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含杂量较高的富钒液制备五氧化二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1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55481.2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含杂量较高的富钒液制备五氧化二钒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向含杂量较高的富钒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得预处理溶液;再用沉淀剂节预处理溶液的pH值,进行第一次搅拌,固液分离,得到含铁沉淀物和含钒溶液。用氧化剂将含钒溶液的电位氧化至‑1100~‑1000mV,得到五价钒溶液,将所述五价钒溶液进行第二次搅拌,固液分离,得到多聚钒酸钠和沉钒母液。将所述洗涤剂与多聚钒酸钠混合,进行第三次搅拌,固液分离,得到多聚钒酸铵和洗涤废液。将所述多聚钒酸铵在500~550℃条件下煅烧30~60min,制得五氧化二钒。本发明具有除杂效果好、铵耗量低和环境友好的特点,所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纯度高。

    FeSiBCCr非晶磁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6045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611456.8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eSiBCCr非晶磁粉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铁矿石或铁矿石与铬砂、硼砂的混合物作为反应原料,采用碳基还原或氢基还原的方式对反应原料进行还原熔炼,将得到的还原产物熔融除渣并合金化,得到精炼钢液;再采用气雾化法快速冷却精炼钢液,得到FeSiBCCr非晶粉体;经热处理后,得到FeSiBCCr非晶磁粉。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有效利用冶金工艺与非晶磁粉成型工艺之间的协同作用,在精确控制冶炼条件的基础上有效简化工艺流程,控制杂质含量,并精确控制非晶磁粉的成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保证制得的非晶磁粉具有优异软磁性能的同时以低成本实现大规模高效生产,满足工业化生产与应用的需求。

    FeSiBPNbCu纳米晶磁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9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1682372.3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eSiBPNbCu纳米晶磁粉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高磷铁矿或含有高磷铁矿、铌铁矿、铜砂、硼砂的混合物作为反应原料,采用氢基还原的方式对反应原料进行还原熔炼,得到的还原合金经熔融除渣、合金化,形成精炼钢液;再采用气雾化法快速冷却精炼钢液,制得FeSiBPNbCu非晶粉体;在高于晶化温度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后,得到FeSiBPNbCu纳米晶磁粉。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有效利用冶金工艺与纳米晶磁粉成型工艺之间的协同作用,在精确控制冶炼条件的基础上有效简化工艺流程,从而在保证制得的纳米晶磁粉具有优异软磁性能的同时以低成本实现大规模高效生产。

    基于不锈钢的耐蚀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1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02747.7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不锈钢的耐蚀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不锈钢为主要原料,仅添加少量低熔点和低成本的FeB、FeP或石墨,依次采用感应熔炼和单辊旋淬技术(或气雾化法)即可直接得到耐蚀非晶合金;这种基于不锈钢制备的耐蚀铁基非晶合金,与常规制备工艺相比,在充分利用不锈钢资源的前提下,无需添加高纯度的金属单质(如高熔点Cr、Mo等金属)和合金原料进行难度大的重熔合金化;如此易于熔炼成型且成本低,而且非晶化后产品与不锈钢相比,其耐蚀性和耐磨性明显提升。

    一种从高酸度含钒溶液中分离提取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58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53403.5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高酸度含钒溶液中分离提取钒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高酸度含钒溶液同时流入第一部分离子交换柱的n个第一离子交换柱,再依次流经第二部分离子交换柱的第二离子交换柱1、第二离子交换柱2、……、第二离子交换柱m;当第二离子交换柱m流出的吸附余液中钒浓度为高酸度含钒溶液中钒浓度的3~5%时,停止流入所述高酸度含钒溶液,得到负载树脂。然后将去离子水依次逆流流经第二部分离子交换柱,再逆流同时流入第一部分离子交换柱内进行洗涤;再将解吸剂依次逆流流经第二部分离子交换柱,再逆流分别流入第一部分离子交换柱内进行解吸,得到解吸后树脂和富钒液。本发明流程短、环境友好和钒铁分离效果好。

