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的操纵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38124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149221.4

    申请日:2009-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4 B62K21/04 Y10T74/2078 Y10T74/2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顶梁的轻型化,同时能够确保顶梁的刚性的两轮摩托车的操纵装置。本发明具备:在车身车架(11)的前端部设置的头管(12);通过转向柱(71)操纵自如地被头管(12)支承的顶梁(72)以及底梁(73);被顶梁(72)以及底梁(73)保持,可旋转地支承前轮WF的前叉(60L,60R);以与顶梁(72)一体地运动的方式,设置在顶梁(72)侧的转向装置(61L,61R),顶梁(72)具有在顶梁(72)的两端部设置,保持前叉(60L,60R)的保持部(74,74)和在顶梁(72)的上面设置,从各保持部(74,74)向中央部延伸的突起部(76a,76b)。

    两轮摩托车的操纵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3812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10149221.4

    申请日:2009-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4 B62K21/04 Y10T74/2078 Y10T74/2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顶梁的轻型化,同时能够确保顶梁的刚性的两轮摩托车的操纵装置。本发明具备:在车身车架(11)的前端部设置的头管(12);通过转向柱(71)操纵自如地被头管(12)支承的顶梁(72)以及底梁(73);被顶梁(72)以及底梁(73)保持,可旋转地支承前轮WF的前叉(60L,60R);以与顶梁(72)一体地运动的方式,设置在顶梁(72)侧的转向装置(61L,61R),顶梁(72)具有在顶梁(72)的两端部设置,保持前叉(60L,60R)的保持部(74,74)和在顶梁(72)的上面设置,从各保持部(74,74)向中央部延伸的突起部(76a,76b)。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50176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543585.3

    申请日:2010-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可以降低相对于行进风的空气阻力,并且可以表现出优良的外观品质。在后轮的上方覆着有后罩(60L、60R)并在车辆后部具有扶手杆(62)的车辆中,在后罩(60L、60R)上设置凹部(70L、70R),并将扶手杆(62)形成为大致U形,在扶手杆(62)上设置乘员握持的扶手本体部(75)和安装于车辆侧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在凹部(70L、70R)收纳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并利用后罩(60L、60R)和扶手杆(62)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形成连续的面。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5017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43585.3

    申请日:2010-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可以降低相对于行进风的空气阻力,并且可以表现出优良的外观品质。在后轮的上方覆着有后罩(60L、60R)并在车辆后部具有扶手杆(62)的车辆中,在后罩(60L、60R)上设置凹部(70L、70R),并将扶手杆(62)形成为大致U形,在扶手杆(62)上设置乘员握持的扶手本体部(75)和安装于车辆侧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在凹部(70L、70R)收纳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并利用后罩(60L、60R)和扶手杆(62)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形成连续的面。

    侧罩(摩托车用)
    5.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8409742S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30342937.7

    申请日:2023-06-06

    Designer: 辻步 加藤明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侧罩(摩托车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产品安装在摩托车的侧部,用于保护内部零件。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4

    摩托车用侧罩
    6.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2019676S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30111806.X

    申请日:2012-04-11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摩托车用侧罩。2.本外观设计产品是用于覆盖在摩托车的侧部以起到保护、整流作用的罩部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4.指定立体图1为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视图。5.在视图中的表面部的整个面上所表现出来的浓淡是用于表示立体表面的形状的浓淡。

    摩托车用后罩(小型)
    7.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6729537S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30694383.3

    申请日:2020-11-17

    Designer: 岸敏秋 加藤明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用后罩(小型)。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安装在小型摩托车后部以起到保护、整流作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后组合灯(小型摩托车用)

    公开(公告)号:CN308921495S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30143741.X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后组合灯(小型摩托车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产品安装在小型摩托车的尾部,用于照明及示警。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摩托车用前侧罩(小型)
    10.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6729535S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30694369.3

    申请日:2020-11-17

    Designer: 岸敏秋 加藤明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用前侧罩(小型)。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安装在小型摩托车前侧方以起到保护、整流作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