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606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038750.2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查安鸿 , 雷清善 , 钟昌勇 , 钟韶 , 陈子元 , 潘新辉 , 蓝川 , 蔡海彬 , 陈科 , 陈生利 , 张沐华 , 曾资英 , 杨超峰 , 黄育坚 , 李玉革 , 宁建刚 , 江志华
IPC: B23K31/00 , B23K37/02 , B23K37/05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金属制品加工领域。其中,打焊装置包括焊机、一对焊接组件和轧辊旋转机构,一对焊接组件分别连接焊机的A线和B线,轧辊旋转机构带动轧辊进行无支撑轴承的旋转,工作时,两个焊接组件、A线、B线以及轧辊组成电流环路,两个焊接组件联动进行横向运动,同时进行打焊。通过该打焊装置对轧辊进行线下打焊,彻底消除了在焊接过程中,底线电流通过轧辊轴承导致轧辊轴承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改变了传统焊机一个地线,一个焊线的用法,焊机的两条焊线可以同时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可以实现自动化打焊。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2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450446.9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查安鸿 , 幸岚春 , 莫家让 , 黄育坚 , 潘新辉 , 张沐华 , 黄文正 , 刘剑 , 晏小辉 , 罗伟加 , 刘泉雄 , 何福旺 , 苏乐波 , 赖东昌 , 潘志国 , 钟韶 , 雷清善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称量台设备及其的控制方法,涉及棒材称量设备领域。旨在改善称量台设备易发生变形的问题。称量台设备中,承接辊道、称重台以及传动组轴依次间隔设置;承接辊道用于承接从外输入的棒材;称重台用于对从承接辊道输出的棒材进行称重;第一链条组以及第二链条组并排间隔设置,且第一链条组以及第二链条组共同可转动地设置于传动组轴;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一链条组连接,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二链条组连接。称量台设备的控制器方法用于对称量台设备进行控制。第一链条组以及第二链条组独立分开设置,第一升降机构以及第二升降机构能够分别独立驱动两个链条组上下摆动,两个链条组之间不会相互拉扯,不易造成称量台设备结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769317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18657.4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棒线材剪切生产线,涉及钢材生产技术领域。棒线材剪切生产线包括检测系统、剪前设备机组、剪切设备和剪后设备机组,剪前设备机组、剪切设备和剪后设备机组沿轧件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检测系统安装在剪前设备机组的一侧,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轧件,其中,剪前设备机组包括剪前通道、剪前耐磨板、剪前轧机出口和剪前轧机,剪前轧机、剪前轧机出口和剪前通道沿轧件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剪前耐磨板设置在剪前通道的后端,棒线材剪切生产线能够减小轧件对剪前通道的磨损,提高剪切的控制精度,降低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69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18657.4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棒线材剪切生产线,涉及钢材生产技术领域。棒线材剪切生产线包括检测系统、剪前设备机组、剪切设备和剪后设备机组,剪前设备机组、剪切设备和剪后设备机组沿轧件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检测系统安装在剪前设备机组的一侧,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轧件,其中,剪前设备机组包括剪前通道、剪前耐磨板、剪前轧机出口和剪前轧机,剪前轧机、剪前轧机出口和剪前通道沿轧件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剪前耐磨板设置在剪前通道的后端,棒线材剪切生产线能够减小轧件对剪前通道的磨损,提高剪切的控制精度,降低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909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41527.0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轧机生产线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轧机生产线领域。轧机生产线润滑系统包括供油管、回油管、主油箱、冷却器、副油箱、加热器、油泵组件以及控制系统,通过上述设置构成润滑油循环回路。其中,副油箱的出油口经第二出油管与第一出油管连通,用于对主油箱补充润滑油,副油箱经溢流管与主油箱连通,溢流管被配置为当主油箱内的润滑油的实际油位达到高油位时,主油箱内的润滑油经溢流管溢流至副油箱。