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成型方法以及热压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354739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80024087.5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热压成型方法以及热压成型模具,使用由上模具(21)和下模具(20)构成的成型用模具(20、60)对加热后的金属板材(K)进行成型。在该方法中,将加热后的金属板材配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使上模具和下模具接近而对夹持在两模具间的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在对金属板材进行了冲压之后,经由设置于下模具的多个供给孔对夹持在两模具间的金属板材的表面供给液体状或者雾状的制冷剂,在制冷剂的供给结束之后经由多个供给孔向金属板材的表面喷吹气体。由此,能够在液状制冷剂的供给停止时尽快除去附着在金属板材的表面上的液状制冷剂。

    金属管和使用了金属管的车辆用构造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311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5807.0

    申请日:2017-06-05

    Abstract: 金属管(1)具有四边形的截面。金属管(1)包括:高度H的一对侧壁(11、12),该一对侧壁(11、12)彼此相对;顶面部(13),其与一对侧壁(11、12)的上端相连接;以及底部(14),其与一对侧壁(11、12)的下端相连接。金属管(1)的长度是侧壁(11、12)的高度H的6倍以上。一对侧壁(11、12)具有高强度部(11A、12A)和低强度部(11B、12B)。高强度部(11A、12A)在金属管长度方向上跨(2/3)H以上且3H以下的距离地形成于一对侧壁(11、12)的彼此相对的部分,屈服强度为500MPa以上。低强度部(11B、12B)配置于高强度部(11A、12A)的金属管长度方向两侧,屈服强度为高强度部(11A、12A)的屈服强度的60%~85%。

    钢轨钢的闪光对焊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65994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080048430.0

    申请日:2010-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29/42 B23K11/04 B23K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方法,其是将一对轨道用钢轨钢之间进行闪光对焊的方法,其具备下述工序:预热工序,其在使一对所述轨道用钢轨钢的焊接面彼此间强制地接触的状态下,使电流流通规定时间,通过电阻发热对所述焊接面附近进行加热;前期闪光工序,其在所述焊接面中部分地产生闪光的同时,通过所述闪光的电阻发热和电弧发热将所述焊接面加热;和后期闪光工序,其在所述焊接面的整面进一步产生所述闪光的同时,通过所述闪光的电阻发热和电弧发热,对所述焊接面整面均匀地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后期闪光工序中的后期闪光速度为2.1mm/秒~2.8mm/秒。

    热压成型方法以及热压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354739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24087.5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热压成型方法以及热压成型模具,使用由上模具(21)和下模具(20)构成的成型用模具(20、60)对加热后的金属板材(K)进行成型。在该方法中,将加热后的金属板材配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使上模具和下模具接近而对夹持在两模具间的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在对金属板材进行了冲压之后,经由设置于下模具的多个供给孔对夹持在两模具间的金属板材的表面供给液体状或者雾状的制冷剂,在制冷剂的供给结束之后经由多个供给孔向金属板材的表面喷吹气体。由此,能够在液状制冷剂的供给停止时尽快除去附着在金属板材的表面上的液状制冷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