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45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1409.0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将75‑80份纳米硅溶胶和2‑4份减水剂混合均匀,加入20‑25份去离子水,搅拌,静置,然后振荡,即得复合改性剂,将其加入普通硅酸盐注浆材料后,不仅能够快速降低外部环境的高酸碱度,还使浆体的流变性能得到改善,实现对岩体裂缝的封闭,阻止地下水运移,进一步提高工程屏障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15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0092916.4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膨润土侵蚀模拟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涉及膨润土侵蚀研究技术领域,包括膨胀渗透仪、饱和试验水槽和侵蚀试验储液装置,膨胀渗透仪包括底座、试样环和活塞,试样环内设置膨润土试样,膨润土试样两端设置透水垫片,两透水垫片上均设置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活塞顶部安装压力传感器;膨胀渗透仪浸泡于试验溶液内进行膨润土试样的饱和试验,且底座连接排气装置,用于饱和试验前排出底座内的空气;透水垫片通过管路与侵蚀试验储液装置内的试验溶液连通,以进行循环侵蚀试验。本发明能够用于模拟出膨润土在不同循环溶液侵蚀条件下,膨胀力、循环溶液浊度、电导率和pH值等的变化过程,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5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1707892.4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7/01 , G06F111/08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适用于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安全评价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初始状态信息;根据初始状态信息,预测未来状态信息;识别未来状态信息的不确定性;根据初始状态信息和未来状态信息,建立计算模型;识别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未来状态信息以及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获得分析参数的统计分布类型和概率分布函数;利用蒙特卡洛的随机抽样方法处理统计分布类型和概率分布函数,获得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安全评价的不确定性量化的结果。利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量化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为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33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377800.X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过程中的核素迁移模拟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中核素迁移过程进行描述,确定核素在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的迁移过程;结合万年以上的安全评价要求,以及核素在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迁移过程的差异性,对核素迁移过程进行概化;在概化后的核素迁移过程基础上,建立核素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核素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核素在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在万年尺度上实现对核素在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中迁移的模拟,为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长期安全评价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33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77800.X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过程中的核素迁移模拟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中核素迁移过程进行描述,确定核素在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的迁移过程;结合万年以上的安全评价要求,以及核素在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迁移过程的差异性,对核素迁移过程进行概化;在概化后的核素迁移过程基础上,建立核素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核素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核素在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在万年尺度上实现对核素在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中迁移的模拟,为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长期安全评价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44064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0408678.1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掘进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局部断面爆破和掘进机开挖的开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开挖掌子面;步骤二:确定炮孔钻具自由作业区及爆破炮孔参数;步骤三:设置爆破参数;步骤四:实施爆破;步骤五:岩体松动预裂,掘进机开挖岩体。本发明所述的开挖方法,可利用掘进机刀盘、刀体局部区域内可自由实施钻机钻孔的优势,在该局部区域可方便布置及操控钻孔设备,不受制于已有刀盘模块的装置位置限制;并且可使用由人工钻眼的普通风钻或者由机械钻眼的液压钻机等设备进行操作,简单方便、掘进效率高、硐室成型佳。
-
公开(公告)号:CN1127274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07007.6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锐成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竖井掘进机施工的出渣系统及出渣方法,属于地下施工领域,出渣系统包括刮板链出渣系统、真空出渣系统和输送系统;本发明采用刮板链出渣及真空出渣联合式的出渣方式,刮板链出渣系统用于收集刀盘破岩产生的大量渣片,解决了传统真空出渣系统收集大量渣片及大尺寸渣片所需设备昂贵及功耗大的问题;而真空出渣系统则用于收集剩余的岩屑、岩粉,所需功耗低,同时解决了刮板链出渣系统不能出渣彻底、造成重复破岩的问题;两种出渣系统互补配合,实现了竖井掘进机施工过程中的高效出渣,尤其适用于深井、大中型直径竖井掘进机施工,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44064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408660.1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掘进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断面爆破和掘进机开挖的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巷道的开挖掌子面,本开挖方法适宜于各种开挖截面的断面;步骤二、对于硬岩掘进,基于岩体松动后实施爆破即可提高掘进效率的理论基础,拟定爆破炮孔布置图;步骤三、通过掌子面尺寸的测量,确定爆破炮孔的数量、直径、深度、以及平面几何位置;步骤四、根据炮孔布置图以及开挖石方量,确定炸药总量、炸药单耗、雷管段别、起爆顺序、装药方式等爆破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61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1283931.7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材料表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石等多孔低渗材料的绝对渗透率、滑移因子和有效孔隙率的联合测试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搭建试验系统;步骤2、实现非稳态渗流过程;步骤3、实现稳态渗流过程;步骤4、构建非稳态气体渗流控制方程;步骤5、利用全隐式有限体积格式求解非稳态气体渗流控制方程;步骤6、基于稳定渗流结果计算绝对渗透率k∞与滑移因子b的对应关系;步骤7、基于最小二乘原理计算滑移因子、绝对渗透率和有效孔隙率。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绝对渗透率、滑移因子和有效孔隙率测试效率低下、理论基础不协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38440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510400867.0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假三轴岩石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包括加载支架、加载腔、加载球形头、岩体、X1向作动器、X2向作动器、Y1向作动器、Y2向作动器、Z向作动器、加载平台、装置基座、地基;装置基座安装在地基的正上方;加载支架安装在装置基座上;加载平台安装在装置基座上;X1向作动器和X2向作动器位于加载平台的两侧;Y1向作动器和Y2向作动器位于加载平台的另两侧;岩体安置在加载平台上;加载腔的顶部与加载支架中的水平加载横梁连接,并且位于岩体的正上方;Z向作动器位于加载腔的内部;加载球形头安装在加载腔的底部。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岩石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的测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