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7364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41704.3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磁偏转质谱离子信号检测器,涉及质谱检测器领域;一种小型磁偏转质谱离子信号检测器包括:微通道装置、荧光屏和采集装置;荧光屏设置于微通道装置的下面;采集装置设置于荧光屏下面;微通道装置的输入端与离子束发射器的输出端连接;微通道装置用于接收离子束发射器发射的离子束,对离子束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离子束,将放大后的离子束传输至荧光屏;荧光屏用于将放大后的离子束转换成光信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光信号的光谱图。本发明通过荧光屏将离子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可以直观地观察离子聚焦情况,通过设置微通道装置可以避免采用多个接收检测器,有效缩小仪器体积,简化连线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93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07795.1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光控可逆变性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交联聚合物和膜进样质谱仪。所述光控可逆变性的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具有:a)聚合物骨架;和b)光控可逆变性基团,所述光控可逆变性基团连接在所述聚合物骨架的侧链,或嵌段在所述聚合物骨架中;所述光控可逆变性基团能够在光的控制下发生结构可逆的变化,引起所述聚合物对目标物的吸附性和脱附性的可逆变化。所述聚合物可用于膜进样质谱仪中,通过光控完成对目标物的吸附和脱附,避免频繁的加热与冷却,寿命长,成本低,且不需设计加热电路而增加仪器的体积和复杂度,还不影响质谱仪的分析敏捷性、灵敏度和样品载体的容限。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08331.6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7/62 , G01S13/93 , B62D57/032 , H04N2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污染物实时在线监测分析装置与分析方法,本装置包括多足仿生机器人,其设置有摄像机和雷达;质谱仪,其安装于多足仿生机器人上,质谱仪包括气体进样装置以及液体进样装置;采样机械臂,其安装于多足仿生机器人上,采样机械臂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安装有柔性机械爪和螺旋钻杆装置中的至少之一;数据信息控制系统,其与多足仿生机器人以及质谱仪电连接或远程互联。本装置使用多足仿生机器人作为移动载体,提升机器人的越障能力以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通过采样机械臂能够对环境污染物进行获取并转移至质谱仪中进行鉴定分析,并且由数据信息控制系统将质谱仪中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实现在线监测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373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78611.0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J49/16 , H01J49/04 , H01J49/00 , G01N27/6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在线气溶胶表面改性装置和增强SPAMS离子检测强度的方法。在线气溶胶表面改性装置包括:预聚焦器、缓冲腔室、微波等离子体炬以及微波功率源;预聚焦器用于对气溶胶样品预聚焦;预聚焦器的入口和出口沿气溶胶束流的传播方向设置;缓冲腔室的入口与预聚焦器的出口连通,缓冲腔室的出口用于与单颗粒质谱仪的入口连通;微波等离子体炬具有伸入缓冲腔室内的开口端;微波功率源用于激发微波等离子体炬在开口端产生微波等离子体炬焰,以使微波等离子体炬焰能够对在缓冲腔室内传播的气溶胶束流中的气溶胶颗粒进行表面改性。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低成本、高可靠的提升266nm激光电离效率,而且在线气溶胶表面改性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6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79118.0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1/22 , G01N1/24 , G01N1/14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08 , G01N30/12 , G01N30/18 , G01N30/72 , B62D57/028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控制固相微萃取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本发明的远程控制固相微萃取采样装置的组成包括四足仿生机器人和设置在四足仿生机器人顶部的智能采样平台,智能采样平台的组成包括舵机、采样伸缩装置、气密注射器和动态针捕集装置,采样伸缩装置与舵机连接,气密注射器与采样伸缩装置的伸缩杆连接,动态针捕集装置与气密注射器连接,动态针捕集装置的组成包括针管和针尾,针管的端部设置有进样口,针管内填充有吸附材料。本发明的远程控制固相微萃取采样装置可以代替采样人员到达危险的场地进行探查采样,拥有较强的适应复杂路况的能力,可以实现无危害零风险样品采集以及快速分析鉴定,具有广阔且切实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5485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03250.6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现场分析的无人机微萃取分析的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用于进行分析鉴定的分析仪器,还包括固相吸附微萃取模块,所述固相吸附微萃取模块为多孔材料;所述无人机的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固相吸附微萃取模块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无人机搭载固相吸附微萃取模块进行采样,在气流的带动下样品被固相吸附微萃取模块充分吸附,从而使得高空大气环境等领域内挥发性和半挥发成分的分析成为可能,突破了传统技术上分析农残、火灾、爆炸现场、化学品泄漏、毒剂农药作业现场等有毒有害挥发成分的应急现场的操作繁琐耗时的检测方式,这大大拓宽了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范围,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383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30143.1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佩戴式人体呼出物吸附装置,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两侧均设有口罩带,两个所述口罩带之间连接有口罩片,所述口罩片内部设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用于固定固相吸附模块,本发明使用可佩戴式口罩作为固相吸附模块的承载体,并通过固相吸附模块有效收集吸附口鼻呼出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突破了固相萃取技术不能对气体进行直接实时采样以及操作繁琐耗时的方式,实现了口罩内呼气的富集与分析,通过分析收集的人体呼气的成分,获得人体的生理与病理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5198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43798.6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谱快速检测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包括:利用便携式GC‑MS采集柑橘叶片样本的质谱信息,获得柑橘叶片数据集;根据柑橘叶片数据集设置训练集和测试集;建立用于检测柑橘黄龙病的随机森林模型,采用训练集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将测试集输入训练后的随机森林模型中,以对黄龙病叶片、无症状叶片、健康叶片进行分类,得到各个预测类别的概率值,根据各个所述预测类别的概率值确定待测叶片样本对应的预测结果。本发明使用便携式GC‑MS仪器作为分析技术,通过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柑橘黄龙病概率,突破了传统检测技术不能实时采样以及操作繁琐耗时的方式,实现数分钟检测一个叶片样本并得出结果,可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1911069583.2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固相微萃取拭子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分离分析装置与方法领域,包括固相微萃取探针、采样球,所述采样球包裹于固相微萃取探针底端外部;固相微萃取探针底端插入采样球内部用于进行样品富集,并且从采样球抽出用于进一步分析被富集的样品;固相微萃取方法具体为:用固相微萃取探针对采样球内的样品进行富集;将富集样品后的探针放入预装有试剂的毛细管中进行电喷雾离子化;样品产生离子后进入质谱检测仪一侧的进样口内,从而被检测和鉴定。本发明通过将固相微萃取探针和采样球结合,通过采样湿润溶解固体样品和采集粘性样品,解决了目前固相微萃取无法直接对固体和粘液进行富集的难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35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23193.4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振动雾化电离探针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电喷雾电离领域,包括高频振动器、探针和质谱检测仪,所述探针固定设置于高频振动器输出轴端,所述质谱检测仪设置于探针一侧;所述高频振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探针产生高频振动;所述探针上装载有样品,所述样品上滴加有试剂,所述样品经试剂溶解提取,并经高频振动雾化产生离子。本发明通过使用探针作为电离源实现样品的直接离子化,解决了现有的电喷雾电离技术的毛细管堵塞、使用高压电和高压气、无法对复杂样品预处理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