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性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1477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482039.1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碱性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碱性二次电池技术领域。该碱性二次电池,包括隔膜、碱性水溶液电解质、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的活性物为Co‑Ni‑B化合物,所述负极的活性物为硼化物。本发明还包括上述碱性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正极、隔膜、负极顺序组装,并添加碱性水溶液电解质得到所述碱性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中的硼化物由以下步骤制得:将硼氢化物溶于pH值为10‑14的碱性水溶液中,之后滴加至金属盐溶液中得到所述硼化物。该碱性二次电池电池在低温下依然具有突出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四旋翼无人机载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16515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897538.1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旋翼无人机载运装置,包括支撑板,在支撑板上固设有载运甲板,在支撑板上位于载运甲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伸缩展板和第二伸缩展板,两伸缩展板均可以沿支撑板滑移,当两伸缩板缩回时,两者合并在一起,当两伸缩展板均伸出时,两伸缩展板及载运甲板构成无人机载运平台,在两伸缩展板上设置有夹紧机构,在支撑板的外周设置有自动耦合传感器单元,所述自动耦合传感器单元包括超声波探头和光电传感器。本发明设置的自动耦合传感器单元能实现无人机的精准降落,通过两伸缩展板能扩大载运夹板的承载面积,同时通过设置夹紧装置,在无人机降落后将无人机固定,从而降低了无人机的降落难度,保障了无人机的安全。

    分布式轮毂电机驱动车电机温升故障诊断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81250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340125.4

    申请日:2020-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轮毂电机驱动车电机温升故障诊断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一个报文周期的轮毂电机的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预警值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判断电机是否具有高温倾向,并在电机具有高温倾向时,将电机温升故障特征参数输入模糊诊断器中;通过所述模糊诊断器中预设的电机温升故障策略,对所述电机温升故障特征参数进行模糊化处理和解模糊化处理,以得到温度影响系数;根据所述温度影响系数,输出表示电机温升故障等级的故障信号。本发明能够准确预测电机温升趋势,诊断识别电机温升故障并在故障发生时进行多级别报警,使驾驶员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故障降级和消除,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种可发电的自适应风帆

    公开(公告)号:CN105697236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115680.0

    申请日:2016-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发电的自适应风帆,包括可活动翼型叶片、液压驱动装置、液压定位装置、桅杆、发电机,所述桅杆通过轴承设置在船舶上,所述桅杆的下端通过传动机构与发电机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可活动翼型叶片由多个叶片构成,所述可活动翼型叶片通过支撑滑块机构置于桅杆上端的滑块槽中,所述可活动翼型叶片在合拢时外表面平滑过渡,整体构成圆弧形风帆形态,当需要发电时,所述可活动翼型叶片通过液压驱动装置带动展开,并通过液压定位装置固定各个叶片的位置,整体构成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形态。本发明可使船舶在航行中利用风帆助航,在锚泊时利用风机辅助发电,显著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节约能源。

    一种双段型热电材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2090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203010.8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段型热电材料装置,包括基座和热电器件本体,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热电器件本体,热电器件本体包括下基板、上基板、导电板、双段型P型热电元件、双段型N型热电元件和电极棒,下基板与上基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螺纹柱、转轴、轴承、挤压板、安装板和螺栓,在对热电器件本体安装固定时,通过转动转柄带动螺纹柱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在轴承内转动,从而使得挤压板向左移动对凹槽内的热电器件本体进行固定,同时伸缩杆可以对挤压板进行限位,提升了安全保障,通过采用双段P形热电元件和N形热电原件,将不同温域的热电材料叠加并联使用,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物性特征,能有效提高热电装置的发电效率。

    一种双段型热电材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2090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03010.8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段型热电材料装置,包括基座和热电器件本体,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热电器件本体,热电器件本体包括下基板、上基板、导电板、双段型P型热电元件、双段型N型热电元件和电极棒,下基板与上基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螺纹柱、转轴、轴承、挤压板、安装板和螺栓,在对热电器件本体安装固定时,通过转动转柄带动螺纹柱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在轴承内转动,从而使得挤压板向左移动对凹槽内的热电器件本体进行固定,同时伸缩杆可以对挤压板进行限位,提升了安全保障,通过采用双段P形热电元件和N形热电原件,将不同温域的热电材料叠加并联使用,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物性特征,能有效提高热电装置的发电效率。

    分布式轮毂电机驱动车电机温升故障诊断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81250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340125.4

    申请日:2020-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轮毂电机驱动车电机温升故障诊断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一个报文周期的轮毂电机的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预警值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判断电机是否具有高温倾向,并在电机具有高温倾向时,将电机温升故障特征参数输入模糊诊断器中;通过所述模糊诊断器中预设的电机温升故障策略,对所述电机温升故障特征参数进行模糊化处理和解模糊化处理,以得到温度影响系数;根据所述温度影响系数,输出表示电机温升故障等级的故障信号。本发明能够准确预测电机温升趋势,诊断识别电机温升故障并在故障发生时进行多级别报警,使驾驶员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故障降级和消除,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种带有温控功能的电热材料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9661051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097229.4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温控功能的电热材料器件,包括基座和前后竖向设置在基座上的两个防护板,呈U型盘管状的石英加热管通过上下两个固定板设置在前后防护板之间,固定板两侧用支撑板进一步支撑,加热丝设置在石英加热管内,石英加热管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元件与安装在一侧支撑板上控制单元连接,将监测到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利用报警喇叭和报警灯对监测结果实施预警。通过本发明器件实现对石英加热管更稳定的的固定,使得石英加热管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受到碰撞而发生脱落的现象,同时可以对温度进行实时观察,并及时处理,同时可以对温度是否超出标准值进行报警。

    一种微流控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1471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658511.5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装置,包括旋转控制器,盘片,启动开关,旋转轴,卡槽,微通道入口,待测物入口,一号8弯S型微通道,四个微通道,混合区,待测区,检测区。将助检剂与待测物分别由微通道入口,待测物入口滴入盘片,打开旋转控制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两个微通道进入S型微通道,在S型通道中除杂后由微通道流入混合区使其进一步反应,最后由微通道流入待测区。本发明可对多种不同物质的进行同时检测,能够减少待测物分子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实现待测物与助检剂的充分混合,使待测物充分富集,提高检测效率。

    一种带有温控功能的电热材料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9661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97229.4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温控功能的电热材料器件,包括基座和前后竖向设置在基座上的两个防护板,呈U型盘管状的石英加热管通过上下两个固定板设置在前后防护板之间,固定板两侧用支撑板进一步支撑,加热丝设置在石英加热管内,石英加热管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元件与安装在一侧支撑板上控制单元连接,将监测到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利用报警喇叭和报警灯对监测结果实施预警。通过本发明器件实现对石英加热管更稳定的的固定,使得石英加热管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受到碰撞而发生脱落的现象,同时可以对温度进行实时观察,并及时处理,同时可以对温度是否超出标准值进行报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