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23166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071386.5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绝缘劣化进程的疲劳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一个玻璃柜、设置在玻璃柜内用于放置被测试品的平台组件、一个高压系统和一个低压系统;所述玻璃柜内充有绝缘油;玻璃柜由绝缘支柱支撑在地面;高压系统的一部分设置在玻璃柜内,另一部分设置在玻璃柜外;低压系统一部分设置在玻璃柜内,另一部分设置在玻璃柜外;通过测试波形、频率以及温度对电树枝化的影响,建立对绝缘疲劳状态进行评估的指标模型;建立描述绝缘疲劳寿命曲线的模型;以及建立疲劳寿命曲线和运行试验数据对绝缘状态进行寿命评估的模型。本发明能够对绝缘老化发展过程进行准确描述和预测,进而对绝缘状态准确判定,能够提高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工作效率、减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88065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76083.1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间隙击穿电压预测方法,选取若干典型电极结构空气间隙,确定影响其击穿电压的因素及水平范围;选用能够考察上述因素各个水平的正交表,按照各试验号对应的试验条件依次进行击穿电压试验;加载击穿电压试验值对典型电极结构空气间隙进行静电场计算,从计算结果中提取电场分布参数;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击穿电压预测模型,将电场分布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以间隙在加载电压下是否击穿作为模型的输出,采用典型电极结构空气间隙击穿电压试验数据对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训练,从而预测得到其他电极结构的空气间隙击穿电压。本发明预测过程简单、准确性高,有助于减少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研究所需的试验量,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866683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98617.0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子流场问题研究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瞬态上流元的油纸绝缘内部空间电荷输运仿真方法。对于油纸绝缘内部空间电荷的优化计算,本发明首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对油纸绝缘机构模型进行建模,提取出网格与节点信息,然后根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带入泊松方程,求解出空间电场分布,利用肖特基发射效应计算出电极表面电荷分布,并作为边界条件,利用瞬态上流元法进行迭代计算,根据收敛判据,最终求解出油纸绝缘内部空间电荷分布。本方法可以不经过试验,对换流变压器的油纸绝缘系统的空间电荷运动情况进行研究,为研究空间电荷对油纸绝缘介质击穿机理影响的以及换流变压器内绝缘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82316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1386.5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绝缘劣化进程的疲劳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一个玻璃柜、设置在玻璃柜内用于放置被测试品的平台组件、一个高压系统和一个低压系统;所述玻璃柜内充有绝缘油;玻璃柜由绝缘支柱支撑在地面;高压系统的一部分设置在玻璃柜内,另一部分设置在玻璃柜外;低压系统一部分设置在玻璃柜内,另一部分设置在玻璃柜外;通过测试波形、频率以及温度对电树枝化的影响,建立对绝缘疲劳状态进行评估的指标模型;建立描述绝缘疲劳寿命曲线的模型;以及建立疲劳寿命曲线和运行试验数据对绝缘状态进行寿命评估的模型。本发明能够对绝缘老化发展过程进行准确描述和预测,进而对绝缘状态准确判定,能够提高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工作效率、减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866683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510298617.0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子流场问题研究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瞬态上流元的油纸绝缘内部空间电荷输运仿真方法。对于油纸绝缘内部空间电荷的优化计算,本发明首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对油纸绝缘机构模型进行建模,提取出网格与节点信息,然后根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带入泊松方程,求解出空间电场分布,利用肖特基发射效应计算出电极表面电荷分布,并作为边界条件,利用瞬态上流元法进行迭代计算,根据收敛判据,最终求解出油纸绝缘内部空间电荷分布。本方法可以不经过试验,对换流变压器的油纸绝缘系统的空间电荷运动情况进行研究,为研究空间电荷对油纸绝缘介质击穿机理影响的以及换流变压器内绝缘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9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010551811.6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闸管电压监测板的测试电路,包括:晶闸管电压监测板、高压电源、保护电阻、电感、阻尼电阻、阻尼电容、光电转换板和示波器。阻尼电阻串联阻尼电容构成阻尼支路,电感构成电感支路与阻尼支路并联,高压电源串联保护电阻后连接阻尼支路与电感支路。晶闸管电压监测板的X1端与阻尼支路的中点相连,X2端与保护电阻相连,X3、X4端接地,光纤接口C与光电转换板的光信号接收端相连。示波器的CH1信道与保护电阻相连,CH2信道与光电转换板的电信号发送端相连。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降低晶闸管电压监测板的测试电路对高压电源的性能要求,减小测试电路的构建难度,提高实验室开展测试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033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194040.X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L23/44 , H01L23/473 , H01L23/427 , H01L23/49 , H01L23/02 , H01B3/20 , H01L25/07 , H02M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流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浸没式换流阀装置,包括壳体、接线端子以及换流阀组件,所述换流阀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所述空腔灌注有绝缘液体,以使所述换流阀组件浸没在所述绝缘液体内,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换流阀组件电气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将所述换流阀组件浸没在所述绝缘液体内,在该换流阀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所述绝缘液体直接带走所述换流阀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外界设备,所述绝缘液体的绝缘性能比空气还好,只需更小的距离便可以实现绝缘要求,所述壳体同时对所述换流阀组件起到保护作用,不需要建立阀厅,节省了大量安装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6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47552.2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州南网科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00 , G06T7/73 , G06T3/403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场景重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载雷达在行驶轨迹上的探测点所采集到的点云图;根据所述探测点对应的重力加速度,将所述点云图矫正至与地面平行,得到矫正后的点云图;根据所述探测点对应的目标航向角,将所述矫正后的点云图转换至目标坐标系下,得到转换后的点云图;对所述转换后的点云图进行拼接,得到所述车载雷达的场景重构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三维场景重建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7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417450.6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网络巡视系统,包括:线路数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电力网络的线缆的实体信息;AR建模模块,用以根据所述实体信息构建电力网络的线缆三维AR模型;动态信息采集模块,用以获取电力网络各监测点的动态信息;动态信息处理模块,用以根据各所述监测点的动态信息以及对应的实体信息分析电力网络的全局动态信息;动态拟合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线缆三维AR模型以及所述全局动态信息构建线缆运行动态AR模型;本发明实现了通过AR技术对电力网络进行直观的事实数据监测,使得对电力网络的监测更加简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AR场景巡视过程中未将巡视过程中的检测数据在AR场景中实时显示导致的巡视排查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01628.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路温度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涉及电力线路技术领域。通过获取电力线路内光栅的散射光强度,判断散射光强度是否小于初始一级预设散射光强度,若是,则跳转执行获取电力线路内的散射光强度的步骤。若否,则判断散射光强度是否小于或等于初始二级预设散射光强度,若是,则根据散射光强度的持续时长和预设时长标准,确定电力线路对应的第一监测数据。若否,则判定电力线路发生故障,生成第二监测数据并发出警报。通过对电力线路的散射光强度进行监测,基于监测点位处异常情况持续时长对异常进行二次判定或判定电力线路发生故障并发出警报,从而避免了外界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监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