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195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3823.3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10/02 , C08F236/06 , C08F2/00 , C08F2/01
Abstract: 一种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及其单釜聚合方法,涉及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解决了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走向工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方法应用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单釜聚合系统实现;系统包括进料单元、单个聚合釜、储液罐、凝聚釜及产品干燥单元;进料单元包括乙烯储罐、乙烯净化柱、丁二烯、丁二烯净化柱、催化剂储罐及溶剂储罐;将乙烯、丁二烯脱除杂质,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将乙烯、丁二烯、溶剂和催化剂进入单个反应釜发生聚合反应;出料时在管道中加入灭活剂和防老剂,进入储液罐;进入凝聚釜后将产物与未反应单体和溶剂分离,将凝聚得到的胶粒送入干燥单元,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纯化处理后返回进料单元。本发明可应用于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3824.8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10/02 , C08F236/06 , C08F2/00 , C08F2/01
Abstract: 一种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及其连续生产方法,涉及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解决了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工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方法应用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工业化生产装置实现;装置包括进料单元、聚合单元、储液罐、凝聚釜及产品干燥单元;聚合单元包括三/四个串联的反应釜。将乙烯、丁二烯脱除杂质,无水无氧条件下,将乙烯、丁二烯、溶剂和催化剂进入聚合单元,在反应釜中发生聚合反应;出料时,在管道中原位加入灭活剂和防老剂,进入储液罐;胶液进入凝聚釜后,通过水蒸气将产物与未反应单体和溶剂分离,将凝聚后的共聚物胶粒送入干燥单元,将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纯化处理后返回进料单元。本发明可应用于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546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39395.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型城市道路的高黏沥青,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基质沥青75~85份、SBS改性剂3~6份、黏度调节剂1~4份、稳定剂0.2~0.8份、相容剂4~8份、增塑剂2~4份、纳米二氧化硅1~3份、表面活性剂0.5~1.0份和防老剂0.5~1.0份。还公开了该高黏沥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SBS改性剂与黏度调节剂可显著提高沥青的60℃动力黏度和软化点,相容剂和增塑剂可促进SBS改性剂和黏度调节剂在沥青中的溶胀和分散,稳定剂可促进SBS改性剂和黏度调节剂与沥青之间发生交联反应,改善高黏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7396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76615.1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氢气体的回收利用装置及工艺,其装置包括气体脱硫塔、原料气缓冲罐、干燥脱水塔、原料气压缩机、深冷分离冷箱、制冷循环供应系统及管线;所述深冷分离冷箱包括换热器、分离塔、主换热器以及气液分离器;所述制冷循环供应系统包括丙烯储罐、丙烯平衡罐、丙烯压缩机、第一水冷却器、第二冷剂储罐、第二冷剂平衡罐、第二冷剂压缩机及第二水冷却器;其工艺包括原料气预处理、脱水及增压、深冷分离和制冷循环供应步骤。本发明以低成本将富氢气体生产出氢气、液化气和燃料气,氢气回收率和纯度都很高,成功实现了氢气资源和能量的双重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61968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710964249.8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加氢装置石脑油直供重整装置的系统及工艺,采用原料直供工艺,其工艺流程为:柴油加氢装置混合进料经过加热炉、加氢精制反应器、加氢改质反应器处理后,进入分馏系统汽提塔及分馏塔,通过石脑油外送泵将石脑油直接送至重整装置预加氢单元汽提塔入口。本发明采用柴油加氢装置石脑油直供重整装置预加氢单元汽提塔,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工艺流程缩短,能耗小,操作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2879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89102.1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整氢气用作柴油加氢改质氢源的直供工艺,其工艺流程包括五个步骤:主要是重整反应器最终反应产物经冷凝、分离、升压后再分离;气相经过一段压缩、冷却后再分离;气相经过二段压缩、冷却、换热、冷却后再分离;较高纯度的氢气经过重整氢脱氯罐脱除氯化氢;脱氯后的氢气直供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工艺相配套的重整氢气用作柴油加氢改质氢源的直供装置。本发明采用重整装置氢气直供柴油加氢改质装置的新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具有工艺流程缩短、能耗小、操作方便的显著优势;节约氢气,避免氢气的浪费;可通过调整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循环氢纯度,改变石脑油和柴油产品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443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504714.1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生物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步骤S1,菌种取样;步骤S2,微生物富集培养;步骤S3,有效菌种的分离纯化;步骤S4,有效菌种的扩大培养;步骤S5,菌种的有效性验证;步骤S6,菌种耦合。通过对微生物进行筛选驯化;然后把经过筛选驯化的微生物固定在活性炭的表面与孔隙中,活性炭可以吸附污染物,增加微生物周围短链总烃类VOCs的浓度来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率;活性炭吸附的短链总烃类VOCs被微生物降解后,其吸附孔隙可被重新释放,实现活性炭的再生,提高活性炭吸附性能,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生物活性炭。
-
公开(公告)号:CN11862063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739396.5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高端各向同性焦的工艺方法,涉及炭素材料领域,蜡油原料入蜡油原料加热炉热裂解,热解反应器气相产物进分馏塔,液相产物入混合原料加热炉;聚合引发剂和循环油也进入该炉,与液相产物混合后入生焦反应器生焦,其气相产物入分馏塔,固相产物为各向同性焦流出。分馏塔分离进料油气为裂解气、轻馏分油、重馏分油,底部液相是循环油返至混合原料加热炉入口。该方法解决了现各向同性焦原料含高结焦前驱物、灰分及硫氮杂元素,所成焦炭均匀性差致加热炉和高温管道结焦堵塞,影响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及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6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137764.5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炼厂VOCs实时监测与控制系统,包括环境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源头定位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反馈与优化模块和用户交互模块,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环境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清洗、异常值检测和趋势分析,源头定位模块提供源头信息,智能控制模块根据源头定位信息和趋势预测结果,自动生成控制策略,调节炼厂内相关设备的运行参数,反馈与优化模块实时监测控制策略的效果,并根据反馈动态优化控制策略。用户交互模块提供可视化界面和远程访问功能,本发明通过精确监测与智能控制,实现了对炼厂VOCs排放的高效管理,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减少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24141.1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绿叶环保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B01D53/78 , B01D53/62 , B01D53/58 , C01C1/244 , C05C3/00 , C01D7/02 , C02F1/74 , C02F1/66 , C02F1/56 , C02F1/04 , C02F1/38 , C02F1/00 , C02F103/18
Abstract: 一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所属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对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曝气氧化、通二氧化碳中和反应、絮凝沉淀、蒸发浓缩、复分解反应、浓缩分离、离心分离、蒸氨塔蒸发、蒸发釜浓缩、离心分离等步骤。本发明将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废水中的硫酸钠盐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成能够循环用于脱硫的碳酸氢钠,副产物为硫酸铵,作为肥料使用;产物是有经济价值的碳酸氢钠和硫酸铵,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废物”到“产物”的资源化利用闭环;无新的废渣、废气、废水等“三废”产生,实现了整个脱硫系统的废水零排放;降低了处理成本;彻底解决了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废水的处置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