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97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1135.7
申请日:2024-07-09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短导轨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短导轨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线圈电流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首先在总线上通过一个直流电源单元为所有发射端的逆变器提供一个总线驱动信号,可以减小相邻发射线圈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然后实时检测线圈电流与总线驱动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并根据相位差延时调整单个发射端的驱动信号,使发射线圈电流和总线驱动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始终保持在期望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及系统可以使各线圈电流相位在参数漂移和互感变化情况下实现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7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6858.8
申请日:2024-07-08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短导轨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针对短导轨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在短导轨模式下的过渡区域存在严重的功率跌落问题,发射端和接收端均采用LCC‑S串联混合拓扑网络,构成输入串联输出串联(ISOS)的双能量传输通道,避免了因为互感值跌落引起的电流激增问题;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采用解耦的DDQ线圈,其中LCC型网络用于Q线圈,S网络用于DD线圈,利于实现电流恒定输出;通过配置相应的电感与电容值,使系统的输出电流与负载无关,在此基础上,优化参数Lf的取值以及选取两个相邻接收端的最优间距,使短导轨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电流输出波动率满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06944.9
申请日:2024-07-08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层PCB线圈及基于此的无线充电异物检测方法及系统,该双层PCB线圈包括由上及下层级设置的顶层线圈、PCB基板和底层线圈,PCB基板用于产生寄生电容,并与顶层线圈和底层线圈自身的电感形成LC并联补偿特性,在保证检测线圈高灵敏度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该方法及系统针对检测线圈参数偏移的问题,基于检测线圈阻抗值阈值确定在检测线圈自共振频率附近的最佳激励频率,以对检测线圈进行激励,在最佳激励频率下放大检测线圈的信号变化,以提高检测线圈的灵敏度,以抵消检测线圈参数漂移的不利影响。在最佳激励频率下通过计算检测线圈的振幅比和相位差实现对生物体和金属异物的一体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447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953044.0
申请日:2022-08-10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发明人: 龚文兰 , 袁文杰 , 唐春森 , 肖静 , 尹立群 , 王智慧 , 吴晓锐 , 韩帅 , 陈绍南 , 吴宁 , 莫宇鸿 , 陈卫东 , 郭敏 , 郭小璇 , 张龙飞 , 李小飞 , 左志平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额外耦合通道的无线充电汽车副边电压反馈系统,在能量接收线圈中绕制有信号发射线圈,在能量发射线圈中绕制有信号接收线圈,能量发射线圈与能量接收线圈均设置成Q型线圈,二者相互耦合且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信号发射线圈和信号接收线圈均设置成“8”字型线圈,二者相互耦合且形状和尺寸相适应;能量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发射电路连接,能量接收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电路连接,信号发射线圈与副边电压采样电路连接,信号接收线圈与反馈电压提取电路连接。其效果是:既能实现原边向副边的功率传输,又能实现副边向原边的信号反馈,两条通道互不影响,可快速实现无线充电汽车副边电压反馈,便于本地闭环控制,稳定系统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84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861069.8
申请日:2022-07-22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发明人: 肖静 , 李小飞 , 唐春森 , 龚文兰 , 吴晓锐 , 梁家添 , 韩帅 , 陈绍南 , 吴宁 , 莫宇鸿 , 陈卫东 , 郭敏 , 郭小璇 , 姚知洋 , 阮诗雅 , 王智慧 , 左志平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式无线电能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接收线圈和线圈翻折机构,其中所述能量接收线圈设计呈方形线圈,在未充电状态,所述线圈翻折机构控制所述能量接收线圈折叠呈水平状态;在充电状态,所述线圈翻折机构推动所述能量接收线圈伸展呈竖直状态。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了折叠式无线电能接收机构的无线充电汽车。其效果是:折叠式无线电能接收机构取代了通常所使用的两平行线圈耦合机构,并且适用不同车型的底盘高度,同时很大程度提高了耦合系数,在系统偏移时仍然可以正常工作,拥有良好的抗偏移性能,大大增加了系统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4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89107.0
