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0639C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01121943.2

    申请日:2001-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147

    Abstract: 本发明的差动装置,备有一对输出侧旋转部件、具有放射状延伸的导孔并配置在两输出侧旋转部件间的保持部件、若干个滚动体;该若干个滚动体分别收容在各导孔内,配置在上述两输出侧旋转部件之间,并且与设在上述两输出侧旋转部件上的凸轮槽接合;不需要限制两输出侧部件相互分离的壳体,可使装置小型化,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往滑动部的供油也容易。限制两输出侧旋转部件(12A、13A)相互朝分离侧轴向移动的限制轴(33A),其轴方向两端由两输出侧旋转部件(12A、13A)支承,并与两输出侧旋转部件(12A、13A)同轴配置。

    差动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29220A

    公开(公告)日:2002-01-02

    申请号:CN01121943.2

    申请日:2001-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147

    Abstract: 本发明的差动装置,备有一对输出侧旋转部件、具有放射状延伸的导孔并配置在两输出侧旋转部件间的保持部件、若干个滚动体;该若干个滚动体分别收容在各导孔内,配置在上述两输出侧旋转部件之间,并且与设在上述两输出侧旋转部件上的凸轮槽接合;不需要限制两输出侧部件相互分离的壳体,可使装置小型化,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往滑动部的供油也容易。限制两输出侧旋转部件12A、13A相互朝分离侧轴向移动的限制轴33A,其轴方向两端由两输出侧旋转部件12A、13A支承,并与两输出侧旋转部件12A、13A同轴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