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超高缓和段路面滞水处治系统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2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62270.7

    申请日:2023-11-22

    IPC分类号: E01C11/22 E03F3/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公路排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超高缓和段路面滞水处治系统,包括路面刻槽,刻槽设置于路面滞水处,所述刻槽与路面中线夹角α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根据汽车轮胎施加给路面的荷载接触面积A和路面受力情况,得到轮迹长度L关系式;将荷载接触面积简化为矩形,得到矩形的宽度B和长度L0;刻槽位于矩形荷载对角线上,刻槽受冲击最小,刻槽与路中线夹角α满足 确定夹角α。本发明的高速公路超高缓和段路面滞水处治系统,通过在路面滞水处设置刻槽,将积水及时导排出路面,减少路面积水对交通的危害,通过优化刻槽与路面中线夹角,在不影响行车舒适性以及排水效率的同时,降低车辆冲击荷载对刻槽的影响,保证路面的使用性能。

    一种基于槽壁距离衰减程度沥青路面排水槽耐久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0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89532.9

    申请日:2023-11-27

    IPC分类号: G01N3/56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沥青道路工程技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槽壁距离衰减程度沥青路面排水槽耐久性评价方法,包括:足尺沥青路面现场刻化排水槽;将试验车移置于足尺试验路面上,试验车在试验路面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与路面碾压或行车方向一致且垂直于排水槽;试验车往返行走,t分钟后停止试验轮检测排水槽壁最近距离d0,或者沥青路面排水槽壁接触时停止试验记录试验时间;计算沥青路面排水槽塌边系数D,根据塌边系数D评价沥青路面排水槽耐久性能。本发明的基于槽壁距离衰减程度沥青路面排水槽耐久性评价方法,能够简单有效的评估沥青路面排水槽耐久性能,为不同沥青路面排水槽、不同类型的排水槽等的耐久性提供对比的量化指标。

    一种路面平坡段上游路表水截留排水结构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2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89671.1

    申请日:2023-11-27

    IPC分类号: E01C11/22 E03F5/04 E03F5/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面平坡段上游路表水截留排水结构设置方法,包括:调查路面的汇水长度l、汇水长度的路面坡度i以及该路面路段的降雨强度;根据公式:d=100*akl+1确定截留排水结构的宽度,式中,d为排水结构宽度,单位为cm;l为汇水长度,单位为m;a为最大降雨强度系数;k为坡度系数;平坡段上坡一侧设置截留排水结构,排水结构的宽度根据前面步骤确定的,截留排水结构的深度与面层厚度一致。本发明的路面平坡段上游路表水截留排水结构设置方法,通过平坡段上坡设置合适宽度的截留排水结构,能够减少平坡段路表水的输入,降低积水厚度,保障雨天行车安全;而且设置截留排水结构,无需拆除路面重建排水路面,处理成本低。

    老化沥青路面无扰动原位再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79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86458.X

    申请日:2023-12-22

    摘要: 本发明属公路路面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老化沥青路面无扰动原位再生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按前后顺序依次设置有路面开缝结构、反应液喷洒结构、沥青擦除结构;所述路面开缝结构与所述车体前端转动连接,所述路面开缝结构底端与地面接触;所述反应液喷洒结构与所述车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液喷洒结构的输出端朝向所述路面开缝结构;所述沥青擦除结构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车体前端。利用这些结构,实现了一种能够对老化沥青路面的表层进行有效擦除,减少沥青的消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老化沥青路面无扰动原位再生装置。

    一种水泥路面修补用结构组合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164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15586.6

    申请日:2023-07-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路面修补用结构组合设计优化方法,涉及公路工程混凝土路面破损养护维修技术领域,本发明设置凸型坑槽修补结构,在改善新旧混凝土面板接缝之外的区域的层间接触状态的基础上,重载及环境耦合作用下,有效改善水泥路面新旧板接缝区域的受力特征,在面层或者接缝处产生裂缝时,复合隔离层中的防水薄膜层防止水流到基层中,防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板产生泵吸、唧泥现象,同时在面层与基层间设置复合隔离层形式,改善面层与半刚性或刚性基层的层间接触状态,面层与基层间为竖向连续光滑接触,混凝土面板承受荷载时,整体受力把外荷载均匀地分散到基层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