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的精英保留策略遗传算法的闸坝群联合调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79117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630264.5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的精英保留策略遗传算法的闸坝群联合调度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闸坝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模型求解中的寻优效率和收敛速度。闸坝群联合调度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建立模型,1、确定目标函数,2、设置约束条件,并将涉及到的各相关变量均设置为非负;步骤2.从闸坝群的历史资料和实测资料中获取模型涉及的各参数的数据;步骤3.带入步骤2获取的数据,对模型采用改进的精英保留策略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步骤4.根据步骤3对步骤1模型的求解结果进行闸坝群联合调度。

    基于可调能力的闸坝群低影响应急生态调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7927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695149.6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可调能力的闸坝群低影响应急生态调度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流域的生态效益。闸坝群低影响应急生态调度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以保障流域关键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为目的的闸坝群应急调度可调能力指标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选取:从水量、水质和工程这三个要素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以保障流域关键断面生态流量为目标的闸坝群应急调度可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建立最优组合赋权模型,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最优组合权重;3.可调能力计算,计算得到闸坝的可调能力值;步骤二、流域关键控制断面闸坝群低影响应急生态调度方案生成和优选:1.生态缺水量计算;2.应急调度方案生成和优选。

    基于可调能力的闸坝群低影响中长期联合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915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18402.5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可调能力的闸坝群低影响中长期联合调度方法,包括分析流域水资源现有情况,选取多个水库和多个水闸作为评价和调度对象,构建以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的闸坝群可调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并通过水库可调能力评价指标因子最优组合权重或水闸可调能力评价指标因子最优组合权重计算各个水库或各个水闸的可调能力,构建流域闸坝群低影响中长期联合调度模型,建立调度模型目标函数,并构建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闸坝节点、取水节点、用水单元和可调能力,对流域闸坝群低影响中长期联合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调度方案。

    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城市设计暴雨雨型推求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0486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03683.5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城市设计暴雨雨型推求方法及系统,推求方法包括:步骤1:以设计城市区域为单元收集不同站点历史降雨资料;步骤2:确定设计暴雨历时,根据历史资料长短选择合适方法选取暴雨样本;步骤3:对选取的暴雨样本进行排频计算,确定设计暴雨重现期,根据重现期确定设计暴雨雨量;步骤4:对不同站点的暴雨样本数据进行本征正交分解,得到降雨场的主要模态和模态对相应的时间系数;步骤5:根据第一主要模态的时间系数确定设计暴雨雨峰位置、暴雨雨型趋势,选择雨型的重构模板。步骤6:选取主要模态按照重构模板进行暴雨雨型重构;步骤7:将重构结果按照设计暴雨雨量进行同比缩放得到区域的设计暴雨雨型。

    高坝泄洪振动对周边居民生活舒适度影响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921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241963.3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坝泄洪振动对周边居民生活舒适度影响的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高坝泄洪振动信号并提取泄洪振动信号中振动峰值速度、振动主频率和低频能量集中系数作为环境扰动特性指标;步骤2.采集人体静坐正常情况下的正常心率和血压值,以及泄洪振动情况下人体心率和血压值,然后计算出人体的心率变化率和血压变化率;步骤3.建立心理烦恼率与振动峰值速度、振动主频率和低频能量集中系数的关系;步骤4.对振动峰值速度和低频能量集中系数与心率变化率和血压变化率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法分别建立关系;步骤5.建立基于人体生理与心理指标的泄洪振动影响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该综合评价模型对周边居民生活舒适度影响进行评价。

    一种基于空心玻璃微珠的水下抗爆复合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9370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141107.0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心玻璃微珠的水下抗爆复合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复合防护结构由布置在涉水建筑物表面现浇施工的玄武岩纤维高强混凝土层和掺空心玻璃微珠混凝土层组成。利用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超高强度承受近距离水下爆炸打击,并解决主体结构中钢筋受水体中离子腐蚀后耐久性下降的问题;同时利用空心玻璃微珠中密封气体与周围介质的波阻抗失配特性,实现水下爆炸冲击波的反射,减缓应力波在结构中的传播。该复合防护结构通过逐级削能,有效防止爆炸冲击波对涉水建筑物的破坏。此外,该复合防护结构抗腐蚀性、抗渗性、耐久性等性能良好,可广泛用于各类涉水建筑物的水下抗爆防护。

    一种清污分流的合流制截流井

    公开(公告)号:CN11020612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57037.X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流制截流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污分流的合流制截流井,包括井体和设置于井体的光电检测清污分流装置;所述井体的侧壁分别连通有污水进水管、截流污水管和溢流出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高于截流污水管和溢流出水管,所述光电检测清污分流装置包括控制终端、分别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的第一光电探头和气囊阀,所述第一光电探头设置于污水进水管,所述气囊阀包括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的气泵和分别与气泵连通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于截流污水管内,所述第二气囊设置于溢流出水管内。本发明利用光电信号直接识别污水进水管来水的水体水质,精度更高;可有效解决传统截流井汛期污水过堰问题。

    高坝泄洪振动对周边居民生活舒适度影响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921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41963.3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坝泄洪振动对周边居民生活舒适度影响的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高坝泄洪振动信号并提取泄洪振动信号中振动峰值速度、振动主频率和低频能量集中系数作为环境扰动特性指标;步骤2.采集人体静坐正常情况下的正常心率和血压值,以及泄洪振动情况下人体心率和血压值,然后计算出人体的心率变化率和血压变化率;步骤3.建立心理烦恼率与振动峰值速度、振动主频率和低频能量集中系数的关系;步骤4.对振动峰值速度和低频能量集中系数与心率变化率和血压变化率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法分别建立关系;步骤5.建立基于人体生理与心理指标的泄洪振动影响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该综合评价模型对周边居民生活舒适度影响进行评价。

    基于静态与动态图结合的流域尺度径流多步时空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1116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41223.0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基于静态与动态图结合的流域尺度径流多步时空预测方法,包括对预测流域各个径流监测站在一段历史时间内的径流分别进行时间和空间特征提取,对所有径流监测站生成静态河道距离图、静态高程差图及动态图,并将三个图融合,建立径流预测模型对所有径流监测站的径流进行预测。径流预测模型包括输入层、M个级别的处理结构和线性层,输入层输入预测流域各个径流监测站在一段历史时间内的径流序列;每一级别的处理结构均分别进行时间和空间特征提取后得到当前级别的输出,再作为下一级别处理结构的输入;M个级别的输出同时也作为线性层的输入,线性层最后输出所有径流监测站的预测径流,能有效地提高流域尺度径流多步预测的精度。

    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雨量站缺失处降雨获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0811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18399.X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雨量站缺失处降雨获取方法及系统,获取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缺失站点处的位置,选择多个邻近的雨量站,对这些站的降雨数据进行整理;步骤2:将原始降雨场数据和人工时空归一化后的降雨场数据分别作为输入,对降雨场进行两次本征正交分解,得到降雨场的主要模态和相对应的时间系数;步骤3:根据步骤2的分解结果,筛选出表征时空属性的模态及对应的时间系数;步骤4:从主要模态中剔除步骤3筛选出的能够反映降雨时空特征的模态,以距离缺失站点位置处较近的站点为模板,利用剩余模态重构缺失站点所在位置的降雨过程即可得到缺失站点处的降雨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