通过上述设置,在循环时,当主油箱输出的润滑油无法及时回到主油箱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利用副油箱快速对主油箱进行补油,以快速进行生产,同时当主油箱内的稀油过多时也能够溢流至副油箱内,保证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27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50446.9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查安鸿 , 幸岚春 , 莫家让 , 黄育坚 , 潘新辉 , 张沐华 , 黄文正 , 刘剑 , 晏小辉 , 罗伟加 , 刘泉雄 , 何福旺 , 苏乐波 , 赖东昌 , 潘志国 , 钟韶 , 雷清善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称量台设备及其的控制方法,涉及棒材称量设备领域。旨在改善称量台设备易发生变形的问题。称量台设备中,承接辊道、称重台以及传动组轴依次间隔设置;承接辊道用于承接从外输入的棒材;称重台用于对从承接辊道输出的棒材进行称重;第一链条组以及第二链条组并排间隔设置,且第一链条组以及第二链条组共同可转动地设置于传动组轴;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一链条组连接,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二链条组连接。称量台设备的控制器方法用于对称量台设备进行控制。第一链条组以及第二链条组独立分开设置,第一升降机构以及第二升降机构能够分别独立驱动两个链条组上下摆动,两个链条组之间不会相互拉扯,不易造成称量台设备结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309092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341527.0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轧机生产线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轧机生产线领域。轧机生产线润滑系统包括供油管、回油管、主油箱、冷却器、副油箱、加热器、油泵组件以及控制系统,通过上述设置构成润滑油循环回路。其中,副油箱的出油口经第二出油管与第一出油管连通,用于对主油箱补充润滑油,副油箱经溢流管与主油箱连通,溢流管被配置为当主油箱内的润滑油的实际油位达到高油位时,主油箱内的润滑油经溢流管溢流至副油箱。通过上述设置,在循环时,当主油箱输出的润滑油无法及时回到主油箱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利用副油箱快速对主油箱进行补油,以快速进行生产,同时当主油箱内的稀油过多时也能够溢流至副油箱内,保证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5208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78764.6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P19/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轴度调节工装及同轴度调节方法,涉及齿轮箱装配领域。同轴度调节工装适用于调节工件与联轴器的同轴度,其包括底座以及两组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在底座的承托单元,每组承托单元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承托件,每个承托件具有承托面,每个承托件设有第一调整机构以及第二调整机构,第一调整机构包括垫片、第一抵接块以及高度调节件,第一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工件与联轴器沿上下方向的同轴度,第二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工件与联轴器沿左右方向的同轴度。同轴度调节工装能够降低同轴度调整难度,提高作业效率以及提高同轴度调节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5208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678764.6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P19/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轴度调节工装及同轴度调节方法,涉及齿轮箱装配领域。同轴度调节工装适用于调节工件与联轴器的同轴度,其包括底座以及两组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在底座的承托单元,每组承托单元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承托件,每个承托件具有承托面,每个承托件设有第一调整机构以及第二调整机构,第一调整机构包括垫片、第一抵接块以及高度调节件,第一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工件与联轴器沿上下方向的同轴度,第二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工件与联轴器沿左右方向的同轴度。同轴度调节工装能够降低同轴度调整难度,提高作业效率以及提高同轴度调节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7066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315758.4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涉及机床领域。齿轮箱线上安装系统包括齿轮轴承组件以及齿轮箱体,齿轮箱体设有与第一轴承配合的第一轴承孔、及与轴承包配合的第二轴承孔,安装方法包括: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后,将齿轮轴承组件靠近第一轴承的一端自第二轴承孔伸入齿轮箱体内并向第一轴承孔移动,至轴承包与第二轴承孔接触时停止移动;顶压至第一轴承与第一轴承孔配合且限位部紧密抵接于齿轮箱体的外侧为止。通过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轴线相对于传动轴的轴线偏移,防止安装时第一轴承与第一轴承孔出现移位,导致安装卡阻,实现快速顺滑安装,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及安装精度,还有效降低了作业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