(3)构成,所述隧道顶板(1)包括平板部(101),平板部(101)设置在隧道左侧壁(201)和隧道右侧壁(202)的顶面并与该两者刚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顶板(1)还包括多个拱顶部(102),所述拱顶部(102)为具有底面凹腔(1a)的六面体。本发明的矩形断面地下隧道构造具有稳定性高、施工成本低、施工工艺成熟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承重大,跨度大、施工范围受限制的地下隧道。

    一种整体装配式剪力墙建筑结构中预制双连梁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882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0981864.X

    申请日:2017-10-20

    IPC分类号: G06F30/13 E04B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装配式剪力墙建筑结构中预制双连梁的设计方法,包括建立单连梁分析模型;区分现浇连梁和预制双连梁,所述预制双连梁具有上连梁、下连梁以及与上连梁和下连梁端部相连接的现浇连接区域,该现浇连接区域与剪力墙的墙体相连接;设置预制双连梁的抗弯刚度折减系数;将得到的预制双连梁代入单连梁分析模型中,将对应处的单连梁置换成双连梁,得到双连梁计算模型,对双连梁计算模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得到预制双连梁的结构和配筋结果,计算得出预制双连梁的配筋面积;结合得到的预制双连梁的配筋面积和预制双连梁的构造,选取预制双连梁的实际配筋;根据预制双连梁的结构以及实际配筋,绘制施工图,完成预制双连梁的设计。

    基于综合造价法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9180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0498143.3

    申请日:2017-06-27

    IPC分类号: G06F30/13 G06F30/23

    摘要: 本发明公开基于综合造价法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高层建筑结构模型;(2)、选择位移角或位移比中的某一项抗震性能指标作为优化目标,并对结构构件进行分组;(3)、设置结构构件优化的约束条件和一个目标函数;(4)、将优化变量形成变量组合矩阵;(5)、对每一个参与组合的变量修改变量值;(6)、将得到的设计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响应面拟合,得到敏感系数;(7)、确定敏感系数较高的前m个变量,并对其进行调整;(8)、将迭代收敛最后结果的模型作为强度优化的初始模型,进行所有结构构件的强度优化;(9)、对强度优化后的建筑结构模型重新计算结构性能,形成最终的综合优化方案。

    基于目标附加有效阻尼比的消能减震结构消能器综合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671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10030954.6

    申请日:2016-01-18

    IPC分类号: E04B1/9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附加有效阻尼比的消能减震结构消能器综合优化方法,选定用于主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地震波;设定主体结构罕遇地震作用时的消能减震结构性能目标和要求;计算主体结构的目标实际附加有效阻尼比ξaim;初步确定消能器类型、布置位置、形式及数量,在每条地震波的作用下,对消能减震结构进行罕遇地震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消能器的实际附加有效阻尼比ξa,比较ξa和ξaim,直至根据天然波计算得到:0.65ξaim≤ξa≤1.1×0.65ξaim;根据人工波计算得到:0.8ξaim≤ξa≤1.1×0.8ξaim。本发明实现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消能器选用和布置的合理性,使消能器处于高效率工作状态,实现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消能器设计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指标。

    消能减震结构消能器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取值方法-综合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8918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41944.3

    申请日:2014-01-28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能减震结构消能器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取值方法-综合法,在消能减震结构进行有限元弹塑性时程分析后,提取对应于地震波各时刻点的楼层层间剪力值Fit和楼层层间位移值uit;获得消能减震结构在地震波各时刻点的总应变能Wst,并取总应变能Wst的最大值max[Wst];获得全部消能器的耗散能量的总和ΣWcj;计算得到消能减震结构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a;评定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a是否大于或等于消能减震结构性能目标设定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本发明在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消能器的数量和位置,使消能器选用及布置得当,满足更大程度耗散地震能量要求的同时实现经济节约的目的,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

    基于几何和性能相似度的钢结构建筑群安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595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369671.5

    申请日:2021-04-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几何和性能相似度的钢结构建筑群安全评估方法,包括步骤,S1:调查建筑群内建筑的以下描述性指标X1~X13;S2:根据建筑使用用途和结构体系两项描述性指标对建筑群内建筑进行初步分类;S3:在初步分类后的各个类别中挑选典型建筑进行结构安全详细评估或鉴定,得到建筑物评价等级;S4:将已进行结构安全详细评估或鉴定的建筑作为已知建筑,与未知建筑进行相似度比较,获得相似度比较的分级和归一化分值;S5:计算已知建筑和未知建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S6:对未知建筑进行安全评价,若相似度大于90%,则认为其与已知建筑安全情况相似,参考已知建筑的安全评价等级作为所述未知建筑的安全评价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