申请日:2023-09-14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激振荡的无线充电异物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受控电压源、起振电容、异物检测线圈,在所述受控电压源上配置有自激反馈电路,在所述异物检测线圈上连接有频率检测电路,所述受控电压源、所述起振电容和所述异物检测线圈构成检测线圈振荡回路,利用所述自激反馈电路使得所述异物检测线圈和所述起振电容处于谐振状态,通过所述频率检测电路检测谐振频率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异物。其效果是:将其配合对应的自激振荡电路工作时,不需要设置特定的谐振频率,避免传统阻抗法中由于配谐电容偏差导致检测精度的下降。除此之外,无需对每一个线圈进行配谐,只需要有起振电容即可,减少了阵列化线圈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459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0659.3
申请日:2023-06-16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发明人: 吴晓锐 , 李小飞 , 周柯 , 肖静 , 李志恒 , 韩帅 , 林锐 , 卓浩泽 , 龚文兰 , 莫宇鸿 , 陈卫东 , 吴剑豪 , 侯莉婕 , 吴宁 , 陈绍南 , 郭敏 , 张龙飞 , 郭小璇 , 卢健斌
IPC分类号: B60L53/124 , H02J50/90 , H02J50/60 , H02J50/12 , G01B21/00 , G01V9/00 , G01M17/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位置偏移与金属异物检测系统,地面端和车载端之间配置有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地面端线圈上还配置有阵列式异物检测线圈,在执行金属异物检测时,分别采集每个异物检测子线圈的检测电压,并以原点中心对称位置上的两个异物检测子线圈的检测电压之和后作为一组参考电压,通过分析8组参考电压的变化情况实现金属异物检测,在4个顶角处的异物检测子线圈上还分别叠合有偏移检测子线圈,在执行车载端线圈偏移检测时,采集任一偏移检测子线圈的电压实现车载端线圈偏移检测。其效果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既能够高效低成本的实现车载端偏移检测,又能够方便的实现金属异物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729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9283.2
申请日:2023-06-13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发明人: 肖静 , 周柯 , 李小飞 , 陈丰伟 , 吴晓锐 , 龚文兰 , 卓浩泽 , 韩帅 , 林锐 , 陈卫东 , 吴剑豪 , 吴宁 , 陈绍南 , 莫宇鸿 , 张龙飞 , 郭敏 , 侯莉婕 , 郭小璇 , 卢健斌 , 阎浩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PDM特征波进行ID认证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当电动汽车停靠在充电区域后,该系统通过控制充电端逆变开关的脉冲密度,发射带有充电端ID信息的电能信号到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识别此ID信号并与其进行连接后返还电动汽车自身ID信号,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端充电前的身份认证和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开关切换的频率(即脉冲密度)定义不同充电端的身份ID,不同切换频率对应不同的ID信息,具有准确度高、检测简单等优点;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方法,开关切换频率对应不同的传输电能值,将充电端的ID信息以电能的方式传输给电动汽车,在进行身份认证过程中无需其他额外设备,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25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841334.6
申请日:2022-07-18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向MC‑WPT系统及其恒流输出移相控制方法,通过在地面端设置地面端控制器、地面端通信模块和地面端电流检测器,以及在车载端设置车载端控制器、车载端通信模块和车载端电流检测器,从而在所述地面端作为能量发射端向所述车载端进行能量正向传输时,通过车载端电流检测器获取流过所述车载端电池的电流I2,并传送到地面端控制器,从而地面端控制器根据PI算法计算出ΔI对应的移相角θ作用于地面端全桥变换模块进行移相控制,实现对车载端的恒流输出。反之,车载端对地面端进行能量反向传输时,与这个过程相似。从而实现了双向MC‑WPT系统的双向恒流输出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24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840895.4
申请日:2022-07-18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方向无线电能接收线圈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其中,全方向无线电能接收线圈包括“口”字形磁芯,在“口”字形磁芯四个边的磁芯结构上分别绕制有螺旋线圈,其中:上下相对的两个螺旋线圈绕向相反且相互串联作为第一绕组,左右相对的两个螺旋线圈绕向相反且相互串联作为第二绕组,沿着所述“口”字形磁芯的外围还密集绕制有平面线圈作为第三绕组。其效果是:结构趋于扁平化,体积大幅减小,同时耦合机构不仅具备全方向功率输出,而且比之现有的同类型耦合机构在性能上有所提升,耦合机构的互感更高,抗偏转性能和抗偏移性能更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