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6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80072245.8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沸石膜复合体(1)具备:多孔质的支撑体(11)、以及设置在支撑体(11)上且包含LTA型沸石的沸石膜(12)。在沸石膜(12)中的Si/Al的摩尔比为1.74以上且2.80以下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沸石膜复合体(1)的水热耐久性。在沸石膜(12)中的Si/Al的摩尔比为1.2以上,且对沸石膜(12)的表面照射X射线而得到的X射线衍射图案中,2θ=24.0°附近存在的峰的强度、以及2θ=30.0°附近存在的峰的强度中的至少一者为:2θ=7.2°附近存在的峰的强度的0.85倍以上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沸石膜复合体(1)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1376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080016557.8
申请日:2020-01-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沸石膜复合体(1)具备:多孔质的支撑体沸石膜(12)吸附有水分子。250℃至500℃的沸石膜(12)的水分减少率为0.1%以上。像这样,沸石膜(12)在比较高的温度下(例如、约250℃的环境下)也吸附比较多的水分子,因此,在高温下的混合物质分离中,能够提高沸石膜(12)的渗透量比。另外,沸石膜(12)不限于高温下,在其他温度带(例如、常温下)的混合物质分离中,也能够提高沸石膜(12)的渗透量比。(11)、以及形成在支撑体(11)上的沸石膜(12)。
-
公开(公告)号:CN117412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80039182.6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D53/22
Abstract: 混合气体分离方法具备:准备分离膜(12)的工序(步骤S11);和将包含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体供给至分离膜(12),通过使混合气体中的透过性高的气体透过分离膜(12)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的工序(步骤S12)。在步骤S12中,在将分离膜(12)的一次侧的气体压力即供给侧压力与分离膜(12)的二次侧的气体压力即透过侧压力之差设为ΔP、且将焦耳‑汤姆逊系数设为A的情况下,通过将混合气体的Nu数设为2以上且10以下,使分离膜(12)的一次侧的气体温度即供给侧温度与分离膜(12)的二次侧的气体温度即透过侧温度之差ΔT小于A·ΔP的90%。由此,能够抑制透过气体的透过速度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19429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880054321.6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沸石膜复合体。沸石膜复合体(1)具备支撑体(11)以及形成在支撑体(11)上的沸石膜(12)。沸石膜(12)是SAT型且取向的新型沸石膜。在对沸石膜(12)照射X射线而得到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存在于2θ=13.9°附近的峰的强度为存在于2θ=8.5°附近的峰的强度的1.5倍以上。沸石膜(12)以微孔朝向沸石膜(12)的表面开口的方式进行取向。由此,例如,将沸石膜复合体(1)用作气体分离膜时,能够得到较高的气体分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66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880057014.3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沸石膜复合体(1)具备:支撑体(11)、以及形成在支撑体(11)上的沸石膜(12)。沸石膜(12)为SAT型的沸石。位于沸石膜(12)的表面的多个粒子(121)中的、纵横尺寸比为1.2以上且10以下的粒子(121)占据沸石膜(12)的表面的面积的85%以上。由此,能够使多个粒子(121)的取向性得到提高。另外,能够减少多个粒子(121)间的间隙。结果,能够提高沸石膜(12)的致密性。因此,例如在将沸石膜复合体(1)作为气体分离膜加以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得到高气体分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2053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80045718.0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D61/58
Abstract: 分离系统(4)具备:第一分离部(41),其具有分离膜,且设置有流体供给口(411)、透过流体排出口(413)及未透过流体排出口(412);第二分离部(42),其具有分离膜,且设置有流体供给口(421)、透过流体排出口(423)及未透过流体排出口(422);中间连接部(44),其将第一分离部的透过流体排出口和第二分离部的流体供给口连接起来;供给管(43),其与第一分离部的流体供给口连接,且包含多种流体的混合流体以高于大气压的压力流通于其中;以及减压部(471),其与第二分离部的透过流体排出口连接,用于将透过流体排出口内的压力减压为低于大气压的压力。在中间连接部未设置以升压为目的的装置及以减压为目的的装置,中间连接部内的压力低于供给管内的压力且为大气压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90220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80015692.8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D69/10 , B01D53/22 , B01D69/12 , B01D71/02 ,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1B39/48 , C04B38/00 , C04B41/85
Abstract: 支撑体(11)为沸石膜支撑用的多孔质的陶瓷支撑体。支撑体(11)的透水系数为1.1×10-3m/s以下。在支撑体(11)的与表面(114)垂直的深度方向上,自表面(114)起算30μm以内的表层部(116)中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合计含有率为1重量%以下。由此,能够抑制沸石膜(12)中发生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0709154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880037258.5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脱水方法用于:从含有水的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分离出水,其包括:向AFX膜(45)的供给侧空间(4S)供给混合物(11)的工序、及使AFX膜(45)的供给侧空间(4S)和透过侧空间(4T)产生压力差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071980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880037265.5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脱水方法包括:向分离膜(45)的供给侧空间(4S)供给混合物(11)的工序、及使分离膜(45)的供给侧空间(4S)和透过侧空间(4T)产生压力差的工序。分离膜(45)具有:第一沸石膜(45a),其由第一沸石构成,且面对透过侧空间(4T);以及第二沸石膜(45b),其与第一沸石膜(45a)邻接,且面对供给侧空间(4S)。第二沸石膜(45b)由第二沸石构成,该第二沸石具有与第一沸石相同的骨架结构,且Si/Al原子比小于第一沸石的Si/Al原子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