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087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910850852.2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1B2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辙轮廓检测装置及方法,车辙轮廓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一处理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电磁机构与两个以上磁吸件。在对路面车辙进行检测前,电磁机构与磁吸件为磁吸状态,从而避免磁吸件在移动过程中与地面发生摩擦。通过第一移动机构移动至待测路面,此时,解除电磁机构与两个以上磁吸件之间磁吸配合,磁吸件会在重力作用下经过第一检测孔进行下落,直至磁吸件与地面接触。根据待测地面上车辙不同程度的凹陷,磁吸件经过第一检测孔的下落高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第一处理机构会对磁吸件经过第一检测孔的移动量进行计算。即上述车辙轮廓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路面车辙轮廓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474157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429978.5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融合程度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基本物理属性的检测与评价领域。该方法包括:抽提再生沥青混合料样品中的旧沥青,将旧沥青与新沥青按不同比例混溶后得到多个标定试件;对标定试件进行荧光显微分析,得到标定荧光强度;利用线性拟合方法和标定荧光强度得到融合程度回归方程;对待检测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分层剥离,得到检测试件;利用检测试件的检测荧光强度和融合程度回归方程,得到待检测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沥青和旧沥青的融合情况。本发明通过结合荧光显微分析方法和分层剥离方法,能够便捷、有效地从微观上分析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融合情况,确定再生工艺对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36436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244058.6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E01D19/16 , E01D11/04 , E01D21/00 , E01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分级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对斜拉索进行分区域防护,包括:一级防护区域,距桥面垂直距离11m~20m,采用满足防护标准A的隔热抗火防护;二级防护区域,距桥面垂直距离11m以下,采用同时满足防护标准A和防护标准B的隔热抗火防护。隔热抗火防护结构A与B中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的缠绕方向分别为30°<α1≤35°、15°≤α2≤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中的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的防护方法,可以根据斜拉索在不同类型车辆火灾下的受火性能特点,沿拉索高度设置不同防护等级区域,以较少的防护材料用量实现斜拉索“油罐车火灾不破坏,小汽车、客车、货车火灾不损伤”的目标需求,显著地提高防护体系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5747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68649.3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自动涂装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运输车、空压系统、盛料系统、控制系统、升降系统、轨道系统和喷涂系统;运输车用于所述桥梁自动涂装系统的移动;空压系统通过供气管路连接盛料系统,盛料系统通过供料管路连接喷涂系统;空压系统通过压缩空气将盛料系统的涂料通过喷涂系统喷涂至墙面;轨道系统固定设置于升降系统的顶端且通过升降系统调整轨道系统的高度,轨道系统竖向朝着墙面设置以使得设置于轨道系统上的所述喷涂系统沿轨道系统竖向移动。本发明具有机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作业高度大、适用性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54966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95508.9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E01D19/16 , E01D11/04 , E01D101/30 , E01D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耐火斜拉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结构:钢丝束+缠包带+(高聚乙烯护套)+耐火保温隔热层(外侧表面涂覆防水涂层)+热熔缠包带+(纤维布聚高聚乙烯护套)的组合结构;即内层为钢丝束+缠包带+(高聚乙烯护套),中间层为耐火保温隔热层+(防水涂层),外层为热熔缠包带+(纤维布高聚乙烯护套)。本发明通过该缆索结构达到防水、耐候、阻燃和耐火隔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7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50852.2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1B2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辙轮廓检测装置及方法,车辙轮廓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一处理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电磁机构与两个以上磁吸件。在对路面车辙进行检测前,电磁机构与磁吸件为磁吸状态,从而避免磁吸件在移动过程中与地面发生摩擦。通过第一移动机构移动至待测路面,此时,解除电磁机构与两个以上磁吸件之间磁吸配合,磁吸件会在重力作用下经过第一检测孔进行下落,直至磁吸件与地面接触。根据待测地面上车辙不同程度的凹陷,磁吸件经过第一检测孔的下落高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第一处理机构会对磁吸件经过第一检测孔的移动量进行计算。即上述车辙轮廓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路面车辙轮廓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59028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73069.5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中地交科玄武岩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20 , C04B111/27 , C04B14/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再生粗骨料500-800份、河砂400-700份、陶粒200-4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280-350份、粉煤灰40-60份、硅灰10-15份、矿粉10-20份、减水剂3-5份、玄武岩纤维8-15份、水160-180份。本发明的再生混凝土比普通再生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冻融性能、抗渗性能、抗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9447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591474.2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广东中和正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广州单元分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桥面的铺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钢桥面的铺装结构包括依次铺设在钢桥面的钢板表面的第一防水粘结层、改性环氧沥青碎石层、第二防水粘结层、超高性能结构层;所述的超高性能结构层为以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为粘合料的路面结构层,或者包含以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为粘合料的路面结构层与第三防水粘结层;所述的第二防水粘结层、第三防水粘结层为环氧乳化沥青、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形成的层。本发明提供的钢桥面的铺装结构具有较好的耐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3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661809.9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3/56 , G01N3/02 , G06F18/22 , G06F18/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支座滑板磨损状况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00、选定与支座中相同的滑板材料,分成多个试样后分成多组,在试验机上进行磨耗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打上训练标签,收集试验数据组成对比数据库;S200、于支座的中间衬板上配置测力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和数据收集仪,收集支座的受力和滑板磨损数据;S300、将支座受力和滑板磨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到监测数据,从对比数据库中调用相应的试验数据,将两个数据进行对比;S400、根据对比的结果,调用试验数据中的训练标签,作为支座滑板的磨损情况输出。本发明提出的桥梁支座滑板磨损状况监测方法及系统可准确判断滑板的实际磨损程度,提高了磨损评估的精度,确保支座安全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70461.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广东交科检测有限公司 , 广州大学
IPC: G01M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自编码器的桥梁挠度监测响应异常检测方法,包括:采集一段时间范围t的桥梁挠度监测响应D(t),理想滤波器根据频率截止下限和频率截止上限,分离出成分D1(t),D2(t)和D3(t),采用移动平均方法选择窗口将D2(t)分离为D21(t)和D22(t),构建正常状态下桥梁挠度监测响应的样本数据集,按照上述方法获得正常状态下的上述挠度响应成分,设计深度卷积网络DCNN,将挠度响应成分的时程响应图片作为输入,训练4种信息特征提取模型,通过重构误差构建分类模型,将实测挠度响应Dm(t)按照上述方法获得实测挠度响应成分,分别输入信息特征提取模型中,通过重构误差分别将其划分为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