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3717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10980991.4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武汉瀚海智能激光工程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熔覆头装置,属于激光表面强化技术领域。该激光熔覆头装置包括送粉器和感应器,其中:送粉筒的上方开设有入粉口,导光筒设置在送粉筒的内部,该导光筒的顶部与顶筒连接;导光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进气孔,顶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出气孔;感应器设置在送粉器的下方,该感应器采用圆环形结构,熔池位于圆环形的中央。本发明能够在离心力作用下实现粉末与载气分离,并使得回旋后的载气顺利排出送粉器,从而削弱载气对粉末的作用力,增加粉末利用率;同时采用圆环形感应器,克服了传统条形感应器单向熔覆的缺陷,使用更加灵活方便,适应性更强,还能够同时对待熔覆工件进行预热和后热,提高熔覆效率,预防脆性相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73717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80991.4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武汉瀚海智能激光工程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熔覆头装置,属于激光表面强化技术领域。该激光熔覆头装置包括送粉器和感应器,其中:送粉筒的上方开设有入粉口,导光筒设置在送粉筒的内部,该导光筒的顶部与顶筒连接;导光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进气孔,顶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出气孔;感应器设置在送粉器的下方,该感应器采用圆环形结构,熔池位于圆环形的中央。本发明能够在离心力作用下实现粉末与载气分离,并使得回旋后的载气顺利排出送粉器,从而削弱载气对粉末的作用力,增加粉末利用率;同时采用圆环形感应器,克服了传统条形感应器单向熔覆的缺陷,使用更加灵活方便,适应性更强,还能够同时对待熔覆工件进行预热和后热,提高熔覆效率,预防脆性相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558191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450489.8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激光探针成分分析仪,它包括探测头和主机系统两部分,探测头包括外壳、光纤准直镜和透镜;主机系统包括微控制器、便携式PC机、激光器电源、光谱仪、光收集器、二向色镜、光纤耦合器,光阑和激光器发射头;采用将激光脉冲和采集光都通过同一根光纤来传输的方式,避免了复杂的光路系统,缩小了激光探针成分分析仪的探测头的体积,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和可重复性;采用双脉冲激发,能够很好的降低探测极限,提高信背比和等离子体光谱的稳定性;同时,采用脉冲能量为10-20 mJ的小能量激光脉冲来激发样品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同时避免对样品表面较大的破坏;采用上位机软件控制小型位移平台实现自动化聚焦和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84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981622.7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武汉飞能达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淬火质量监测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激光表面强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为:调节成像器件参数,使激光光斑和氧化物亮点在成像器件上能够进行区分,然后利用成像器件获得激光加工区域的图像;根据图像确定氧化物亮点的占比面积;判断上述参数是否全部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判定激光淬火质量合格,若否,则判定激光淬火质量不合格。本发明利用微熔氧化物的亮度高于工件表面光斑的亮度这一特点,提出对成像组件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上述参数有效监测评判激光淬火质量,可以实时监测天气条件、环境温度差异、钢轨表面状态和不同锈蚀程度对激光淬火质量的影响,并提供定量评断依据,以便于实时修正工艺参数,实现高(56)对比文件CN 101194199 A,2008.06.04李天生.金属热处理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第978-7-5647-6553-8版),第111-119页.郭良奇等.激光淬火加工质量视觉检测系统研究.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全文.Abuluwefa, H. T.等人.Thermodynamicsand Kinetics of Surface Oxidation ofSteels during Annealing in H2-N2Atmospheres. INTERNATIONALMULTICONFERENCE OF ENGINEERS AND COMPUTERSCIENTIST.2012,全文.胡乾午,吕卫文,刘顺洪,李志远,胡席远,李泉华,张祖凤.涂层诱发铸铁激光淬火的动力学特征.金属热处理学报.1997,(第02期),全文.程义远;王勇;韩彬;李美艳.35CrMoA钢激光淬火-渗氮复合处理微观组织与性能.中国激光.2010,(第01期),全文.杨彩霞;周腊吾;刘继常;伍耀庭.激光淬火过程实时检测系统的设计.激光技术.2011,(第03期),全文.杨彩霞;周腊吾;刘继常;伍耀庭.激光淬火过程实时检测系统的设计.激光技术.2011,(第03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0473004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310710790.8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激光探针塑料识别精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激光探针装置采集每种待测塑料的等离子体光谱,再选取特征谱线、读取特征谱线强度,并对特征谱线的强度做归一化处理;然后待识别塑料的M2个光谱中C-N(0,0),C-C(0,0)和O I777.41nm三条关键特征谱线的归一化强度均分别乘上权重因子,最后采用训练得到的SVM分类器模型,将待识别光谱数据作为分类模型的输入,再根据输出获得每种塑料的识别准确度。