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77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9004.8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J5/48 ,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预测微观层面下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受低压大电流时凸点处温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若干不锈钢板、不锈钢电流针和若干不同重量的砝码,不锈钢电流针下部为半球体;S2将不锈钢电流针、不锈钢板进行表面抛光处理;S3将不锈钢板和不锈钢电流针安装到实验设备上,不锈钢电流针底部能压在不锈钢板上,对不锈钢电流针上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进行调零;S4给不锈钢电流针连接正电夹,不锈钢板连接负电夹;S5正电夹和负电夹连接电源,改变施加在不锈钢电流针上的法向载荷,测量不同法向载荷下凸点处的温度;改变电压,测量不同电压下凸点处的温度;使用本发明能预测法向载荷和接触电压对微观层面下凸点处温度的影响,能有效预防不正当的电接触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7709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94882.2
申请日:2024-08-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板磨损测试用调压砝码电动推送装置,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壳体;砝码推送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架内且能在高度方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的用于放置若干砝码的放置支架,放置支架的高度方向上排布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放置沉槽,放置支架的若干放置沉槽内一一设置有不同重量的砝码,砝码远离隔板的一端具有开口,放置支架朝着隔板的一端开有推送口,隔板上开有导向槽,隔板上连接有水平设置且能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推送杆,推送杆朝着砝码所在方向或远离砝码所在方向移动,推送杆能抵触在砝码远离开口的一端;本发明能大大降低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调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83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221327.8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主动抗阻尼力失效的电磁馈能式减振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机械整流组件,机械整流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可滑动地连接有齿条,固定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旋转输出轴,旋转输出轴上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上冲程传动齿轮;馈能组件,馈能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架外侧的机箱,机箱内连接有电机,旋转输出轴与电机传动连接;阻尼调节组件,阻尼调节组件包括负载电路,负载电路包括与电机连接的储能模块和连接在机箱内的变阻器,机箱内还连接有控制器和信号发生器,控制器将控制信号经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向变阻器发送电阻调节指令,变阻器调节负载电阻以改变电机的电磁阻力;本发明避免阻尼力失效,提高馈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6058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811198495.8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球形泵排量计算方法,首先建立球形泵模型:以球形泵活塞与转盘连接轴中间为原点,连接轴轴向为X轴,球形泵活塞转轴轴向为Z轴,建立右手直角坐标系;然后设进液腔与排液腔体积相同,计算排液腔的体积:进液腔与排液腔均为中心角为2α的球面楔形体空腔,其中α则为球形泵活塞角,体积为V1;活塞与转盘间旋转副所对应的中心角为2α部分的体积为V2,则排液腔的体积V'=V1‑V2;最后计算球形泵的排量:根据实际球形泵的排量所占中心角为4α,计算球形泵的排量;本发明的球形泵排量计算方法,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球形泵排量与活塞角、活塞半径、旋转副外径的具体数值关系,为球形泵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20823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35520.6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2N1/04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力电耦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两片摩擦纳米发电机安装到实验台上,使两片发电机能发生接触和分离运动,对其进行力学和电学测试,得到受力和位移间的关系图以及电压输出数据;分别建立两片摩擦纳米发电机在接触和分离时的键合图模型,推导出系统状态方程;通过实验数据求取键合图模型中对应的具体参数数值,代入状态方程求解数学模型,将键合图模型转化为对应的方块图;结合数学模型和方块图,建立仿真模型,得到仿真电压数据,将仿真电压数据和电压输出数据进行比较,验证键合图模型的有效性;分析键合图模型的不同参数,得到不同参数对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产生的影响;本发明能简便分析出发电机的工作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46866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19078.6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珠丝杠式馈能减震器的功率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维模型转换格式后导入Adams进行虚拟样机多刚体建模,获得模型参数;建立功率键合图模型;根据功率键合图模型,推导出功率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根据状态方程,建立减震器的数学模型;根据键合图元和方块图单元的对应关系,将键合图模型转换成方块图;根据方块图,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动态仿真模型;输入以上步骤中获得的模型参数,对动态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输出功率曲线;使用本发明实现各个工况下的仿真模拟,仿真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29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52036.4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态响应的电磁减振器输出力计算方法,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电磁减振器的动力学等效模型、确定动力学等效模型中的等效参数、对动力学等效模型进行求解计算,计算方法科学合理,相较于之前的电磁减振器输出力分析方法,本发明能够明确在动态响应下电磁减振器输出力变化规律,从而更为准确的分析该类电磁减振器的输出力形成大小与变化规律,并更为准确的分析电磁减振器阻尼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55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22842.3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路况识别功能的汽车馈能式减振器,包括动力传输组件、直流发电机和摩擦纳米发电机;动力传输组件经轴承座安装在机箱内的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第一动力轴的一端与直流发电机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机箱内的第一动力轴上套设有反向设置的第一单向离合器齿轮和第二单向离合器齿轮,第二动力轴上套设有与第二单向离合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机箱内还设置有与第一单向离合器齿轮、第二单向离合器齿轮、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条,机箱、直流发电机以及摩擦纳米发电机安装在车架上,齿条安装在车身上,本发明在吸收汽车振动的同时又能够将能量回收利用起来,并可以实现对路况的识别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29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57135.5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10K11/172
Abstract: 一种复合多层开缝管隔音屏,属于隔音设备技术领域,整体结构由框架、上下底座、内外开缝管连接组成;最小开缝管内包含的空腔区域、大小开缝管之间的缝隙区域以及大小开缝管的开缝区域共同组成了一个亥姆霍兹共振器,其中小开缝管包含的空腔区域构成亥姆霍兹共振器中的声容,大小开缝管之间的缝隙区域和大小开缝管的开缝区域构成了亥姆霍兹共振器中的声质量,消音频率较低;由于多层开缝管结构复合而成,且多层开缝管结构的一阶共振频率均不相同,因此该隔音屏的作用频率范围较宽;由于不同多层开缝管结构单元之间存在较大缝隙,空气可经过这些缝隙穿过隔音屏,因此这种隔音屏具有较小的风阻,降低了高刚度材料的使用以解决隔音屏的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4788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30048.0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流体脉动控制测试平台,包括试验台、伺服电机、扭矩传感器、轴向柱塞泵和流体脉动控制装置,伺服电机、扭矩传感器和轴向柱塞泵依次排列,伺服电机经传动轴与扭矩传感器相连接,扭矩传感器经传动轴与轴向柱塞泵相连接,轴向柱塞泵的高压输出端经脉动高压管路与流体脉动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流体脉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平稳高压管路输入端相连接,平稳高压管路输出端与负载相连接,脉动高压管路上设置有前置压力变送器,平稳高压管路上设置有后置压力变送器,前置压力变送器和后置压力变送器均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本发明利用阻抗复合原理,可以克服高压脉动对液压系统的疲劳破坏等问题,以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