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机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4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10787895.3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制冷机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制冷机房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主机系统和中央控制装置。主机系统包括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和主机系统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室外温度确定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出水温度,并根据目标制冷量、冷冻水出水温度和多个冷水机组的状态参数自动寻优,得到各冷水机组的最优负荷率、需要运行的主机系统的个数和各需要运行的主机系统的冷冻水分流量。并根据冷水机组的最优负荷率、供回水温度和冷冻水分流量控制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的频率,避免了冷水机组受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动力影响,不能在最佳负荷率运行的问题。因此,空调制冷机房系统避免了冷水机组的负荷分配失调。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4727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88549.7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采集需求换热量和室外温湿度。在能效-冷幅表中找到与需求换热量和实时室外温湿度对应的最优参数组。最优参数组中室外温湿度等于实时室外温湿度。最优参数组中各冷却塔系统的换热量之和等于需求换热量。最优参数组中冷却系统的平均能效比大于第一设定值,且冷却系统的平均冷幅小于第二设定值。根据最优参数组调节调节的冷却塔系统的个数和各冷却塔系统的冷幅。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需求换热量、冷却系统的平均能效比和冷却系统的平均冷幅。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避免了冷幅远远大于设计值或换热能效比远远小于制造标准的问题,提高了冷却系统的整体性能。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39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87077.3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包括风机盘管系统、新风系统、风扇系统和中央控制装置。风机盘管系统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分别用于与室内空间连通。新风系统的第二进风口用于与外部环境连通。第二出风口用于与室内空间连通。风扇系统用于设置于室内空间。中央控制装置用于获取并根据室内温度值、室内湿度值、室外湿度值、室外温度值和室内的目标体感温度值,控制风机盘管系统、新风系统和风扇系统的运行。室内空气调节系统通过风机盘管系统和新风系统降低了室内温度值,且通过风扇系统加大了室内空间中空气的流动速度,降低了人体的体感温度,降低了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的整体能耗。

    空调制冷机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401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87895.3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制冷机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制冷机房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主机系统和中央控制装置。主机系统包括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和主机系统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室外温度确定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出水温度,并根据目标制冷量、冷冻水出水温度和多个冷水机组的状态参数自动寻优,得到各冷水机组的最优负荷率、需要运行的主机系统的个数和各需要运行的主机系统的冷冻水分流量。并根据冷水机组的最优负荷率、供回水温度和冷冻水分流量控制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的频率,避免了冷水机组受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动力影响,不能在最佳负荷率运行的问题。因此,空调制冷机房系统避免了冷水机组的负荷分配失调。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4727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788549.7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采集需求换热量和室外温湿度。在能效‑冷幅表中找到与需求换热量和实时室外温湿度对应的最优参数组。最优参数组中室外温湿度等于实时室外温湿度。最优参数组中各冷却塔系统的换热量之和等于需求换热量。最优参数组中冷却系统的平均能效比大于第一设定值,且冷却系统的平均冷幅小于第二设定值。根据最优参数组调节调节的冷却塔系统的个数和各冷却塔系统的冷幅。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需求换热量、冷却系统的平均能效比和冷却系统的平均冷幅。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避免了冷幅远远大于设计值或换热能效比远远小于制造标准的问题,提高了冷却系统的整体性能。

    冷却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20014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1629681.5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中包括多个冷却塔系统、第二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上位机。冷却塔系统包括冷却塔和多个风机。第二检测装置用于得到实时室外温度值。第二检测装置与冷却塔的进风口平行设置。多个风机和第二检测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上位机与控制装置连接。上位机用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多个冷却塔系统的运行。冷却系统通过第二检测装置与冷却塔的进风口平行设置,能够准确测量进入冷却塔的空气的温度值。控制装置和上位机能够通过第二检测装置获取更准确的室外温度值。室外温度值的误差减小,使得上位机控制多个冷却塔系统运行的准确性提高,进而提高了冷却系统的整体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31093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1625888.5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包括风机盘管系统、新风系统、风扇系统和中央控制装置。风机盘管系统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分别用于与室内空间连通。新风系统的第二进风口用于与外部环境连通。第二出风口用于与室内空间连通。风扇系统用于设置于室内空间。中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盘管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和所述风扇系统的运行。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实现了室内所有空气调节设备的整体控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制冷机房系统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57242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627481.6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制冷机房系统。空调制冷机房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主机系统和中央控制装置。主机系统包括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和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用于流通低温水,冷冻水泵用于与耗冷装置连通。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和冷冻水泵分别与主机系统控制装置电连接。各主机系统控制装置分别与中央控制装置电连接。中央控制装置通过主机系统控制装置控制同一主机系统内的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和冷冻水泵的运行。各主机系统均包括一个主机系统控制装置。同一个主机系统中的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和冷冻水泵作为一个模块,接受主机系统控制装置的控制。当中央控制装置损坏时,主机系统控制装置也能独立控制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和冷冻水泵的运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教室用新风空调系统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146865U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21559221.X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教室用新风空调系统。上述教室用新风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新风装置以及空调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和切换所述新风装置和所述空调装置的工作。所述新风装置设置于室内的上方。所述新风装置与室外相通,室外空气经过所述新风装置处理后,形成新风并注入室内。所述空调装置设置于室内的上方,并与所述新风装置间隔设置。所述空调装置具有回风口和送风口。室内回风经所述回风口进入所述空调装置,所述室内回风在所述空调装置内处理后,通过所述送风口注入室内。上述教室用新风空调系统不需要敷设回风管路,因此可以保留室内的所有机电设备、管线、消防系统等,也不需要安装天花,实现了新旧设备共融,降低建筑结构限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