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4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977716.0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10/063 ,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碳电耦合的电力系统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电力系统的生产特性,构建基于碳电耦合的电力系统框架,并衡量电力系统的经济性,构建目标函数;步骤2、建立电源侧的生产结构模型;步骤3、建立储能侧的数学模型;步骤4、在电源侧建立阶梯式碳交易模型,设定不同的碳排放阈值和相应的碳交易价格,优化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步骤5、确定电力系统框架的能量平衡约束条件、生产结构模型的约束条件和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并基于目标函数对生产结构模型、数学模型和阶梯式碳交易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最优的电力系统综合能源调度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经济性和最小碳排放量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4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96922.5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能参与的高比例风电系统失步振荡抑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搭建含风电接入和储能参与的电力系统;步骤S2.在所述电力系统中,采集储能邻近同步机的转速与风电场输出功率,判断同步机摇摆状态;步骤S3.设计同步机摇摆过程各阶段功角稳定性优化控制策略;步骤S4.分析储能与同步机之间的能量交互关系,生成修正指令。本发明在高比例风电接入下,判断同步机摇摆状态,通过实际值与阈值的比较确定所处阶段及各阶段功角稳定性优化策略,生成修正指令;通过紧急控制调节有功电流或有功功率来控制同步发电机电磁功率增量,进而实现对不同阶段不同运行特性下系统功角稳定性的提升,达到抑制失步振荡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11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63942.X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源网荷多约束条件下的电力系统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先构建考虑源、网、荷三侧不同应用场景的以系统总发电成本小为目标函数的储能运行优化模型,随后在确定储能的容量和配置地点后,对储能运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包括储能在风电典型日各时段的运行功率和SOC值的储能最优运行参数。本发明从源、网、荷的不同角度综合考虑了新能源机组的功率波动、削峰填谷等因素,构建对应的惩罚因子并引入目标函数中,实现了新能源的大范围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1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763942.X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源网荷多约束条件下的电力系统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先构建考虑源、网、荷三侧不同应用场景的以系统总发电成本小为目标函数的储能运行优化模型,随后在确定储能的容量和配置地点后,对储能运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包括储能在风电典型日各时段的运行功率和SOC值的储能最优运行参数。本发明从源、网、荷的不同角度综合考虑了新能源机组的功率波动、削峰填谷等因素,构建对应的惩罚因子并引入目标函数中,实现了新能源的大范围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70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932436.X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改进转矩极限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风电并网后的电力系统在遭遇频率扰动事故时,双馈风机的有功输出瞬时增大,然后有功输出以转速的二次函数下降,直至双馈风机输出电磁功率与捕获的机械功率差趋近于零;随后双馈风机有功先随时间缓慢斜坡下降,然后维持恒定,直至与最大功率跟踪输出值相等,最后回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状态。本发明使双馈风机拥有更快的转速恢复速度,同时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频率二次跌落问题,且在不同频率响应中均能有效提升频率跌落最低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679289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0824181.3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30/27 , H02J3/18 , G06F113/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风险的动态无功补偿配置方法,具体是在进行动态无功补偿配置优化前,先建立直流距离耦合度指标,确定系统动态无功补偿的薄弱区域和关键故障,然后建立换相失败风险降低效果指标和动态无功补偿灵敏度指标,基于MOEA/D算法求解降低直流换相失败风险的无功配置优化模型时,以换相失败风险降低效果指标和无功补偿成本为目标函数,变量采用混合编码,同时对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地点和容量进行优化,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并采用熵权法得到最优折中解。本发明能够同时对大电网中多个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布点和容量进行优化,在相同的动态无功补偿成本下,降低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风险的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852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957914.X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nventor: 赵雄光 , 王博 , 赵红生 , 杨东俊 , 乔立 , 魏聪 , 刘巨 , 徐小琴 , 熊志 , 关钦月 , 任羽纶 , 肖楚飞 , 唐飞 , 梁伟强 , 简文 , 卿梦琪 , 卿梦娇 , 张一凡 , 王飞飞
Abstract: 一种考虑不同功能属性的输电网网架规划方法,该方法先根据采集的风速数据构建待规划电网的新能源出力和负荷模型,计算得到多个风电出力典型场景,再根据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负荷中心供电、水电外送、通道互联这四个功能属性建立多目标输电网网架结构规划模型,并根据各典型场景下的风电平均出力标幺值、各典型场景下的负荷平均大小以及各典型场景出现的概率求解该模型,得出多个网架结构规划方案,然后采用基于熵权的多目标决策方法计算各方案的贴近度,以贴近度最大的方案作为目标方案。本设计不仅能够满足电网的不同功能需求,而且显著改善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风电消纳能力以及区域电网功率传输能力,同时减少了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02196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354553.X
申请日:2019-04-29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在线同调识别方法,本发明在第一步将风电功率注入对于原系统的影响等效为发电机节点的自导纳变化,计算出风机功率置换后的所连电机功角变化近似值,构建发电机耦合程度拉普拉斯矩阵并求出离线分类结果;第二步基于离线的发电机耦合程度约束,在对发电机在线同调识别中放大风电场接入对电力系统固有振荡模式的影响,运用发电机之间的耦合关系修正从功角轨迹中提取的信息,得到在线分群结果;第三步将风机接入后的发电机之间相关程度映射到低维空间中,提取前k个特征向量,采用修正余弦距离计算相似度,最终得到在线同调分群结果。本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完成不同故障信息下的风机并网系统中的同调机群在线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450015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10344.1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调速器执行机构分段线性模型及参数获取方法,本发明提出了汽轮机调速器执行机构分段线性模型,该模型分别采用主、辅分段开启和关闭时间常数反映调门非线性;调门全开全关时,油动机先以主开启和关闭时间常数呈线性动作,接近调门稳态开度值时,油动机以辅开启和关闭时间常数动作。其主开启和关闭时间常数通过全开全关曲线前段计算得到,并结合调门小扰动试验采用智能算法辨识执行机构比例积分环节倍数,再由全开全关试验曲线确定调门分段点及辅开启和关闭时间常数,完成参数的获取。本发明结构精细、清晰,模型参数意义明确、易获取,建模过程快捷、高效、精确,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817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98874.8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的无功平衡区域确定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构建用于禁忌搜索的无功发电节点间无功功率分配模型,并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步骤2,获取区域电网中各无功发电节点的电压和无功发电节点间的等值阻抗,基于无功发电节点间无功功率分配模型及其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采用禁忌搜索算法搜索与无功不平衡节点联系最为紧密的m个无功发电节点,从而获得无功不平衡节点的无功平衡区域。本发明方法能选择最优的无功发电节点构成无功平衡区域,不仅减少了无功功率失配量分配过程中的有功损耗,还能准确确定系统无功平衡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