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1741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023226.7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在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与树脂制构件接合时熔融的树脂制构件成为飞边的原因的情况的燃料电池用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燃料电池用组装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使气体扩散层的端面与该树脂制框体的端面对接的状态下向载置用夹具配置的配置工序;通过传热构件对树脂制框体的突出部进行加压,并且使加热构件与传热构件抵接而经由传热构件对突出部进行加热,使树脂制框体的一部分熔融而向气体扩散层浸透的熔融工序;使浸透到气体扩散层中的树脂制框体的一部分固化的固化工序,在熔融工序中,以使加热构件的中心轴位于比突出部的中心轴靠气体扩散层侧的位置的方式设定加热构件相对于传热构件的抵接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22836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1980085392.7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223 , H01M8/04302
Abstract: 燃料电池堆的活性化方法是一种对燃料电池堆进行活性化的方法,所述燃料电池堆具备包含固体高分子的电解质膜、设置在该电解质膜的一个面上的阳极电极、及设置在电解质膜的另一个面上的阴极电极,所述燃料电池堆的活性化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第一通电工序,向阳极电极供给作为阳极侧气体的氢气,并向阴极电极供给作为阴极侧气体的空气,由此,使两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在该状态下,利用外部电气负载将两电极电连接而通电;及,第二通电工序,向阳极电极供给作为阳极侧气体的氢气,并向阴极电极供给作为阴极侧气体的氮气,由此,使两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在该状态下,利用外部电气负载将两电极电连接而通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098842.4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鱼住亮
IPC: H01M8/04223 , H01M8/04089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及其装置。在燃料电池(10)形成有第一供给口(30)、第一排出口(32)、第二供给口(34)以及第二排出口(36)。在使燃料电池活化时,进行气体供给步骤以及气体流通方向切换步骤。在气体供给步骤中,使第一气体经由第一供给口或第一排出口流入燃料电池内,并且使第二气体经由第二供给口或第二排出口流入燃料电池内。在气体流通方向切换步骤中,将第一气体的流通方向或第二气体的流通方向切换成相反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3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129066.X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鱼住亮
IPC: H01M8/04223 , H01M8/249 , H01M8/2485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堆的活化方法及其装置。多个燃料电池堆(10)中的一个燃料电池堆(10a)的阴极侧流路(26)与另一个燃料电池堆(10b)的阳极侧流路(24)经由连通管(48a)来连通。在一个燃料电池堆的阴极电极(22)中以电化学方式产生的氢气经由连通管被供给到另一个燃料电池堆的阳极电极(20)。在该状态下,由电压施加部(98)对多个燃料电池堆施加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322836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5392.7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223 , H01M8/04302
Abstract: 燃料电池堆的活性化方法是一种对燃料电池堆进行活性化的方法,所述燃料电池堆具备包含固体高分子的电解质膜、设置在该电解质膜的一个面上的阳极电极、及设置在电解质膜的另一个面上的阴极电极,所述燃料电池堆的活性化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第一通电工序,向阳极电极供给作为阳极侧气体的氢气,并向阴极电极供给作为阴极侧气体的空气,由此,使两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在该状态下,利用外部电气负载将两电极电连接而通电;及,第二通电工序,向阳极电极供给作为阳极侧气体的氢气,并向阴极电极供给作为阴极侧气体的氮气,由此,使两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在该状态下,利用外部电气负载将两电极电连接而通电。
-
公开(公告)号:CN1191335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695035.0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223 , H01M8/04082 ,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燃料电池具有电解质膜、设置在电解质膜的一方的表面上的阳极电极、以及设置在电解质膜的另一方的表面上的阴极电极。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包括:向阳极电极供给氢气,并且向阴极电极供给惰性气体;电压施加工序,对燃料电池施加在规定范围内上升和下降的循环电压;加湿工序,对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中的至少任一方供给含有水蒸气的加湿气体;密封工序,在加湿工序之后,将加湿气体密封在阳极电极或阴极电极中;以及放置工序,在密封工序之后,使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以从重力方向观察时成为堆叠的方式而放置。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通过放置工序可使电极内的加湿均匀进行,而能够有效地活化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345160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312092.7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8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合结构,其可以使泄漏的几率较以往更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接合结构是以连续的接合部50将所积层的一对薄板(隔膜)31、32进行接合,藉此将接合部50所围成的的一对薄板之间的空间密封,并且,接合部50具备:至少1条接合线51、52,交叉数次且连续;及,多个空间区域54,由接合线51、52的相邻两个交叉点53、及连接该两个交叉点53的接合线51、52所围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017418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0023226.7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在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与树脂制构件接合时熔融的树脂制构件成为飞边的原因的情况的燃料电池用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燃料电池用组装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使气体扩散层的端面与该树脂制框体的端面对接的状态下向载置用夹具配置的配置工序;通过传热构件对树脂制框体的突出部进行加压,并且使加热构件与传热构件抵接而经由传热构件对突出部进行加热,使树脂制框体的一部分熔融而向气体扩散层浸透的熔融工序;使浸透到气体扩散层中的树脂制框体的一部分固化的固化工序,在熔融工序中,以使加热构件的中心轴位于比突出部的中心轴靠气体扩散层侧的位置的方式设定加热构件相对于传热构件的抵接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4672714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564601.0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65 , H01M8/24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汇流条盖结构,通过设置具有限制部的盖构件,在外部端子的安装过程及产品的测试和运输过程中,能够有效抑制外部端子因外力的作用而朝向汇流条移动而产生位移,从而提升燃料电池的品质。所述燃料电池的汇流条盖结构包括:悬臂式的汇流条,燃料电池经由所述汇流条与外部设备电连接;通电用端子,连接于所述汇流条且朝所述燃料电池的外壳的外侧突出;密封构件,将所述通电用端子与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及盖构件,保持所述通电用端子且覆盖所述通电用端子和所述密封构件;且所述盖构件具备限制部,所述限制部限制保持在所述盖构件的所述通电用端子的移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