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处理线卷取机带头精确定位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2774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351348.X

    申请日:2018-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处理线卷取机带头精确定位方法及其结构,包括以下步骤:(1)、驱动卷取机,使橡胶套筒软区停留在皮带助卷器咬入口;(2)、带钢的带头通过带头检测光栅的瞬间开始长度计量,带钢运行长度至少比带头检测光栅反射点到皮带助卷器咬入口的距离长30mm;(3)、带头与橡胶套筒软区在停止状态下接触;(4)、带钢与卷取机同步同线速度运行,卷取机投入速度附加给定值为0.15~0.25m/s,带头助卷一圈以后,卷取机建立穿带张力,完成自动穿带。该方法和结构的特点是橡胶套筒的软区与带头在皮带助卷器的咬入口静态接触,实现带头与软区的精确定位,与传统的动态带头定位相比,提高带头定位精度和定位精度的稳定性,使问题简单化。

    一种冷轧处理线卷取机带头精确定位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277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1351348.X

    申请日:2018-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处理线卷取机带头精确定位方法及其结构,包括以下步骤:(1)、驱动卷取机,使橡胶套筒软区停留在皮带助卷器咬入口;(2)、带钢的带头通过带头检测光栅的瞬间开始长度计量,带钢运行长度至少比带头检测光栅反射点到皮带助卷器咬入口的距离长30mm;3)、带头与橡胶套筒软区在停止状态下接触;4)、带钢与卷取机同步同线速度运行,卷取机投入速度附加给定值为0.15~0.25m/s,带头助卷一圈以后,卷取机建立穿带张力,完成自动穿带。该方法和结构的特点是橡胶套筒的软区与带头在皮带助卷器的咬入口静态接触,实现带头与软区的精确定位,与传统的动态带头定位相比,提高带头定位精度和定位精度的稳定性,使问题简单化。

    一种控制冷轧卷带头折印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210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801339.4

    申请日:2019-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冷轧卷带头折印的装置,包括卷取机、橡胶套筒、皮带助卷器,卷取机芯轴上套装橡胶套筒,在橡胶套筒的外围安装皮带助卷器,所述橡胶套筒表面设有一特定区域,在该区域内沿轴向设置一个L形台阶状槽口,L形台阶状槽口的垂直面高度H:0.60~2.50mm,槽口的边缘与橡胶套筒基体圆弧过渡。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寿命长,相比现有橡胶套筒的“隐形”通孔结构和“显性”开放式圆弧过渡结构,带头藏在L形台阶状槽口垂直面高度下,定位准确性可达到99%以上,基本消除冷轧卷带头折印,进一步提高了金属带的表面质量等级和成材率。

    一种控制冷轧卷带头折印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450373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1410199.X

    申请日:2019-08-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冷轧卷带头折印的装置,包括卷取机、橡胶套筒、皮带助卷器,卷取机芯轴上套装橡胶套筒,在橡胶套筒的外围安装皮带助卷器,所述橡胶套筒表面设有一特定区域,在该区域内沿轴向设置一个L形台阶状槽口,L形台阶状槽口的垂直面高度H:0.60~2.50mm,槽口的边缘与橡胶套筒基体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寿命长,相比现有橡胶套筒的“隐形”通孔结构和“显性”开放式圆弧过渡结构,带头藏在L形台阶状槽口垂直面高度下,定位准确性可达到99%以上,基本消除冷轧卷带头折印,进一步提高了金属带的表面质量等级和成材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冷轧处理线卷取机带头精确定位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156720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1870545.8

    申请日:2018-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轧处理线卷取机带头精确定位结构,包括卷取机、带软区的橡胶套筒、穿带导板台、带头检测光栅,控制系统,卷取机的芯轴上套装橡胶套筒,在穿带导板台的上方设置有带头检测光栅,对应穿带导板台上设置有反射点,橡胶套筒的软区位于皮带助卷器的咬入口,带钢的带头通过带头检测光栅的瞬间开始长度计量,带钢运行长度至少比带头检测光栅反射点到皮带助卷器咬入口的距离长30mm。该结构的特点是橡胶套筒的软区与带头在皮带助卷器的咬入口静态接触,实现带头与软区的精确定位,与传统的动态带头定位相比,提高带头定位精度和定位精度的稳定性,使问题简单化。(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