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红外辐射散热MnSe2材料、红外辐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0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45755.X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红外辐射散热材料MnSe2,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锰粉和硒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将所得混合粉体进行压片,得一次块体2)将所得一次块体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熔融、淬火;3)将所得淬火铸体研磨后压片,获得二次块体;4)将所得二次块体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分步熔融退火,再进行研磨,得所述磁性红外辐射散热材料MnSe2。本发明以锰粉和硒粉为主要原料,结合熔融淬火和分步熔融退火工艺,促进提高所得MnSe2材料的红外发射率,尤其在中红外波段和远红外波段均可表现出较高的发射率;将其应用于制备MnSe2复合薄膜,可实现较好的辐射制冷效果,在微电子器件热管理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红外辐射散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涂层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004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28838.3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辐射散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涂层与应用,该红外辐射散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可溶性稀土金属盐与氧化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加热,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将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煅烧。本发明采用水热原位负载的方法,利用合成的稀土金属氧化物丰富的电子结构促进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载流子吸收,加之稀土金属氧化物在还原氧化石墨烯之间构建的多孔结构,使得稀土金属氧化物均匀负载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并使入射光经过多次漫反射、吸收,促进发射率的提升。将制备的复合材料添加到高分子聚合物中形成红外辐射散热涂层,不仅具有全波段高发射率,而且具有高热导率。

    一种钌基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0800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111418473.X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钌基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钌基合金催化剂,包括多孔载体和钌基合金,钌基合金包括钌和除钌以外的其它过渡金属。进一步的,多孔载体为ZIF‑8衍生炭。本发明的钌基合金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利用ZIF‑8衍生炭的限域效应,有效控制了钌基合金在热还原过程中晶粒的生长,提高了原子利用率;同时,钌基合金与ZIF‑8衍生炭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改善了钌基合金表面电子的分布状况,提高了催化活性。此外,钌基合金催化剂在电解水过程拥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可显著降低电解水装置的成本,实现电解水装置的广泛应用。

    一种铂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37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1051672.1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铂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铂基催化剂的原料包括铂前驱体和助剂,助剂包括氯化物和无机酸;氯化物包括氯化钠和/或氯化钾;无机酸包括硼酸和/或硅酸。铂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铂前驱体、过渡金属前驱体盐和助剂混合后,置于还原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得到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置于酸溶液中进行酸洗,经离心、洗涤后,得到铂基催化剂。本发明的铂基催化剂,利用固态晶体氯化物的限域效应替代传统的有机溶剂,硼酸和硅酸作为结构导向剂实现了高效铂基纳米线的固相制备,摆脱了传统合成方法对油胺等有机溶剂的依赖,制备方法绿色高效,制得的催化剂氧还原性能优越。

    一种生物质衍生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30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6641.0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衍生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经酸洗、碱提、再沉淀、干燥、碳化和球磨所得生物质衍生碳,与经沉淀收集、氧化酸解、过滤洗涤、干燥和煅烧所得的硅藻生物二氧化硅混合并球磨,最终得到协同复合的硅碳材料。该硅碳负极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的特点,可有效减轻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负极电极材料的体积膨胀,保持电极结构稳定,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