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7049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80001458.9

    申请日:2010-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40 H01J11/12

    Abstract: 本发明中,作为第一目的,提供一种能够改良表面层使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和电荷保持特性提高、以良好的图像显示性能稳定地进行低功率驱动的PDP。作为第二目的,提供一种进一步防止驱动时的放电延迟的产生,即使是进行高速驱动的高精细的PDP,也能够期待高品位的图像显示性能的PDP。因此,在电介质层(7)的放电空间(15)侧的面,配设以CeO2为主成分、添加16mol%~29mol%的Ba而成的膜厚约1μm的表面层(保护膜)(8)。由此,在表面层(8)中的禁带形成一定深度的电子能级,或者,使价电子带的电子能级上升而减少带隙,实现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及电荷保持特性的提高。

    等离子显示屏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02724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480040188.7

    申请日:2004-1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PDP中在确保保护膜表面的壁电荷保持性能的同时抑制驱动时的放电偏差,并且降低放电开始电压以实现功耗的减少。因此,本发明的PDP的前面面板形成为,在形成于玻璃基板的一个面上的带状显示电极的表面上,分散地形成触媒层,在该触媒层上林立着由石墨构成的针状结晶体。而且,形成电介质膜和保护膜,将该针状结晶体相互之间填满。针状结晶体和电介质膜的材料及保护膜的材料之间形成相位分离结构物。

    等离子显示板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8765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80038022.1

    申请日:2004-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24 H01J11/12 H01J2211/2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在第1基板的单面上沿列方向并设有数对沿行方向延伸的显示电极,各显示电极在行方向上被划分开而形成多个放电单元,各显示电极包括带状电极体,在各放电单元区域内,在靠近一对显示电极的放电间隙的所述带状电极体的部分上,形成有长度比该带状电极体在列方向上的宽度短的缺口,工作时,在放电单元区域内的存在于所述缺口的两侧的电极体区域产生电场强度峰值。其中,所述显示电极由均沿行方向延伸的总线和透明电极构成,并且,所述带状电极体也可以是透明电极。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93366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80022976.3

    申请日:2011-0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12 H01J11/4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改善保护膜周边的结构,发挥优秀的二次电子释放特性,且能够期待高效率化和长寿命化的PDP。而且,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驱动时的放电延迟的发生,即使是高速驱动的高精细的PDP也能期待发挥高品质的图像显示性能的PDP。具体而言,在电介质层(7)的放电空间一侧的面上,作为用作膜厚约为1μm的表面层的保护膜(8),形成在CeO2中添加浓度为11.8mol%以上49.4mol%以下的Sr的结晶性膜。在其上,配置比保护膜(8)高的二次电子释放特性的高γ微粒子(17)。由此,提高保护膜(8)的二次电子释放特性、亮度,效率、可靠性。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90769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880024419.3

    申请日:2008-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40 H01J11/12 H01J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它通过对荧光体层进行改质来抑制初始化亮点的发生,同时消除各色放电单元间的放电特性的差异,可望发挥优异的图像显示性能。提供除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外,在前面板侧也利用在放电空间发生的紫外线发光,促进可见光发光的发生,可望提高辉度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体地说,如下所述构成,即荧光体层(14)通过配设荧光体成分和氧化镁微粒群(16)而构成,上述氧化镁微粒群(16)主要配设在该荧光体层,为赋予二次电子发射特性而露出于层的内部以及面临放电空间的表面(140)。氧化镁微粒群(16)由具有以下结晶构造的氧化镁微粒(16a~16d)构成,该结构造是被由(100)面及(111)面构成的特定的2种取向面、或由(100)面、(110)面、(111)面构成的特定的3种取向面包围的结晶结构。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3748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780046327.0

    申请日:2007-10-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40 H01J9/02 H01J11/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改善保护层的放电特性,从而即使是在高精细单元结构中也能够发挥优异的图像显示性能的PDP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说,用氧化镁膜层(81)和氧化镁结晶颗粒群(16)构成的氧化镁结晶颗粒层(82)构成保护层(8)。氧化镁结晶颗粒群(16)根据利用氧化镁前体烧结的制作方法制作,而且使其具有这样的特性,即比例a/b为1.2以上,其中a表示CL测定中650nm以上、未满900nm的波长区域的光谱积分值,b表示300nm以上、未满550nm的波长区域的光谱积分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