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1326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83198.0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A61K31/522 , A61P17/16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苦茶碱在制备抗皮肤组织光损伤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皮肤组织光损伤是由紫外光线照射导致的。本发明发现苦茶碱能对抗紫外光线导致的皮肤组织光损伤,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能够有效的避免紫外光线导致的皮肤组织光损伤,减少其造成的皮肤红斑、水肿,点状血管结构和毛细血管扩张,皮纹增粗,表面多发脱屑;有效干预角质层增厚,减少晒伤细胞产生,胞浆红染、核固缩、核溶、核碎、棘层细胞气球变性以及真皮层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等皮肤细胞晒伤现象。较于其他天然化合物,苦茶碱取材容易,稳定性强,价格经济,且我国具有原产地优势和出口优势,有很好的经济前景,是值得深度研究开发的预防及治疗光损伤的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81326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1083198.0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A61K31/522 , A61P17/16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苦茶碱在制备抗皮肤组织光损伤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皮肤组织光损伤是由紫外光线照射导致的。本发明发现苦茶碱能对抗紫外光线导致的皮肤组织光损伤,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能够有效的避免紫外光线导致的皮肤组织光损伤,减少其造成的皮肤红斑、水肿,点状血管结构和毛细血管扩张,皮纹增粗,表面多发脱屑;有效干预角质层增厚,减少晒伤细胞产生,胞浆红染、核固缩、核溶、核碎、棘层细胞气球变性以及真皮层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等皮肤细胞晒伤现象。较于其他天然化合物,苦茶碱取材容易,稳定性强,价格经济,且我国具有原产地优势和出口优势,有很好的经济前景,是值得深度研究开发的预防及治疗光损伤的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12787.0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茶树品种“岭头单丛”的SSR核心引物组合、试剂盒和应用。本发明利用SSR荧光标记检测技术,筛选得到2对SSR核心引物,这2对SSR核心引物可以将“岭头单丛”从其他茶树品种中快速鉴定和检测出来。本发明所公开的SSR核心引物组合能够对“岭头单丛”进行品种鉴定,克服了基于外部形态特征鉴定的不确定性,结果可靠直观,检测效率高,操作简便,同时也有利于“岭头单丛”这一品种的推广利用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910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9863.8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00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miR396‑x在调节紫芽茶花青素含量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学和基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公开的应用中,miR396‑x可以作为靶点抑制剂调控紫芽茶甲基化酶基因CsMET1的表达,控制紫芽茶CsSOT基因和/或CsF3’H1基因的甲基化率,进而可以调节紫芽茶花青素含量,为后续茶树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1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72398.X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茶树品种“英红九号”的SSR核心引物组合、试剂盒和应用。本发明利用SSR荧光标记检测技术,筛选得到3对SSR核心引物,这3对SSR核心引物可以将“英红九号”从其他茶树品种中快速鉴定和检测出来。本发明所公开的SSR核心引物组合能够对“英红九号”进行品种鉴定,克服了基于外部形态特征鉴定的不确定性,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结果可靠直观,同时也有利于“英红九号”这一品种的推广利用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046823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10833687.X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于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上与茶树次级代谢产物含量连锁的分子标记位点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了位于茶树基因组Scaffold4239:309117上的与茶树(+)‑儿茶素、咖啡碱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位点,AA基因型样本对应的茶汤干物质中茶树次级代谢产物((+)‑儿茶素、咖啡碱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与GG和GA基因型样本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进一步建立检测该位点的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价茶树的(+)‑儿茶素、咖啡碱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以进一步用于高茶树次级代谢产物茶树资源筛选及分子育种,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0872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834185.9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与茶树咖啡碱(Caffeine,CAF)含量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了位于茶树基因组上Scaffold115:803980和Scaffold720:596655位点的与茶树咖啡碱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位点,其基因型与咖啡碱含量极显著相关。进一步建立了检测各位点的检测方法,可利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分子标记位点评价茶树的咖啡碱含量,以进一步用于不同咖啡碱水平的茶树资源筛选及分子育种,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65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0833662.X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于ABC转运蛋白基因上与茶树(+)-儿茶素((+)-catechin,C)含量连锁的分子标记位点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了位于茶树基因组Scaffold451:940283上的与茶树(+)-儿茶素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位点,TT基因型样本对应的茶汤干物质中(+)-儿茶素含量与CC和CT基因型样本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从统计学上判断,当样本基因型为双突变TT时,茶树中干物质中(+)-儿茶素含量大概率高于正常平均水平的基因型为野生型CC或单突变CT的样本。进一步建立检测该位点的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价茶树的(+)-儿茶素含量,以进一步用于高(+)-儿茶素茶树资源筛选及分子育种,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90185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1088233.6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茶属植物高效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的方法,将山茶属植物茶树、油茶或红山茶的组培苗切除3/4叶片,以带1/4叶片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到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上,在24~26℃、光照下培养,茎节及叶柄处形成体细胞胚;选取体细胞胚切成1~5mm厚的切片,将切片平铺至体细胞胚增殖培养基上,在24~26℃、光照下培养,可形成新的体细胞胚;将体细胞胚转移至植株再生培养基上,在24~26℃、光照下培养,可由体细胞胚再生出小植株。本发明以山茶属植物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的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体系,可有效提高山茶属植物组培繁殖效率,从而为茶树、油茶和茶花等作物的种苗生产与基因工程改良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40872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834185.9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与茶树咖啡碱(Caffeine,CAF)含量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了位于茶树基因组上Scaffold115:803980和Scaffold720:596655位点的与茶树咖啡碱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位点,其基因型与咖啡碱含量极显著相关。进一步建立了检测各位点的检测方法,可利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分子标记位点评价茶树的咖啡碱含量,以进一步用于不同咖啡碱水平的茶树资源筛选及分子育种,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