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21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38766.4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法与可拆卸小净距并行顶管法的复合车站建造工法,通过设置工作井,以利用工作井下放和上吊盾构机,同时利用盾构机开挖站台层隧道,进而便于在站台层隧道的标准段施作全混凝土管片,而在对应斜通道的连接处施作可拆卸钢管片,进而便于后续的拆卸操作;进一步的,通过采用顶推的方式顶进三列并排的小净距顶管,其中小净距顶管采用断面呈矩形的可拆卸顶管,进而便于后续关于整体性的加固;而后在小净距顶管内施作临时竖向钢支撑架,而后拆除临时管片,然后在相邻小净距顶管之间施作永久梁柱后,拆除临时竖向钢支撑架;最终在在站台层和站厅层之间施作斜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方法,能够能够克服现有地铁车站整体顶推难度大、整体深挖难度大、在人工填土软土黏土等底层实施难度大、整体性较差的问题,具有施工高效便利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76252.5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大断面并行顶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多个第一管节,多个第二管节和多个框架柱;第一管节与第二管节并列布置,第一管节包括周向依次相连的顶部管片、外侧管片、底部管片和内侧管片,内侧管片与顶部管片、底部管片可拆连接;多个框架柱设置在第一、第二管节中且纵向间隔分布,顶部管片对应框架柱的部分形成顶部预制梁段,顶部预制梁段与框架柱的上端之间设有顶部后浇梁段,顶部预制梁段与顶部后浇梁段组成顶部叠合梁;多个第一管节的顶部预制梁段之间、多个第二管节的顶部预制梁段之间贯穿有第一张拉钢束,多个第一管节的顶部后浇梁段之间、多个第二管节的顶部后浇梁段之间贯穿有第二张拉钢束。
-
公开(公告)号:CN106372293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610753533.6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基准线的构筑物BIM模型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数据生成空间三维线路;S2、提取构筑物平面中心的位置,根据其和空间三维线路的关系生成不连续构筑物三维模型;S3、建立线路里程点对应的局部坐标系并依其绘制相应的结构轮廓,基于空间三维线路对结构轮廓扫掠放样生成连续构筑物三维模型;S4、生成完整的构筑物BIM模型。本发明创建了构筑物BIM模型,实现了构筑物布置的三维可视化设计,其生成的模型直观形象,且更新修改模型极为方便,有利于提高工程效率。此外,本发明生成的模型建立起了构筑物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从而为后期运营维护提供更多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326580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610752703.9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架结构BIM模型建模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提取的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数据,生成空间三维线路;S2、提取墩位平面中心点的位置和其对应的下部结构类型,生成对应的墩下部结构各构件的初始模型,进而生成下部结构三维模型;S3、提取各线路里程点对应的上部标准结构轮廓参数,生成各线路里程点的最终上部结构轮廓,然后基于空间三维线路扫掠放样生成上部结构三维模型;S4、生成高架结构的完整BIM模型。本发明实现了高架结构设计的三维可视化,生成的模型形象直观,且易于修改。此外,本发明建立起了高架结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可为后期运营维护提供更多依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