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和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37650C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97181450.3

    申请日:1997-11-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不使用坚固的外装容器而可以保持电极之间的电连接,高能量密度化、可以薄型化的、充放电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电池具有多层电极层叠体(8),其通过采用多孔性粘接性树脂层(11)来粘接正极活性物质层(7)和负极活性物质层(9)和隔离层(4),使带有正极活性物质层(7)和正极集电体(6)的正极(3)、带有负极活性物质层(9)和负极集电体(10)的负极(5)、在两个电极之间配置的具有含有锂离子的电解液的隔离层(4)相互贴紧,同时在粘接性树脂层(11)上所形成的连通正极活性物质层(7)和负极活性物质层(9)和隔离层(4)的贯通孔(12)中保持电解液。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5592A

    公开(公告)日:2000-02-23

    申请号:CN97181711.1

    申请日:1997-12-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确保离子导电率和粘接强度这两方的同时,小型紧凑且不需要牢固的外装罐的、薄型、任意形状、而且充放电效率高且稳定又实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电池具有多层的叠层体(12),该多层的叠层体(12)的构造为:用由电解液相(9)、含有电解液的高分子凝胶相(10)、高分子固相(11)构成的粘接性树脂层(8),把正极(1)和负极(3)接合到含有含Li离子的非水电解质的隔离物(3)上。

    蓄电池控制装置、蓄电池充放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及蓄电池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10542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680036344.5

    申请日:2016-05-25

    Abstract: 提供能够以即使在无法向系统电源(50)售电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通过太阳能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全部充电到蓄电池(12)的方式控制蓄电池(12)的充电状态并提高经济性的蓄电池控制装置(1)。本发明的蓄电池控制装置(1)具备:负载电力预测装置(4),预测负载电力;PV电力预测装置(3),预测太阳能发电的发电电力;以及系统控制器(2),求出从作为以预先决定的时刻为起点的预测区间(60)的发电电力的总和的发电量去掉作为预测区间(60)的负载电力的总和的负载电力量而得到的预测充电量,在预测充电量是正的情况下,以在预测区间(60)中能够充电预测充电量的方式控制起点的蓄电池(12)的充电状态,预测区间(60)是以预测为在太阳能发电的发电电力达到最大值之后成为与负载电力相同的电力的时刻为终点的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