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腹拱拱桥及拱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7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47933.2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景观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圆形腹拱拱桥及拱桥施工方法,其包括拱桥单元,每个拱桥单元包括拱桥主架和设置于拱桥主架上方的拱圈组件;拱桥主架包括第一底座和对称设置于第一底座两端的曲梁件和横梁件,曲梁件的一端与第一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梁件连接,两个横梁件之间搭设有桥面板,每个横梁件远离曲梁件的一端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用于支撑横梁件的第二底座,且第一底座包括两个承台,两个承台之间设置有主拱圈;拱圈组件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于主拱圈的两端,拱圈组件包括主圆拱和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主圆拱两端的次圆拱,主圆拱的底端与承台固定连接,每个次圆拱的一端均与主圆拱铰接。

    一种花瓶墩桥梁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88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05778.8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花瓶墩桥梁结构,包括横梁和花瓶墩本体,还包括设于横梁和花瓶墩本体之间的斜向支座,斜向支座沿横桥向对称设置于花瓶墩本体的上缘两端,斜向支座的轴线与花瓶墩本体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为θ;花瓶墩本体上还设有在横桥向起到限位作用的挡块机构;其中,θ≤25°。本发明利用斜向支座改变支座竖向力的方向,从而可以极大地改善花瓶墩受力状态,由此可以取消墩顶上缘的拉杆钢筋和斜筋,优化桥墩厚度;优化挡块机构的数量,挡块机构不仅在地震作用下起到了防落梁作用,同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完全取代横向限位支座的功能,从而取消全桥的横向限位支座,降低了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

    一种桁架梁-拱组合的桥梁结构及桥梁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8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51841.4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领域,公开了一种桁架梁‑拱组合的桥梁结构及桥梁施工方法,包括主桁架、主拱圈以及吊杆;主拱圈两端的拱脚与主桁架的固定连接,吊杆的两端分别与主拱圈及主桁架活动连接;主桁架包括多个弦杆,上下相邻的两个弦杆之间设有斜腹杆和竖腹杆,左右对应的两个弦杆之间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支承板,支承板与横梁组成桥面系共同承担桥面荷载;通过将主拱圈的拱脚直接固定在主桁架上,使得主拱圈的水平推力直接作用在了主桁架上,桥梁整体上由主桁架的受弯结构变为拉弯结构,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桥梁的跨径可以更大,也能够承载更多的车辆。

    一种车道坡段的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776760U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20424893.1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道坡段的辅助装置,包括运输机构、减速机构及蓄能机构,运输机构包括传送带;减速机构连接有用于电磁感应产生电力的发电机,减速机构包括布置在道路表面的减速件、以及与减速件相连的传动件,传动件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且传动件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驱使传动件挤压在减速件上,传动件对减速件施加远离道路表面方向的力;当减速件受朝向下坡路段的外力挤压时,减速件靠拢下坡路段的路表,使传动件带动发电机的输入端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并转换车辆在下坡时产生的动能,并将收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应用于辅助非机动车上坡,提高非机动车上坡的便捷性、车辆下坡的安全性。

    一种复合拱梁结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758700U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21368873.3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拱梁结构,包括梁体、桥墩台以及主拱圈、次拱圈与吊杆;梁体包括沿桥梁长度方向设置的主梁段以及系梁段,系梁段的一端架设于桥墩台支座上,另一端与主梁段固定连接成整体;主拱圈的拱脚与系梁段远离主梁段的端部固定连接;次拱圈的拱脚与主梁段的端部固定连接;吊杆的一端与主拱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系梁段或次拱圈固定连接;沿桥体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梁体之间设有桥面系;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系梁段和主梁段,在主梁段上设置次拱圈,中部的吊杆与次拱圈连接,增加了整体结构的刚度,有效的降低了主拱圈高度;缩短的跨中吊杆的长度,提高了跨中吊杆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