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索回收装置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489253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20728122.7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索回收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锚索支护作为常见的支护体系,常用于城市基坑、边坡路基和隧巷道等支护工程中,为确保支护的可靠性,施工时一般多根锚索同时受力,确保锚索之间的预紧力一致,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支护效果,但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到预紧力一致性的问题;另外,临时性支护工程中,相应工程一旦完成,锚索的作用就失效了,但锚索却永久地遗留在地下,既对地下空间造成了污染,也是对资源和材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索回收装置,包括动力源和同步驱动机构,同步驱动机构可以将动力源的动力均等且同步的分为多份,同步预紧或拔出锚索,锚固效果稳定、锚索回收效率高。

    一种移动式路基填料筛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880518U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21055758.6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路基填料筛分装置,涉及到路基施工领域,包括底座和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端的筛分车厢,所述筛分车厢的内部第一筛料板和第二筛料板,所述第一筛料板和第二筛料板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振动机构,所述底座的底端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四个所述移动轮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调节机构上,所述筛分车厢内部位于第一筛料板和第二筛料板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通过支撑杆支撑;本实用新型将筛分车厢与底座和移动轮匹配设置,方便设备的移动,防止因设备笨重造成路基填料筛分效率较低,微型电动伸缩杆能够带动升降支撑环带动移动轮升降,在填料筛分过程中能够使得移动轮不接触地面,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稳定。

    上穿越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449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0696970.X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的上穿越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该上穿越隧道结构包括靠近该既有隧道结构设置的站点地下室;与该站点地下室连通的上穿越顺行隧道和上穿越逆行隧道;与该站点地下室连通且平行设置于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上穿越逆行隧道之间的防沉降隧道;其中,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该上穿越逆行隧道的相对内侧分别沿轴向间隔固定有多根横桩,且多根该横桩的末端延伸并固定至该防沉降隧道,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该上穿越逆行隧道的底部分别沿轴向间隔固定有多根竖桩,多根该竖桩向下延伸并位于该既有隧道结构的上方。本发明通过防沉降隧道与横桩和竖桩的结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穿越隧道的施工难以有效控制隧道沉降量的技术问题。

    吹填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系统及网格式真空预压联用电渗法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6788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510739224.9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吹填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系统及网格式真空预压联用电渗法的处理方法,针对现有的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处理吹填软土地基时,存在的施工初期吹填软土含水量大、强度极低,进而导致工人和机械均难以入场的问题,本发明在施工前期采用横向排水系统和电渗系统进行浅层地基处理,以及后期通过竖向排水系统进行深层地基加固。通过电极的垂直布置,使得孔隙水的电渗渗流方向和横向排水系统的真空渗流方向重合,最大限度的提高真空预压联合电渗的处理效率;使用本发明的排水系统布置方式可以实现对浅层和深层地基的加固。本发明具有施工方便、处理高效等优势,将电渗和真空预压进行优势互补,适用于大面积吹填软土地基加固。

    一种温控双向动荷载作用下的循环直剪仪

    公开(公告)号:CN114324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97931.3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刘飞禹 曾威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双向动荷载作用下的循环直剪仪,其包括:直剪仪系统、保温箱体、温度控制系统、动力控制系统、数据监测采集系统;所述直剪仪系统包括上剪切盒、下剪切盒、固定支架、加载板、水平导轨;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管、毛细管、温控柜;所述动力控制系统包括水平伺服作动器、竖向伺服作动器、推力座、电液伺服油箱、油泵、电控柜;数据监测采集系统包括负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设备器。本发明利用双向电液伺服作动器和温控系统,实现了冻融循环条件下界面的双向动力特性试验,大尺寸剪切盒能够满足多种工况模拟的条件,数据监测准确,为界面的热力耦合研究提供试验条件。

    上穿越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4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96970.X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的上穿越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该上穿越隧道结构包括靠近该既有隧道结构设置的站点地下室;与该站点地下室连通的上穿越顺行隧道和上穿越逆行隧道;与该站点地下室连通且平行设置于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上穿越逆行隧道之间的防沉降隧道;其中,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该上穿越逆行隧道的相对内侧分别沿轴向间隔固定有多根横桩,且多根该横桩的末端延伸并固定至该防沉降隧道,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该上穿越逆行隧道的底部分别沿轴向间隔固定有多根竖桩,多根该竖桩向下延伸并位于该既有隧道结构的上方。本发明通过防沉降隧道与横桩和竖桩的结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穿越隧道的施工难以有效控制隧道沉降量的技术问题。

    吹填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系统及网格式真空预压联用电渗法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678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39224.9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吹填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系统及网格式真空预压联用电渗法的处理方法,针对现有的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处理吹填软土地基时,存在的施工初期吹填软土含水量大、强度极低,进而导致工人和机械均难以入场的问题,本发明在施工前期采用横向排水系统和电渗系统进行浅层地基处理,以及后期通过竖向排水系统进行深层地基加固。通过电极的垂直布置,使得孔隙水的电渗渗流方向和横向排水系统的真空渗流方向重合,最大限度的提高真空预压联合电渗的处理效率;使用本发明的排水系统布置方式可以实现对浅层和深层地基的加固。本发明具有施工方便、处理高效等优势,将电渗和真空预压进行优势互补,适用于大面积吹填软土地基加固。

    一种真空电渗复合电极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6675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54144.5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刘飞禹 宓炜 王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电渗复合电极,包括增压管、顶帽、密封环、气动两通接头、圆管和锥形底帽;所述增压管穿过顶帽与密封环,并插入气动两通接头,通过顶帽把气动两通接头固定在圆管的顶部,并保持密封,在圆管的上部设有导线连接孔;在圆管的下部密布圆形小孔,所述锥形底帽安装在圆管的底端。本发明除了可用于传统的电渗法外,还可用于联合增压式真空预压或气压劈裂等工法,并可将电渗-真空预压(放气和增压)-气压劈裂等工法进行联合。本发明安装便利,可极大地提高地基处理的效果,降低处理成本,在大面积地基处理时,经济效益尤为明显。

    一种装配式立体加筋土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01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15141.6

    申请日:2023-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立体加筋土挡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挡墙强度差,容易形变,以及该挡墙的施工方法的施工周期长,造价高昂的问题。本装配式立体加筋土挡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半成品加工;山体坡面找平,地基处理;挡墙基础的施工;各个组件的装配和浇筑框架的铺设;浇筑;墙面绿化。本装配式立体加筋土挡墙,包括挡墙基础和若干顶盖,挡墙基础和顶盖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立体加筋块组件、若干浇筑块、底层立体加筋块组件、顶层立体加筋块组件和挡墙面板组件。本装配式立体加筋土挡墙具有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优点。本挡墙采用装配式的施工方法,极大的降低施工周期和施工难度,减少人工和机械成本,降低了工程造价。

    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64719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44468.X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刘飞禹 宓炜 王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26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抽真空系统、排水量测量系统、真空度测量系统、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四部分;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模型箱、排水板、手型接头、排水主管、抽滤瓶、橡皮管、真空泵,抽滤瓶真空表;所述排水量测量系统包括抽滤瓶、电子称;所述真空度系统包括真空管、真空表;所述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包括真空管、微型孔隙水压力计。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能用于开展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的模型试验,系统地研究土中真空度传递和孔隙水压力变化的规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