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9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73314.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制动模式切换过程的电液协调控制方法,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综合考虑制动稳定性和能量回收率,实现电液制动力的优化分配,同时通过海鸥优化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控制器控制电机对液压力矩进行补偿,可以消除电机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差异,最大程度的减小电液切换过程的冲击度和冲击持续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53500.6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胎内应变的轮胎磨损程度估计方法,先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建模,得到不同磨损程度的三维轮胎模型,并提取不同工况(气压、载重和速度)下三维轮胎模型的应变数据并绘制曲线图来提取特征,将提取的特征与轮胎磨损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与轮胎磨损相关性较大的特征作为回归分析特征,将气压、载重、速度和回归分析特征作为输入量,轮胎磨损程度作为输出量来训练和构建轮胎磨损程度估计模型。利用建立好的模型进行轮胎磨损程度的估计,并用实际测试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本发明使得轮胎磨损程度估计结果更加准确并能更好的适应复杂工况下的轮胎磨损程度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4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42153.2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一种基于柔性储粉袋的粉末供给装置,包括粉箱本体,在圆柱体的后段,且位于中轴线处轴向开设有第一腔室;圆柱体的前段为双腔室结构;粉箱外壳体的前端向前越过粉箱内壳体的前端,在粉箱外壳体的前端连接有锥形的粉箱封头;在外腔室内,同轴设置有圆筒状的滑块,滑块与粉箱外壳体形成粉末流化集气腔;内腔室内同轴设置有圆柱状的活塞,活塞将内腔室分为前后两个独立的腔室,储粉袋驱动集气腔与气源相连通;在粉末储腔内设置有柔性储粉袋,柔性储粉袋的前端边缘与粉箱封头间形成环缝。采用该基于柔性储粉袋的粉末供给装置实现了实现粉末燃料与粉箱壳体的隔离储存,避免了卡粉,同时实现了粉末燃料流化位置和流化型面的均匀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346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95123.8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元粉末燃料供给方法与装置,包括:双组元粉末燃料储箱和混合仓,其中:双组元粉末燃料储箱,为一水平设置的筒体,筒体的左右两端为尖端在轴向上向外的圆锥状;在双组元粉末燃料储箱内左右间隔设置有活塞一和活塞二,活塞一和活塞二间围成独立的驱动腔,在活塞一左侧为流化腔一,在活塞二右侧为流化腔二;流化腔一和流化腔二内用于装填固体燃料,且固体燃料种类不同。各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均可独立关闭和开启,且开度可调节;输出管道用于将流化腔一和流化腔二内的固体燃料单一或同时供给混合仓。该装置采用一个储箱,实现了两种粉末燃料的输送,且可调整粉末燃料的供给量;以及改变两种粉末燃料的供给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199618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20342.5
申请日:2025-01-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8/25 ,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6N3/043 , G06N3/048 , G06F18/213 , G06N3/084 , G06N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融合模糊系统和深度学习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管理方法,如下:步骤一、构建物理信息和模糊混合深度学习模型;步骤二、训练物理信息和模糊混合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样本的特征输入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得潜在解;计算潜在解对每个输入特征的偏微分;其中非标记特征的偏微分、输入特征、以及潜在解的任意组合输入TSK模糊系统,通过函数F将潜在解对标记特征的偏微分与TSK模糊系统输出融合;基于损失函数,采用反向传播方法训练物理信息和模糊混合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好得到优化模型;步骤三、预测锂离子健康状态。该方法将TSK模糊系统取代深度神经网络表示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力学,提高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896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39057.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5J11/00 , B25J19/02 , B23K37/02 , B23K37/00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双目视觉多足爬墙焊接机器人,包括焊接机构和运动机构,焊接结构包括机械臂、焊枪、防飞溅挡板、单目相机和双目相机,焊枪、防飞溅挡板、单目相机和双目相机均位于所述机械臂的末端,防飞溅挡板设置在单目相机与焊枪之间,双目相机设置在单目相机的一侧并远离防飞溅挡板;运动机构包括底盘、运动臂和电磁吸盘,六组运动臂均匀分布在底盘四周,每组运动臂的末端通过转动副连接一个电磁吸盘。通过电磁吸盘吸合和释放,让焊接机器人在不同表面上的稳定吸附和灵活移动,单目和双目相机采集待识别的工件图像和焊缝图像,通过与上位机交互控制,机械臂控制焊枪实现自主焊接作业,避免人工焊接的不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