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62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88245.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一个频段的间谐波并联谐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电网参数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步骤二、接入SVC等效电纳,更新节点导纳矩阵,基于模态分析法得到新的所有模态的并联谐振频率;步骤三、比较并联谐振频率和间谐波源频率,判断并联谐振频率与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的大小,如果并联谐振频率在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之间,则改变接入SVC的等效电纳,继续进行步骤二,如果并联谐振频率不在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之间,即并联谐振频率偏移出电网间谐波频率频段,则进行步骤四;步骤四、使所有模态并联谐振频率偏移出电网间谐波频率频段的接入的SVC为有效SVC,该有效SVC可以避免一个频段间谐波并联谐振。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4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889714.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间谐波谐振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最佳接入点判断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电网参数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步骤二,更新接入电能质量治理装置SVC后的节点导纳矩阵,依次建立各节点的优化模型;步骤三,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各节点能够避免发生并联谐振的SVC最小等效电纳接入值;步骤四,比较各节点接入SVC等效电纳,选择接入SVC等效电纳最小的节点为电能质量治理装置SVC的最佳接入点。本发明通过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优化模型,来选择一个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最佳接入点,以避免一个频段的注入间谐波激励系统发生并联谐振。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6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88245.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一个频段的间谐波并联谐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电网参数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步骤二、接入SVC等效电纳,更新节点导纳矩阵,基于模态分析法得到新的所有模态的并联谐振频率;步骤三、比较并联谐振频率和间谐波源频率,判断并联谐振频率与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的大小,如果并联谐振频率在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之间,则改变接入SVC的等效电纳,继续进行步骤二,如果并联谐振频率不在电网间谐波频段两端值之间,即并联谐振频率偏移出电网间谐波频率频段,则进行步骤四;步骤四、使所有模态并联谐振频率偏移出电网间谐波频率频段的接入的SVC为有效SVC,该有效SVC可以避免一个频段间谐波并联谐振。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89714.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间谐波谐振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最佳接入点判断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电网参数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步骤二,更新接入电能质量治理装置SVC后的节点导纳矩阵,依次建立各节点的优化模型;步骤三,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各节点能够避免发生并联谐振的SVC最小等效电纳接入值;步骤四,比较各节点接入SVC等效电纳,选择接入SVC等效电纳最小的节点为电能质量治理装置SVC的最佳接入点。本发明通过建立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优化模型,来选择一个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最佳接入点,以避免一个频段的注入间谐波激励系统发生并联谐振。
-
公开(公告)号:CN114765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10515486.7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投切状态矩阵分组轮换的MMC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针对N+1的MMC电容电压自平衡投切状态矩阵SN需要满足的条件;步骤2,给出投切状态矩阵构造规则;步骤3,根据投切状态矩阵的构造规则,提出开环均衡控制策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根据已知的MMC子模块个数利用投切状态矩阵构造规则得到投切状态矩阵SN并保存;步骤3.2,根据上桥臂所需导通的模块数i采取投切状态矩阵分组轮换控制模式选择对应矩阵中的行向量作为投切状态,产生触发脉冲输入给各子模块的开关器件。本发明对MMC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进行均衡控制,计算方法简单、均压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03425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889716.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配电网基频节点导纳矩阵;步骤2、修正配电网基频节点导纳矩阵;步骤3、求取修正后配电网基频节点阻抗矩阵;步骤4、求取并联谐振频率及谐振模态阻抗;步骤5、获得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评价阻抗;步骤6、根据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评价阻抗的幅值对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进行评价。本申请补充了原模态分析法不能实现对诺顿型间谐波源评价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不足,在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配电网不同位置需要对节点阻抗矩阵进行修正的情况下,建立了评价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765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515486.7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投切状态矩阵分组轮换的MMC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针对N+1的MMC电容电压自平衡投切状态矩阵SN需要满足的条件;步骤2,给出投切状态矩阵构造规则;步骤3,根据投切状态矩阵的构造规则,提出开环均衡控制策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根据已知的MMC子模块个数利用投切状态矩阵构造规则得到投切状态矩阵SN并保存;步骤3.2,根据上桥臂所需导通的模块数i采取投切状态矩阵分组轮换控制模式选择对应矩阵#imgabs0#中的行向量作为投切状态,产生触发脉冲输入给各子模块的开关器件。本发明对MMC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进行均衡控制,计算方法简单、均压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03425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89716.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配电网基频节点导纳矩阵;步骤2、修正配电网基频节点导纳矩阵;步骤3、求取修正后配电网基频节点阻抗矩阵;步骤4、求取并联谐振频率及谐振模态阻抗;步骤5、获得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评价阻抗;步骤6、根据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评价阻抗的幅值对节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进行评价。本申请补充了原模态分析法不能实现对诺顿型间谐波源评价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不足,在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配电网不同位置需要对节点阻抗矩阵进行修正的情况下,建立了评价诺顿型间谐波源接入点激励并联谐振能力的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