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32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70839.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清污机器人及其清污方法,微型机器人包括机座、清污罩、储液箱、超声波发生器及行走机构;清污罩包括罩体及清污驱动部,罩体具有收纳于机座的收纳状态,以及罩设于待清理设备表面的工作状态,罩体设有连通其内腔的进液流道,清污驱动部设于机座,并与罩体驱动连接,用于驱使罩体在收纳状态与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储液箱连通进液流道,能够经由进液流道向罩体的内腔提供清洗液;超声波发生器设于罩体的内腔,用于产生超声波;行走机构安装于机座,用于带动机座移动。本方案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对污物进行超声波清洗,以消除污物,避免毛刷磨损光伏板表面,极大程度的保证板件表面的完整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383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344359.1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噪声‑光伏联合发电功能的声屏障,包括设置于路边的声屏障主体、安装在声屏障主体顶部的顶隔音层、噪声发电装置和电能管理系统;所述声屏障主体包括光伏发电层和设于光伏发电层表面透明的菲涅尔声透镜,所述噪声发电装置安装于顶隔音层上,且位于菲涅尔声透镜的焦点处;所述电能管理系统包括储能系统和将储能系统分别与噪声发电装置、光伏发电层相连的充放控制电路。将本发明的声屏障安装在道路两侧,利用光伏发电层和噪声发电装置同时进行发电,提高了发电效率,在进一步提高了声屏障的降噪效果且有效利用了噪声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一举多得,解决了目前现有声屏障无法兼顾降噪性、普适性与资源利用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81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56435.2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与波浪能发电一体装置,包括浮体、光伏组件、波浪能转换装置及连接组件;浮体包括开口相对设置且相互固定密封连接的上半球壳和下半球壳,上半球壳为半椭球形,光伏组件铺设于上半球壳的内表面;下半球壳的开口处向其相对端由椭球型逐渐缩成圆筒状,上半球壳和下半球壳形成一容纳腔;波浪能转换装置包括浮筒、连接托盘、传动机构和能量转换机构,浮筒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浮筒通过连接组件分别与上半球壳和下半球壳固定连接,连接托盘固定安装在下半球壳的圆筒状端,传动机构的一端与连接托盘固定连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能量转换机构连通,以便海水进入将波浪能转换成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39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61188.6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30 , G06Q50/26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港船多能源融合管控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能源层、控制层、电网层和负荷层。本发明基于规则的能量管控方法通过采集实时风力发电模块的发电量、光伏发电模块的发电量、储能模块的储电量、储氢模块储氢量、港区电负荷需求和港区氢负荷需求,能量管理系统根据能量管控规则进行能量分配;本发明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能量管控方法通过采集实时储能模块的储电量、储氢模块中储存氢气所具备的能量、风力发电模块的发电功率、光伏发电模块的发电功率、港区电负荷功率和港区氢负荷功率,能量管理系统根据深度强化学习的能量管控模型进行能量分配。本发明多能源融合系统电网之间的协同互动,保证多能源融合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1655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593086.4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R31/39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28 , G01R31/367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子成像的船舶动力锂电池健康等级辨识方法,属于船舶锂电池健康分析技术领域。该基于中子成像的船舶动力锂电池健康等级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模型;S2:通过输入值获取算法计算获取标准差、绝对差分均值I、绝对差分均值II;S3:将标准差、绝对差分均值、绝对差分均值输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模型中,预测得到待测电池单体的分类标签;S4:在健康等级表中获取与待测电池单体对应的健康等级状况。本发明通过对客观图像的分析计算对电池的健康程度进行定义,成功规避模型法中模型过于复杂且计算量大、数据驱动中对无法解释预测内部成分变化情况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12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96406.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73 , G06V20/17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故障估测系统及方法。获取每幅可见光与红外图像,标记每幅图像的风电机组叶片故障类型、故障预测框;构建改进的yoloV5模型网络,通过架构改进得到优化后的yoloV5网络;构建GoogLeNet网络,通过Adam算法优化训练得到优化后GoogLeNet网络;处理终端拍摄每幅筛选后风电机叶片可见光图像通过优化后的yoloV5网络预测得到对应的故障的位置与类型,将每幅筛选后风电机叶片红外图像通过GoogLeNet网络预测得到对应的故障的类型与位置,进一步通过双光谱对照融合识别得到最终的风电机叶片的故障的位置与类型。本发明优点在于,减少了巡检工人在恶劣工作环境中工作时长;通过改进传统yoloV5网络与GoogLeNet网络提高对于图像处理速度和精度使之满足巡检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04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301251.3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干式发酵的一体式畜禽粪‑秸秆协同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进料预热装置、干式发酵罐、气体收集处理装置、供热保温系统和固肥贮存罐,所述干式发酵罐安装于外壳体内,进料预热装置包括进料壳体、进料搅拌器和预热装置;干式发酵罐卧式倾斜设置,其内设有发酵搅拌装置,进料端与进料预热装置底部出料口相连,出料端设有与气体收集处理装置相连的气体出料口和与固肥贮存罐相连的固肥出料口,气体收集处理装置用于收集处理干式发酵罐产生的沼气;固肥贮存罐上还设有能够打开用于取肥的仓门。本发明很好地解决了在干式发酵过程中存在的发酵底物搅拌不均一的问题,发酵效率高,发酵产生的固、液、气都得到良好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56984.3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原料预处理装置、方法,该装置包括:壳体,其包括混合腔以及与该混合腔连接的出料口和两个进料通道,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出料阀,所述出料口与发酵罐相连,所述混合腔和所述两个进料通道内分别设有对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器;加热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对添加到所述混合腔内的原料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器,其连接所述出料阀和所述发酵罐的密度传感器,并根据所述密度传感器传递的发酵罐内密度信号计算出发酵物的固含率,同时结合预先设置的map图确定适合该固含率的最佳进料速度,以此控制所述出料阀的开度。本发明有效解决在利用干式厌氧发酵方法处理废弃物时进出料困难、搅拌不均、发酵周期长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34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255468.X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空两栖推进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变形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四个水空两用的推进器,四个推进器两两成对的方式通过所述变形装置安装在需要动力的航行器主体上,通过变形装置能够改变所述动力装置的推进形态使航行器能水空两栖切换;所述变形装置包括两个倾转机构和改变两个倾转机构之间前后距离的平移对接机构,每个倾转机构上设有一对推进器,且两个倾转机构上的推进器在前后位置上对应;所述倾转机构用于驱动相应的一对推进器的推进角度,推进角度在垂直推进状态或者水平推进状态之间变化;通过平移对接机构改变两个倾转机构之间距离能使得前后对应的推进器同轴对接形成对转桨结构,从而提高推进装置在水面航行时的推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2448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915563.9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折叠翼的无人地效翼船,包括船体、主翼、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推进模块、控制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主翼包括第一翼、第二翼、第三翼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一翼水平的固定安装在船体侧部,第二翼内侧通过转动副安装在第一翼外侧,第三翼内侧通过转动副安装在第二翼外侧,第三翼外侧设有尖侧板,所述液压伸缩杆水平的固定在第一翼上,液压伸缩杆的自由伸缩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第三翼的外侧,第三翼和第二翼长度相同,使得液压伸缩杆能保证在水平面自由伸缩,并且液压伸缩杆完全收回时,第三翼的尖侧板朝下;本发明通过折叠翼及主辅协同电力推进,兼顾水中多级速航行和地效高速航行两种航行模式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工作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