    基于页岩提钒尾渣与氨氮废液的CO2矿化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2827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31637.X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页岩提钒尾渣与氨氮废液的CO2矿化剂及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用碱性调节剂将页岩提钒尾矿浆的pH值调至7~8,震荡,固液分离,得到页岩提钒尾渣和上清液;将页岩提钒尾渣烘干,于研磨设备中进行机械活化,得到活化尾渣,将活化尾渣与上清液混合,得到活化尾浆;按氨氮废液中N的物质的量∶所述活化尾浆中S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6~3)∶1,将所述氨氮废液加入所述活化尾浆中,密封,超声分散,制得基于页岩提钒尾渣与氨氮废液的CO2矿化剂。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能耗低和试剂耗量小的特点,所制备的基于页岩提钒尾渣与氨氮废液的CO2矿化剂在矿化过程中能实现对钙元素的充分利用。

    FeSiBNbCu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040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656416.5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eSiBNbCu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铁矿石或含有铁矿石、铌铁矿、铜砂、硼砂的混合物作为反应原料,采用氢基还原的方式对反应原料进行还原熔炼,得到的还原合金经熔融除渣、合金化,形成精炼钢液;再采用单辊旋淬法快速冷却精炼钢液,制得FeSiBNbCu非晶带材;在高于晶化温度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后,得到FeSiBNbCu纳米晶软磁合金。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有效利用冶金工艺与纳米晶软磁合金成型工艺之间的协同作用,在精确控制冶炼条件的基础上有效简化工艺流程,从而在保证制得的纳米晶软磁合金具有优异软磁性能的同时以低成本实现大规模高效生产。

    一种适用于铁基非晶合金的低熔点精炼渣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8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59543.4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铁基非晶合金的低熔点精炼渣设计方法,所述精炼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SiO2‑CaO‑Al2O3精炼渣,加入B2O3,得精炼渣系;(2)基于Factsage辅助计算不同B2O3含量下精炼渣系的低熔点区域,初步确定精炼渣系成分范围;(3)根据铁基非晶合金成分计算钢渣平衡,防止因钢渣反应导致目标成分发生较大变化;同时,计算精炼渣系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以满足夹杂物去除的条件,进一步确定精炼渣系成分含量;(4)铁基非晶合金的冶炼。本发明提供的精炼优化方法充分结合炼钢工艺中的精炼渣合理设计方法和铁基非晶合金低温熔炼的特点,能够有效抑制杂质元素的影响,从而提高非晶形成能力。

    一种从高铬废渣中分离钒和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661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662174.X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高铬废渣中分离钒和钼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按固液比为1∶1~4kg/L,将高铬废渣粉料与水置于反应槽中,搅拌,得到高铬废渣浆。再按料浆比为0.02~0.04kg/L加入偏二亚硫酸钠,搅拌,固液分离,得到预处理液。将预处理液置入密闭反应器中,用稀硫酸调节pH值至1.0~1.5,加入硫化钠,在20~35℃反应20~40min,得到沉淀前驱液。将沉淀前驱液在60~80℃和50~150r/min条件下搅拌1~4h,固液分离,得到富钒液与含钼沉淀物。将富钒液水解沉钒,固液分离,得到偏钒酸钠;将含钼沉淀物煅烧,得到氧化钼。所述高铬废渣:钒为10~20wt.%;铬为8~15wt.%;钼为3~10wt.%。本发明能耗低、工艺简单、钒钼分离效果好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高。

    增材制造不锈钢及其热调控方法、及纳米夹杂物尺寸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86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92092.7

    申请日:2022-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不锈钢中纳米夹杂物的热调控方法及纳米夹杂物尺寸预测方法,所述热调控方法包括(真空)石英管密封、热处理两个主要步骤,热处理中加热速率为400K/min,加热温度为1000~1300℃,热处理时间为0.5~5h;纳米夹杂物尺寸预测方法包括透射样品制样分析、预测分析两个主要步骤。本发明提供热调控方法,能够有效调控其中夹杂物的特性,为改变夹杂物的物化特性以及引入氧化物冶金原理增强材料性能提供指导。同时,本发明创新性的将Ostwald ripening模型应用于预测金属增材制造316L不锈钢在热处理过程中夹杂物尺寸变化,且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最终结合热力学、动力学模型的理论计算和实验得到的具体数据,验证了此热处理方法对于调控金属增材制造316L不锈钢中纳米夹杂物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实验和生产指导作用以及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