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8691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0534697.X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华北电力大学 , 山东隆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蠕墨铸铁蠕化剂配方及其工艺技术,属于铸铁熔炼处理领域。开发新型的蠕化剂对于提高蠕墨铸铁使用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发明采用Gd-Mg-Zr-Si系的合金作为蠕墨铸铁的蠕化剂。其配方为:Mg的含量为4-6wt.%,Zr的含量为7-8wt.%,Gd的含量为0.1-0.5wt.%,Ca的含量为4-4.5wt.%,Si的含量为48-52wt.%,Al的含量为1-2.0wt.%,MgO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367661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832506.8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隆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制备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采用合适的陶瓷颗粒、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浇注工艺以及热处理工艺,制备得到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复合层与基材以及陶瓷颗粒与基体均结合良好,加入陶瓷颗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866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800480.9
申请日:2016-09-02
Applicant: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隆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拉强度≥1700MPa,硬度≥HRC58.5(HB620),极具经济优势的高强低合金耐磨钢及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wt%含有:C:0.4~0.6、Mn:1.2~1.8、Si:0.7~1.0、Cr:0.5~1.0、Ni:0.01~0.1、Cu:0.005~0.02、B:<0.004%、P<0.03、S<0.03、RE:0.01~0.02、Al:0.005~0.25、N:0.005~0.06,其中Al/N(原子比)=0.5~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该合金钢经热锻退火、淬火及回火后得到的组织为:孪晶和位错亚结构的回火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尺寸为0.5~2.5mm的残留Mn23C6及Cr7C3相、50~250nm的ε相以及200nm左右的AlN。其中,残余奥氏体磨损过程中产生应变硬化提高韧性,纳米级AlN及微米级合金化碳化物起到弥散强化作用,尤其AlN相对耐磨性能改善作用明显。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耐磨性好,适宜应用于耐磨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86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00480.9
申请日:2016-09-02
Applicant: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隆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58 , C21D8/005 , C21D8/065 , C22C38/001 , C22C38/005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拉强度≥1700MPa,硬度≥HRC58.5(HB620),极具经济优势的高强低合金耐磨钢及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wt%含有:C:0.4~0.6、Mn:1.2~1.8、Si:0.7~1.0、Cr:0.5~1.0、Ni:0.01~0.1、Cu:0.005~0.02、B:<0.004%、P<0.03、S<0.03、RE:0.01~0.02、Al:0.005~0.25、N:0.005~0.06,其中Al/N(原子比)=0.5~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该合金钢经热锻退火、淬火及回火后得到的组织为:孪晶和位错亚结构的回火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尺寸为0.5~2.5mm的残留Mn23C6及Cr7C3相、50~250nm的ε相以及200nm左右的AlN。其中,残余奥氏体磨损过程中产生应变硬化提高韧性,纳米级AlN及微米级合金化碳化物起到弥散强化作用,尤其AlN相对耐磨性能改善作用明显。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耐磨性好,适宜应用于耐磨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367661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32506.8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隆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3/02 , B22D19/085 , B22F3/105 , B22F9/04 , B22F2009/0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制备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采用合适的陶瓷颗粒、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浇注工艺以及热处理工艺,制备得到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复合层与基材以及陶瓷颗粒与基体均结合良好,加入陶瓷颗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34528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042309.0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隆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金刚石颗粒增强铝基制动耐磨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耐磨材料领域。其特征是将表面改性5‑15μm金刚石颗粒与Al‑Cu合金粉末混合后置于成形模具中,抽真空后,利用高压气体,在750‑950℃和0.1‑2.0MPa条件下,驱动Al‑Si合金熔体熔渗成形,保温保压5‑30min,获得增强相体积分数为5‑25%复合材料应用于制动耐磨部件;实现复合材料两相界面和组织形貌精确调控和优化,保证实际制动工况下增强相优异性能稳定而充分发挥。本发明制备复合材料,相较于传统用钢铁材料,在摩擦磨损特性优化的同时,密度明显降低,热导率大幅提升,满足交通装备向更加高速、轻量化方向发展对制动材料及部件的全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345283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042309.0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隆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金刚石颗粒增强铝基制动耐磨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耐磨材料领域。其特征是将表面改性的5-15 μm金刚石颗粒与Al-Cu合金粉末混合后置于成形模具中,抽真空后,利用高压气体,在750-950 ℃和0.1-2.0 MPa的成形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快速驱动Al-Si合金熔体熔渗成形,保温保压5-30 min后,获得增强相体积分数为5-25%复合材料以应用于制动耐磨部件;通过本方法,复合材料两相界面和组织形貌可以实现精确调控和显著优化,保证在实际制动工况下增强相金刚石颗粒优异性能可以稳定而充分的发挥。本发明制备复合材料,相较于制动部件传统用钢铁材料,在摩擦磨损特性优化的同时,密度得到明显降低,热导率实现大幅度提升,从而可以满足交通运输装备向更加高速、轻量、安全、舒适方向发展所带来对制动材料及部件的全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646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510129196.9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腐蚀性能优异的S136马氏体不锈钢,其经过以下处理步骤制备得到:首先,将所述S136马氏体不锈钢在电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所述固溶处理的具体条件为,以300‑36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50℃预热,再以100‑150℃/h的升温速率加热到处理温度1110‑1130℃,处理时间1.5‑2h,并且处理时通入高纯Ar气,Ar的压力为60‑80MPa;随后,对S136马氏体不锈钢进行淬火处理,具体是以0.8‑1.0℃/s的冷却速度,迅速将所述S136马氏体不锈钢冷却到220℃以下;随后,对S136马氏体不锈钢进行再分配处理,具体是迅速将淬火后的S136马氏体不锈钢置入330‑350℃的盐浴处理环境加热到保温3‑5h,随后空冷至室温;最后,对S136马氏体不锈钢进行回火处理,具体是以150‑200℃/h升温速率加热到300‑330℃保温2‑3h进行一次回火处理并水冷至室温。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47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1876.7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江苏宏宇模具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316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所述S316马氏体不锈钢在电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所述固溶处理的具体条件为,以300-36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50℃预热,再以100-150℃/h的升温速率加热到处理温度1110-1130℃,处理时间1.5-2h,并且处理时通入高纯Ar气,Ar的压力为60-80MPa;随后,对S316马氏体不锈钢进行淬火处理,具体是以0.8-1.0℃/s的冷却速度,迅速将所述S316马氏体不锈钢冷却到220℃以下;随后,对所述S316马氏体不锈钢进行再分配处理,具体是迅速将淬火后的S316马氏体不锈钢置入330℃的盐浴处理环境加热到保温3h,随后空冷至室温;最后,对S316马氏体不锈钢进行回火处理,具体是以180℃/h升温速率加热到320℃保温2h进行一次回火处理并水冷至室温。
-
公开(公告)号:CN104347873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355460.6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1M4/58 , H01M4/1397 , C01B25/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25/45 , H01M4/139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LiFePO4)的制备方法。将铁源化合物、磷酸二氢锂/磷酸氢二锂、碳类化合物、氨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去离子水中,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下Li+、Fe2+、PO43-与碳类化合物聚合成球,以及后续控制焙烧,得到类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的磷酸铁锂具有分散均一的类球形貌,材料比容量较高、倍率性能良好、循环性优良等优点。采用该类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