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643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58892.5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武工科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原位土及建筑垃圾制备的低收缩抗裂路面基层材料,包括5~20wt%减缩增强剂,10~35wt%的建筑垃圾,20~50wt%的原位土,0.5~2.0wt%的抗水软化剂,0.5~1.0wt%的螯合剂和0.3~2.0wt%复合纤维,减缩增强剂中包括水泥、钢渣、矿粉、磷石膏和碱激发剂。本发明利用多固废协同制备的微膨胀水泥固化建筑垃圾和原位土,采用高胶凝性、微膨胀水泥解决其收缩和强度低问题,掺入抗水软化剂,解决微膨胀水泥中磷石膏遇水软化和原位土遇水软化技术问题,掺入螯合剂络合固废和原位土中的重金属离子,解决此种路面基层材料的环境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2052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95743.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路基层用钢渣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90‑100份的水泥,15‑20份的改性钢渣微粉,5‑10份的硅灰,5‑10份的粉煤灰,275‑290份的改性钢渣细集料,300‑390份的再生粗集料,0.84‑0.96份的减水剂,38.5‑45.5份的水。本发明采用CO2矿化技术对钢渣进行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进行碳化固定,当将处理后的钢渣微粉和钢渣细集料用于高速路基层用钢渣再生混凝土,可有效避免基层开裂,以最紧密堆积理论适当加入硅灰和粉煤灰填充由水泥、细集料和粗集料构成的空隙,可有效提高所得高速路基层用钢渣再生混凝土的致密度和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98884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95801.1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渣‑磷石膏复掺泡沫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7‑8%的钢渣、12‑13%的水泥、2‑3%的水玻璃、25‑30%的矿粉和45‑55%的磷石膏。本发明采用对水泥‑矿粉‑磷石膏胶凝体系采用合适的激发剂,激发其活性,从而增大水泥替代率,可合理利用并消纳磷石膏,钢渣是炼钢行业的副产品,属于碱性较强的工业固废,可以提供碱性环境促进矿粉水化,在水泥‑矿粉‑磷石膏胶凝体系引入钢渣,增大固废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泡沫混凝土的成本。且本发明的混凝土具备优异的成型效果、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428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79449.6
申请日:2023-08-05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武工科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γ‑C6002S磷石膏轻‑700kg/m集料超高性能3,粉煤灰100‑150kg/m400kg/m33,,铜镀钢纤维硅灰150‑200kg/m80‑100kg/m3,改性3,γ中砂‑C2300S磷石膏免烧集料‑700kg/m3,漂珠20040‑‑92kg/m3,细砂260‑608kg/m3,减水剂8‑15kg/m3,消泡剂0.5‑2kg/m3,水150‑190kg/m3。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密度小、自收缩低,并可兼顾优异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有利于推进工业固废轻集料在UHPC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427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79448.1
申请日:2023-08-05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武工科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烧型γ‑C2S磷石膏轻集料,各组分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包括:磷石膏43‑68%,γ‑C2S 12‑28%,粉煤灰5‑10%,矿粉5‑10%,赤泥粉3‑6%,偏铝酸钠1‑3%,水5‑7%;首先将称取的磷石膏、γ‑C2S、矿粉、粉煤灰、赤泥粉、偏铝酸钠和水搅拌混合;再经分步压制、破碎、磨圆处理,筛分,得集料粗胚;最后置于饱和石灰水中养护制得。本发明所得γ‑C2S磷石膏轻集料的自重较低、强度大,可实现磷石膏等工业废弃物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16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248693.2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武工科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本发明将废弃复合材料破碎颗粒表面改性整形,制备得到混凝土用废弃复合材料颗粒集料,采用该集料制备出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微珠、硅灰、复合材料破碎颗粒集料、钢纤维、合成纤维、减水剂、膨胀剂和水,水灰比为0.16‑0.18。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和抗冲磨性能,可用于水工结构船闸、廊道、大坝、桥墩等受水流冲刷和泥石流冲击部位。同时,本发明开辟了废弃复合材料回收利用的新方法,对固废资源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5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0345788.9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武工科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4B16/06 , C04B20/12 , C04B28/04 , D01D5/34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缩诱导型抗裂纤维,它包括由热收缩芯材和外层热收缩皮材组成的复合纤维,以及包覆在其表面的水溶性改性聚乙烯醇层;其中水溶性改性聚乙烯醇层中包含聚乙烯醇和膨胀组分。本发明采用多层皮芯结构设计思路,充分利用高模量温缩诱导抗裂纤维的热激发收缩及其与胶凝浆体界面的粘结耦合作用,有效抵消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温差及收缩应力,并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同时利用引入的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徐变,降低因混凝土收缩徐变引发的纤维施加微预压应力的损失,进一步保证并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本发明所述温缩诱导型抗裂纤维的热收缩激发温度低、收缩率高、成本低,且涉及的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较简单,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45788.9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武工科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4B16/06 , C04B20/12 , C04B28/04 , D01D5/34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缩诱导型抗裂纤维,它包括由热收缩芯材和外层热收缩皮材组成的复合纤维,以及包覆在其表面的水溶性改性聚乙烯醇层;其中水溶性改性聚乙烯醇层中包含聚乙烯醇和膨胀组分。本发明采用多层皮芯结构设计思路,充分利用高模量温缩诱导抗裂纤维的热激发收缩及其与胶凝浆体界面的粘结耦合作用,有效抵消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温差及收缩应力,并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同时利用引入的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徐变,降低因混凝土收缩徐变引发的纤维施加微预压应力的损失,进一步保证并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本发明所述温缩诱导型抗裂纤维的热收缩激发温度低、收缩率高、成本低,且涉及的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较简单,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5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52744.9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武工科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强耐蚀海工大体积混凝土,它包括掺量为0.5~50kg/m3的温缩诱导型抗裂纤维和50~800kg/m3的预湿内养护集料;所述温缩诱导型抗裂纤维的收缩率≥0.5%,热激发收缩温度为30~100℃,它包括由热收缩芯材和外层热收缩皮材组成的热收缩复合纤维,以及进一步包覆在其表面的水溶性改性聚乙烯醇层;其中水溶性改性聚乙烯醇层中包含聚乙烯醇和膨胀组分。本发明将具有补偿收缩功能的温缩诱导型抗裂纤维和具有高微细连通孔结构的内养护集料同时引入C50以上高强海工大体积混凝土中,协同调控其微结构并提升其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和抗氯盐侵蚀性能,有效解决高强海工大体积混凝土控裂和抗氯盐侵蚀等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205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9961.5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杂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550~650kg/m3的水泥,50~130kg/m3的硅灰,105~210kg/m3的粉煤灰,80~130kg/m3的矿渣粉,580~680kg/m3的细骨料,850~1080kg/m3的粗骨料,0.5~0.8wt%的减水剂,0.01‑0.05wt%的植物纤维,0.02‑0.25wt%的废旧轮胎钢纤维。本发明通过植物纤维(柔性纤维)与废旧轮胎钢纤维(刚性纤维)进行复配,发挥混合纤维的“混杂效应”,同时利用植物纤维的缠绕作用将废旧轮胎钢纤维缠绕在一起,使得钢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连续相,进一步提高UHPC的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