本发明实现过程简单,并有效提高了关键特征谱线的分类权重,使得更多特征谱线对分类的贡献率有所增加,最终提高了塑料识别分类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15411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047363.6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21D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淬火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方法利用扫描振镜的快速跳转将现有激光淬火工艺中单次加热改变为多次甚至高频次重复扫描加热,激光能量输入导致的热传导过程是短加热时间、多次叠加方式注入到工件表面,它使得金属基体吸收的激光能量累积增加,热传导深度也累积增大。装置包括激光器、控制系统、导光系统、机械运动装置和扫描振镜。即使当工艺参数选用较高的激光功率时,由于扫描速度高并有扫描间歇存在,使金属的表面温度始终控制在熔点以下,使得热量能够有效地、不断地从工件表面扩展到工件内部,从而在避免金属表面熔化的前提下,提高工件表面的奥氏体化区域的深度,并显著提高激光淬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6774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41894.1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精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宏观与微区集成式激光探针成分分析仪,包括激光器、倍频模块、二个笼式立方、二个激光波长反射镜、工业相机、光谱采集器、物镜转换器、聚焦物镜、光谱仪与计算机,激光器的出光口的前端安装有倍频模块,激光器与计算机电信号相连。本发明能对物质的宏观与微区成分进行准确定性分析与较高精度的定量分析,且能在宏观与微区成分分析之间实现快速无缝切换;其次,该设备为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增强了设备的集成度。此外,各模块之间功能独立、易于操作和维护;最后,光路的模块化设计使户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光路进行使用前校准,节约了时间,同时,分析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71296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53448.6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探针成分分析仪,它包括Nd.YAG激光器系统、波长可调谐激光器系统、气雾化系统、光谱采集系统和计算机;气雾化系统用于使待分析的溶液产生气溶胶;Nd.YAG激光器用于产生高能激光束,并聚焦到气溶胶上使其激发出等离子体火焰;波长可调谐激光器用于产生所需要的共振激发波长的泵浦激光束,并聚焦在等离子体火焰上,发生共振激发作用;光谱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共振激发之后产生的特征光谱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后传输到计算机分析溶液的物质成分。该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弊端,大幅度改善LIBS技术在检测溶液中微量元素的检测灵敏度,以达到环境监控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的要求,同时还能够对液体中的物质进行在线的精确定性和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3215411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47363.6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21D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淬火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方法利用扫描振镜的快速跳转将现有激光淬火工艺中单次加热改变为多次甚至高频次重复扫描加热,激光能量输入导致的热传导过程是短加热时间、多次叠加方式注入到工件表面,它使得金属基体吸收的激光能量累积增加,热传导深度也累积增大。装置包括激光器、控制系统、导光系统、机械运动装置和扫描振镜。即使当工艺参数选用较高的激光功率时,由于扫描速度高并有扫描间歇存在,使金属的表面温度始终控制在熔点以下,使得热量能够有效地、不断地从工件表面扩展到工件内部,从而在避免金属表面熔化的前提下,提高工件表面的奥氏体化区域的深度,并显著提高激光淬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71296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753448.6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探针成分分析仪,它包括Nd.YAG激光器系统、波长可调谐激光器系统、气雾化系统、光谱采集系统和计算机;气雾化系统用于使待分析的溶液产生气溶胶;Nd.YAG激光器用于产生高能激光束,并聚焦到气溶胶上使其激发出等离子体火焰;波长可调谐激光器用于产生所需要的共振激发波长的泵浦激光束,并聚焦在等离子体火焰上,发生共振激发作用;光谱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共振激发之后产生的特征光谱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后传输到计算机分析溶液的物质成分。该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弊端,大幅度改善LIBS技术在检测溶液中微量元素的检测灵敏度,以达到环境监控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的要求,同时还能够对液体中的物质进行在线的精确定性和定量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