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7085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80084314.1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8/1755 , B60T8/66
Abstract: 在自动二轮车(12)的制动器控制装置(10)中,减速度阈值运算部(54)根据侧倾角运算部(52)估计出的侧倾角(α),将目标车轮减速度(减速度(A1))限制在阈值以下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在自动二轮车(12)的转向时,使车身的动作更加稳定,不会使驾驶者产生不适感。
-
公开(公告)号:CN1389654A
公开(公告)日:2003-01-08
申请号:CN02118070.9
申请日:2002-01-12
Applicant: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65/30
Abstract: 防止输出轴和螺丝部件的损耗,从而提高它们的耐久性,同时防止因为在输出轴和螺丝部件上偏置的负载而干扰制动操作。减小了摩擦垫片的牵引。在测径体40的作用部41上,沿着圆盘轴设有接收孔46和套筒螺母100。接收孔46容纳着活塞80。螺丝部件110被拧进套筒螺母100内,输出轴140设在所述螺丝部件110和活塞80之间。输出轴140的大直径部分144设有球形邻接表面145,用于邻接活塞80的邻接表面84。输出轴140的前端固定有止动件170,从而活塞80的底壁81能够被止动件170和大直径部分144弹性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07085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680084314.1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8/1755 , B60T8/66
Abstract: 在自动二轮车(12)的制动器控制装置(10)中,减速度阈值运算部(54)根据侧倾角运算部(52)估计出的侧倾角(α),将目标车轮减速度(减速度(A1))限制在阈值以下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在自动二轮车(12)的转向时,使车身的动作更加稳定,不会使驾驶者产生不适感。
-
公开(公告)号:CN114450217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80067381.9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外部探测机构在本车(M)的左右任一侧探测到障碍物(其他车(T))的情况下,跨骑型车辆的转向辅助装置的控制机构以使向探测到障碍物一侧的相反侧的手把操作比未探测到障碍物的情况加重的方式(难以转舵的方式)控制辅助转矩。向探测到障碍物一侧的手把操作维持转向辅助而使手把相对地变轻(容易转舵)。
-
公开(公告)号:CN100467341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510115224.8
申请日:2005-11-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25/20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摩托车中的摇臂的结构,其中,动力单元通过与动力单元的输出轴同轴的柱形第一枢轴和与该第一枢轴同轴的第二枢轴而可摆动地支撑摇臂的前部。减少了所用部件的数量,并便于摇臂的拆卸和安装。其外端部分从摇臂向外伸出的输出轴连接在减速变速器的末级传输元件上,并且能够沿轴向拆卸或插入,同时不能关于轴线相对转动。第一枢轴可拆卸地安装在动力单元上。第二枢轴可拆卸地紧固在动力单元(PA)或摇臂上。并且,能够固定地保持所述第二枢轴的外端部分的枢轴座可拆卸地安装在多个凸起部分上,所述第二枢轴穿过摇臂并拧入动力单元中,所述多个凸起部分在摇臂摇摆运动范围之外的部分处布置在动力单元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656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810081341.0
申请日:2008-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2K11/10 , B62K19/3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小型车辆提高了摆动臂的形状以及设计的自由度,而不会受到排气消声器的摆动臂侧支承部以及后缓冲器单元向摆动臂侧连结的连结部的变化的影响,其中,后轮的车轴的两端部受到动力单元的后部和固定在该动力单元上的摆动臂的轴支承,排气消声器相对于后轮而言设置在摆动臂侧,在车体构架及摆动臂之间设置后缓冲器单元。连结在后缓冲器单元(24)的下端部的缓冲器用托架(35)、以及支承排气消声器(33)的消声器用托架(36)与摆动臂(34)分体地形成并安装在摆动臂(34)上。
-
公开(公告)号:CN1785741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134542.9
申请日:2005-1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25/04
Abstract: 一种自动二轮车的摇臂支撑结构,在摇臂的前部左右设置有第1和第2支撑臂部,在动力单元上,通过与输出轴同轴的第1和第2枢轴可摆动地支撑第1和第2支撑臂部,在该结构中,容易确保摇臂所具有的一对支撑臂部的一个的支撑刚性和支撑强度。在第1枢轴(71)上设置有凸缘部(71a),该凸缘部至少一部分延伸到动力单元(PA)所具有的箱体(48)的外缘,从第1枢轴(71)的箱体(48)侧的端部朝侧方伸出并可装卸地安装在箱体上,贯通第1枢轴(71)并由第1枢轴(71)轴支撑的输出轴(60)的外端朝第1支撑臂部(70b)的外方突出,在第1支撑臂部(70b)的外方,在输出轴(60)的外端部固定有驱动力传递轮(82)。
-
公开(公告)号:CN119527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206828.2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30/095 , B60W30/18 , B60W40/02 , B60W50/14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驾驶辅助系统,所述驾驶辅助系统可以以合适的强度向能够在路肩行驶的摩托车的骑手报知后续车辆的存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驾驶辅助系统(1)具备:周围信息获取部(81),获取与作为摩托车的本车辆的周围的状态有关的周围信息;报知对象识别部(85),基于周围信息,将在本车辆的后侧方所规定的报知区域内存在的后续车辆识别为报知对象;报知控制部(86),在识别到报知对象的情况下,进行向本车辆的骑手报知报知对象的存在的第一报知控制;及,行进路线变更预测部(87),基于周围信息,对在识别到报知对象的期间,本车辆对行进路线变更的执行进行预测。报知控制部(86)在进行第一报知控制的期间,由行进路线变更预测部(87)预测到行进路线变更的执行的情况下,进行报知强度比第一报知控制高的第二报知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656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1341.0
申请日:2008-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2K11/10 , B62K19/3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小型车辆提高了摆动臂的形状以及设计的自由度,而不会受到排气消声器的摆动臂侧支承部以及后缓冲器单元向摆动臂侧连结的连结部的变化的影响,其中,后轮的车轴的两端部受到动力单元的后部和固定在该动力单元上的摆动臂的轴支承,排气消声器相对于后轮而言设置在摆动臂侧,在车体构架及摆动臂之间设置后缓冲器单元。连结在后缓冲器单元(24)的下端部的缓冲器用托架(35)、以及支承排气消声器(33)的消声器用托架(36)与摆动臂(34)分体地形成并安装在摆动臂(34)上。
-
公开(公告)号:CN1290627A
公开(公告)日:2001-04-11
申请号:CN00128896.2
申请日:2000-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L1/00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制动器卡钳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把卡钳安装体架41做成可分割成第1托架半体42和第2托架半体43的2分割构造,在第1托架半体42上设置贯通孔56及作为止转部的下部前端部,在第2托架半体43上设置第1螺纹64及第2螺纹66。不进行取下驱动轴等烦杂的作业就可以容易地取下制动器卡钳,可以提高制动器卡钳的维护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