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4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03181.1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监测系统,包括处理单元、设置于隧道洞口上部并与洞口上部适形的运行轨道、机器人监测单元以及设置于洞口的洞口监测单元;所述机器人监测单元包括机器人本体、第一采集模块以及第二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采集模块以及第二采集模块均设置于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可沿运行轨道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隧道洞口上部的山体边坡图像信息,所述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隧道洞口顶部结构的表面图像信息。一种隧道洞口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分层综合评定与单项控制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隧道洞口安全性的准确评价。本发明能够实现多角度、多类型的主动式监测,降低了隧道洞口的监测成本,准确评估隧道洞口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932864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1753933.4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感知的公路隧道运营风险防控系统,包括检测单元、处理单元、预警单元以及远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公路隧道内的运营状态信息并输出;所述处理单元,其输入端连接于检测单元,用于接收检测单元输出的运营状态信息,并根据运营状态信息发送相应的预警指令至预警单元;所述预警单元,其控制输入端连接于处理单元;所述远程单元,与处理单元通过移动通信模块通信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公路隧道的运营环境以及交通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为隧道的风险等级评估准确的数据支持,而且能够进行及时预警,从而确保公路隧道的运营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279741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1270786.5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8B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疏散诱导装置,该诱导装置包括沿着隧道两侧的检修道布置的诱导单元、安装在隧道疏散出口处的环境感知单元以及分别与诱导单元的输入端和环境感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中央控制器;每个隧道疏散出口均配置有一个诱导单元,诱导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隧道疏散出口两侧的上游诱导灯组和下游诱导灯组,每个诱导灯组包括若干均匀间隔布置的诱导灯;诱导灯组采用“跑马灯”的控制方式,诱导灯组开启后形成一个逐步向隧道疏散出口移动的人像。本申请通过利用诱导灯向隧道侧壁投射指向临近隧道疏散出口的诱导图像,能够及时、有效的对疏散人员进行诱导,提高疏散出口的识别性,从而大幅提高疏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688611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1325986.6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洞口监测的机器人监测系统,包括处理单元、设置于隧道洞口上部并与洞口上部适形的运行轨道、机器人监测单元以及设置于洞口的洞口监测单元;所述机器人监测单元包括机器人本体、第一采集模块以及第二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采集模块以及第二采集模块均设置于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可沿运行轨道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采集模块以及第二采集模块分别与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洞口监测单元包括第三采集模块;所述第三采集模块与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多角度、多类型的主动式监测,降低了隧道洞口的监测成本,监测方式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86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100714.6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溶坡地与石漠化边坡地表和地下水土流失一体化试验模型,包括试验槽体、防水膜、填料、土体及其中的示踪剂粒子、植物、降雨模拟装置、水土流失收集槽、吸力和含水率传感器、测温探头和支撑结构。所述填料包括模拟坡体的碎石和形状规则的砌体,通过对填料的改变模拟不同情况岩溶坡地与石漠化边坡以及对应的水土流失测试。并通过种植板槽的设置,模拟在岩溶坡地与石漠化边坡上设置板槽种植植物进行植被恢复过程中,板槽以及岩溶坡地与石漠化边坡的水土地表和地下流失情况。