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76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61000.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大学
IPC: G06F18/20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N3/0442 , G06N3/006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煤机一次风量预测方法,包括1)确定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通过对磨煤机一次风送风系统进行机理分析,选出多个变量作为辅助变量;2)利用归一化法对训练样本数据进行基本量度单位同一化,采用相似度函数法去除相似度高的数据样本,对数据样本进行冗余处理;3)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抽取数据之间的特征,降低数据维度;4)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一次风量预测模型。通过核主成分分析抽取数据之间的特征,降低数据维度;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一次风量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96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66190.6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RBDE算法的风力机翼型鲁棒抗扰减振控制方法,包括:利用风力机翼型气动弹性模型和风洞实验数据,建立基于微型控制面的风力机翼型非线性振动模型;利用两自由度内模控制方法,构建风力机翼型的减振控制器K(s);基于减振控制器K(s)和LADRC控制方法,设计风力机翼型的减振控制器Gc(s);设计驱动补偿器uτ,结合减振控制器Gc(s),得到风力机翼型的控制器g;利用RBDE算法对控制器g中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求解。本发明的RBDE算法显著提高了最优控制参数的全局搜素能力以及提高了所整定参数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本发明方法有效改善了风力机翼型在大范围持续阵风下的抗干扰能力、减振控制效果和驱动补偿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92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925445.0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气弹响应风洞测试平台和方法,包括,包括平台主体,平台主体包括风场模拟区和实验测试区;风场模拟区内在来流风向的前段设置有风洞尖劈;实验测试区内设置有柔性光伏支架模型;柔性光伏支架模型包括光伏板、柔性光伏板支架和柔性光伏板底座;柔性光伏板底座固定在风洞转盘上;光伏板通过柔性光伏板支架固定在柔性光伏板底座上;光伏板的内部穿过钢缆线,两侧的钢缆线连接有电子拉力计和收紧装置。本发明通过该平台和方法,可以模拟真实的复杂风场环境,还能够获得支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数据,为柔性光伏支架的设计优化和抗风性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3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15298.5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1W1/1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热带气旋最大持续风速预测方法,包括1)采集热带气旋的最大持续风速数据;2)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3)将训练集输入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训练;4)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输出的特征数据输入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中训练;5)确定最佳参数;6)得出对训练集的预测结果;7)对比本模型和传统模型的训练效果,并且将预测结果与测试集进行误差对比;8)将测试集输入模型获得对未来的预测结果。本发明以热带气旋最大持续风速历史数据为输入值,可以实现实时预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并且可以适应在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的气象数据,对于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热带气旋最大持续风速预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84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0480997.0
申请日:2020-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周割线改进型粒子群算法的风力机叶片临界颤振系统参数辨识方法,首次将几何学的圆周割线理论与传统粒子群算法相结合,提出新型的CMS‑PSO优化辨识算法:引入圆心角决定学习因子的圆周动态调节速率,提高学习因子调节的平滑性,从而增强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动态平衡,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加快收敛速度;引入圆周割线理论更新学习因子,局部学习因子和全局学习因子的均方和具有不变性,提高优化算法的鲁棒性。针对基于NACA0012翼型的叶片临界颤振系统,应用本发明设计的辨识算法,与多种已有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相比,大幅度提高了叶片临界颤振系统参数的辨识精度、降低了计算成本、并显著增强了优化辨识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84757.X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6 , G06F113/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加权平均风速预估山体风力机时均功率的方法,包括:1)三维建模软件对装置进行建模,确定实验所需风轮;2)搭建风力机气动测量的装置;3)搭建多种山体地形;4)风洞设备安全性检查;5)采集器设定采样时间及采样频率;6)开启风洞,获得设定风速;7)采集不同工况下基准风力机的风轮高度范围内的加权平均风速;8)数据处理。本发明直接从风轮高度范围内的加权平均风速出发,优化计算,便捷高效,适用于风洞实验中预估山体地形中风力机时均功率,较为准确的获得风力机时均功率,对于计算山体地形中风力机时均功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7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1353750.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吸气式风洞翼型气动特性的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支撑平板,支撑平板上设有六分量天平,六分量天平上端通过工字架与伺服电机相连接,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翼型段转轴相连接,翼型段转轴上设有攻角转盘,翼型段转轴上端通过轴承固定在长方体试验箱内,长方体试验箱内设置有翼型段,翼型段与翼型段转轴上端用键相连接,翼型段不同高度截面布置有测压孔。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测量精准,在提供有效安全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工况下,能够定量定性分析获得翼型静态和动态压力系数及升阻力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2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24625.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扬州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LC墙板与钢梁和混凝土楼板连接构造,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包括钢梁,钢梁的上翼缘上可拆卸连接有π形件,钢梁的上翼缘上设置有用于π形件安装的定位孔,钢梁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角钢,π形件与ALC墙板通过角钢可拆卸连接,钢梁与ALC墙板通过角钢可拆卸连接。通过墙板与钢梁、钢梁与混凝土楼板、混凝土楼板与墙板之间的螺栓连接,可保证连接可靠、受力合理,减少焊接量,角钢长度减为墙宽一半、沿墙宽方向间隔布置,既减轻热桥效应,还可节约材料,角钢、对拉螺栓、膨胀螺栓与π形件均采用GFRP材质,既保证连接强度,同时可减轻热桥效应,钢梁两侧设置高效保温材料层、防火薄板层和纳米真空绝热板层,以隔断局部热桥,改善墙体保温。
-
公开(公告)号:CN1152357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17854.3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格尼襟翼风力机翼型的动态失速评价及预测方法,包括:在风洞试验段搭建动态气动特性测量试验台,试验段中固定放置翼型段;设置采集参数,并开启风洞;利用试验装置采集不同工况下测试翼型段在动、静态气动数据,并加装格尼襟翼重复上述试验;数据处理,评价格尼襟翼风力机气动性能控制效果;利用试验所得经验常数代入半经验预测模型,对加装格尼襟翼的风力机翼型非定常气动预测。本发明设计适用于不同工况下翼型动、静态气动数据的评价及预测,从多个角度评价格尼襟翼的动态气动性能控制效果且精确度较高,对风力机翼型气动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992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98284.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洞实验的弯掠叶片风力机气动性能优化方法,包括:1)三维建模软件对装置进行建模,确定叶片弯掠强度;2)搭建用于弯掠叶片风力机气动测量的装置;3)风洞设备安全性检查;4)采集器设定采样时间及采样频率;5)开启风洞,获得设定风速;6)采集不同工况下基准风力机的推力及功率系数;7)采集不同工况下基准风力机尾迹特性;8)采集不同工况下弯掠风力机的推力及功率系数;9)采集不同工况下弯掠风力机尾迹特性;10)数据处理。本发明直接从叶片外形设计角度出发,优化步骤简便高效,适用于风洞实验不同工况下风力发电机弯掠优化设计,较为准确的测量出弯掠叶片的气动特性曲线,为低风速弯掠叶片的气动研究提供可靠验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