本发明能够揭示岩溶坡地与石漠化边坡水土的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发生和运移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6685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36155.6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20 , E02D5/74 , E03B3/02 , A01G22/00 , A01G24/28 , A01G17/00 , A01G22/40 , A01G9/02 ,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水土共蓄和生态护坡的方法,在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坡面上逐行设置小锚杆,在小锚杆前放置挡土板形成板槽,板槽两端设置围堰或挡板;在板槽之间的坡面上设置集雨面材料以集雨;在每级板槽中铺设防渗漏垫层,在板槽内一定高度处设置预先固定有多道吸水带的格栅板,格栅板倚靠在挡土板和坡面上以便保持稳定,在格栅板上填筑种植土形成种植层,格栅板下的蓄水腔空间作为蓄水层;在种植土层内种植长根和主根系发达的植物,并辅以短根系植物。本发明将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坡面集雨与积雨一体化,实现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水土共蓄和水土保持,以及生态护坡治理和生态环境重建,同时节约治理成本,简化治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66857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936155.6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20 , E02D5/74 , E03B3/02 , A01G22/00 , A01G24/28 , A01G17/00 , A01G22/40 , A01G9/02 ,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水土共蓄和生态护坡的方法,在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坡面上逐行设置小锚杆,在小锚杆前放置挡土板形成板槽,板槽两端设置围堰或挡板;在板槽之间的坡面上设置集雨面材料以集雨;在每级板槽中铺设防渗漏垫层,在板槽内一定高度处设置预先固定有多道吸水带的格栅板,格栅板倚靠在挡土板和坡面上以便保持稳定,在格栅板上填筑种植土形成种植层,格栅板下的蓄水腔空间作为蓄水层;在种植土层内种植长根和主根系发达的植物,并辅以短根系植物。本发明将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坡面集雨与积雨一体化,实现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水土共蓄和水土保持,以及生态护坡治理和生态环境重建,同时节约治理成本,简化治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86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100714.6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溶坡地与石漠化边坡地表和地下水土流失一体化试验模型,包括试验槽体、防水膜、填料、土体及其中的示踪剂粒子、植物、降雨模拟装置、水土流失收集槽、吸力和含水率传感器、测温探头和支撑结构。所述填料包括模拟坡体的碎石和形状规则的砌体,通过对填料的改变模拟不同情况岩溶坡地与石漠化边坡以及对应的水土流失测试。并通过种植板槽的设置,模拟在岩溶坡地与石漠化边坡上设置板槽种植植物进行植被恢复过程中,板槽以及岩溶坡地与石漠化边坡的水土地表和地下流失情况。本发明能够揭示岩溶坡地与石漠化边坡水土的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发生和运移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86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1100744.7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漠化边坡植被板槽组合蓄水和持水养护的试验模型和试验方法,包括由格栅板和有机玻璃组合而成的试验槽体、土体、防渗透保护层、蓄水层或蓄水腔、吸水带、植株、模拟降雨装置和支撑结构;试验槽体的底板通过支撑结构根据所模拟的石漠化边坡的坡度支撑形成相应坡度,所述防渗漏保护层覆盖在试验槽体下侧壁和底板上,所述蓄水层通过碎石堆积在试验槽体下侧壁与底板构成的角落中形成,所述蓄水腔通过格栅板架设在试验槽体的下侧壁和底板之间,与下侧壁、底板共同围成蓄水空腔而成;土体覆盖在蓄水层或蓄水腔上方,吸水带埋设在土体中且延伸至蓄水层或蓄水腔底部。本发明能够揭示石漠化边坡植被板槽持水保水特性,有助于探究石漠化边坡植被板槽持水保水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86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00744.7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漠化边坡植被板槽组合蓄水和持水养护的试验模型和试验方法,包括由格栅板和有机玻璃组合而成的试验槽体、土体、防渗透保护层、蓄水层或蓄水腔、吸水带、植株、模拟降雨装置和支撑结构;试验槽体的底板通过支撑结构根据所模拟的石漠化边坡的坡度支撑形成相应坡度,所述防渗漏保护层覆盖在试验槽体下侧壁和底板上,所述蓄水层通过碎石堆积在试验槽体下侧壁与底板构成的角落中形成,所述蓄水腔通过格栅板架设在试验槽体的下侧壁和底板之间,与下侧壁、底板共同围成蓄水空腔而成;土体覆盖在蓄水层或蓄水腔上方,吸水带埋设在土体中且延伸至蓄水层或蓄水腔底部。本发明能够揭示石漠化边坡植被板槽持水保水特性,有助于探究石漠化边坡植被板槽持水保水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